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诉求
2011-12-29董美含
读书 2011年3期
文学评论家詹姆士·W.布朗(James W. Brown)在其名为《文学与饮食》(Littěrature et Nourriture)的专著中称,食物和文学一样,都具备动态的意涵(比如吃的动作、习惯,以及烹饪食物等)。而食物及其动态意义又以多种形式,被用来构建小说中的社会关系体系,成为人物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
在诸多美国少数族裔评论中,关于食物意象的解读越来越引起文学研究者的兴趣。但是,食物意象的族裔性并不是在它被评论之初就存在的。因为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及文论中,对食物和烹饪意象的运用与探讨,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不过,当美国华裔主人公受到美国白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困扰,尝试放弃西式习惯转而用“新奇的文化习俗取悦恋人”时;当掌握主流风向标的美国白人读者,品尝带有异国情调的中国食物时,食物的族裔性味道也就不言自明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裔研究系教授黄秀玲(Sau-ling Cynthia Wong),在其《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Read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Necessity to Extravagance,1993)专著中,就专设了一章来解读美国亚裔小说中的食物意象。
她根据主人公对食物的喜好、饮食习惯和获取食物的行为,将美国华人的生存策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属于第一代移民,他们被称为“大食者”,具有“坚硬的牙齿”、“强壮的消化系统”,吃的往往是“另类的食物”。但他们吞咽那些在白人看来是“废物”的食物,并非出于自愿,黄秀玲认为这类“吃”的意象象征着一种“必需”,有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屈服于这种需求的代价则是丧失健康的心理,为了能存活下来,变得只关注自己而忽略家人的感受或是外人的眼光。第二类属于土生土长在美国的移民后代,他们被称为“食物卖淫者”,都是“甜牙”,偏好精美的食品,这类食物象征着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奢侈”。被白人社会接纳和悠闲美好的生活,都像精美的糖果一样引诱着这一代人。而他们同样要付出自我分裂的代价,面对“侵犯”时是受害者,但面对“精美食物”,他们又变成了共犯。第三类则被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批评家赵健秀(Frank Chin)称之为“卖弄异国情调”。在赵健秀看来,文学作品里故意夸大自己身份中的异国性,大肆强调自我与主流的疏离,无异于制造一种“食物色情文学”。不过,“食物色情文学”的隐喻性并不强,既可以通过某个小说主人公讨生活的方式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家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描绘与运用来发现。其实,在早期的美国华裔作品的自传体话语中,叙述者是自然而然地站在一个向读者解说的立场上。以黄玉雪(Jade Snow Wong)的《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1945)和刘裔昌(Pardee Lowe)的《父亲和裔昌》(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