新诗50条
2011-12-29黄梵
扬子江 2011年6期
1. 民主正成为新诗的一种形式,成为新诗之轻的一种标志。
2. 意义不是诗歌要达到的领地,只是加强感觉的一种方法。
3. 无视佳作的存在,不过是在应和心中的无神论。
4. 感觉就像观念一样不可信,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观念确实能改变感觉。
5. 不要夸大新诗的抒情作用,自从我们失去美德,已更容易变得封建和伤感。
6. 现代主义只有从思想降格为方法,新诗才会变得更加出色。
7. 用一首诗维护一个意象,比用一首诗维护许多意象要好。
8. 作品其实是集体的产物,正是诗歌的历史,让个人变成集体。
9. 只有伟大的诗人才能驾御俗气,才敢从事研究民族生活的冒险。
10. 诗歌的纯粹,恰恰得益于不纯粹。
11. 梦不是创造,只是一种现实,为了防止损害想象,诗人需要适度抑制它。
12. 不用担心诗歌的死活,它的历史从来是由暂时的遗忘写就。
13. 不要相信比喻暗示的意义,而要相信比喻触动的感觉。
14. 诗歌研究常迫使人们去注意意图,但诗歌的立身之道不在理解,而在激发。
15. 新的方法产生新的诗歌;不过好诗与坏诗的比例,从古至今没有改变。
16. 一个不体验失败的诗人,难以固守什么精神。
17. 修辞和技巧,无法弥补一个诗人在道德上的缺陷。当然,要诠释道德,必须既勇敢又智慧。
18. 我欣赏自我怀疑的诗人,他往往会高估自己的不足,这样他会用一生尊重诗歌的自发性。
19. 越担心作品没有价值,越能丰富自己。
20. 一个诗人的无能为力,恰恰势不可挡。
21. 什么是史诗?史诗作为一种境界,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22. 叙事与抒情并非泾渭分明,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23. 风格隶属于主题,而不是相反。
24. 二流诗人自鸣语言之美、意象之奇,一流诗人忧心语言不足、形象不准。
25. 与朋友谈论自己的诗作,是一种慷慨的义举。
26. 复杂的威胁在于消灭交流;简单的危害在于毁灭探索。
27. 年轻是新诗的一种病,一旦患过,就会终生免疫。
28. 成功不是诗人的祖国,诗人只对失败负有义务。
29. 完美的诗歌具有适应性,能适应不同的时代。惟美的诗歌,只会找到欣赏它精湛的个别时代。
30. 个人经验并不隶属个人,它既是共同经验的个人解读,也是往昔经验的重新唤醒。
31. 误解传统比模仿传统要好,追求正确只会限制新诗。
32. 诗意不来自世界,而来自诗人的注视。
33. 永恒是诗歌造就的客观事物,没有诗歌,这些事物就不会出现。
34. 好诗中的自由,要少于坏诗中的自由;好诗中的逻辑,要多于坏诗中的逻辑。
35. 诗歌是不唱的歌曲,不是歌词求助歌曲,是歌词恢复歌曲。
36. 语言也有属于自己的杂念,稍不留神,语言也会对垃圾推波助澜。
37. 词中有肉体,不一定有灵魂;有头脑,不一定有情感;有形象,不一定有触动。
38. 诗歌的本质,就是文明的本质;在保有尊严的同时,使人对预言、可能不再大惊小怪。
39. 我不信任晦涩的诗,但信任难懂的诗;不信任诗人神话,但信任诗歌神话。
40. 偏见是一种意志。一种编造谎言的意志。
41. 新诗与批评尚无法相互理解,而理解调动的常常是宣言。
42. 新诗的历史,就是企图建立现代国家的精神挣扎史。白话小说尚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力道。
43. 诗人不需要对观点的忠诚,但需要对自己的忠诚;不过忠于自己,并非等于屈从自己的无知或缺陷。
44. 道德不是体制的围墙,相反,它为我们保存着解放的力量。
45. 唤起读者共鸣,不该令诗人感到羞愧,要感谢读者重新陈述了诗歌。
46. 糟糕的诗,问题不出在灵感,出在糟糕的判断。
47. 好的诗歌研究,是一种脱离法则、但令人臣服的谦逊。
48. 今天,技巧已不再是对一个诗人真诚的考验,技巧已可能拥有造假的激情。
49. 写诗的不一定与诗有关,不写诗的不一定与诗无关。
50. 我们对新诗依旧一无所知,已有的所谓认识,仍不过是说服他人的冲动或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