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2011-12-29村田雄二郎
读书 2011年8期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在给持续了两千年之久的王朝体制(皇帝政治)画上句号这点上,它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近代这一时段而显得更为深远长久。在辛亥革命已经过去百年的今天,所要求的是以百年、千年为单位,从宏观的视野上给辛亥革命在中国史上进行定位。换言之,对现在的我们而言,有必要通过辛亥革命来重新思考整个中国史中的“近代”意义。这项工作不仅与辛亥革命本身,也与将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既往认识和学说置于批判视野下重新思考探讨一事密切关联。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笔者不揣冒昧,将以中国史的空间构造变迁为突破口,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性意义来阐释一下个人见解。
一、“中华世界”与清朝
所谓“中华世界”,是在欧亚大陆东部扩展开来的一个文明圈,是以周代的华夏观念为核心、长期以来包含了多样的政治体的一个历史世界,其核心部分有着自认为“中华”、“中国”王朝的继起更替,但是,同时这一“中华”、“中国”又发挥着极大的文化向心力,在对周边地区和民族施加强烈影响的同时,建立起通过册封、朝贡等联结而成的多样的“国际”关系。
作为这一“中华世界”得以成立的政治及文化上的要素,日本学界一直非常重视儒教、汉字文化、大乘佛教(汉译佛教)的统合作用(比如,西嵨定生的“东亚世界”论等)。所谓的儒教中国形象即基于这一认识脉络。这样的中国形象,直至今日仍作为定论在一般社会中根深蒂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中华”不仅只是包含通过华夷秩序及朝贡、互市来概括的相互关系的总体。当然,此前较为盛行的,从中国王朝与朝鲜、琉球、越南等从属国以及“南洋”、“西洋”各国的关系上,来讨论东亚的地域秩序和国际关系并非毫无缘由。这是因为对于王朝的中坚人物而言,虽然这些地区在通商和军事方面有浓淡之差,但毫无疑问都被视为重要对象,而且,儒教精英也通过描绘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积极地参与包含着多重“中心-边缘”关系的“中华世界”的建构。从处于中心位置的精英视点出发的“中华世界”,似乎显示出有着历史性的稳定构造,它跨越了秦汉以来长达两千年的时间,并不断获得扩大与发展。
但是,这一“中华世界”因时代和地区而异,内部包含着复杂的构成要素,空间上也经历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以“唐宋变革”论而广为人知的九至十二世纪被称为是从“古典中国”向“近世中国”转移的分水岭。其称为“变革”的指标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一)政治上,从贵族制向君主独裁制转换。(二)文化上,贵族文化的衰退与平民文化的抬头。(三)军事、经济上,依靠募兵制的常备军的设置与为之提供经济来源的财政国家的出现。(四)国际关系上,中国的“民族国家”的诞生与东亚各族的独立国家建设。(五)思想、哲学上,以读书人=士大夫为中坚的“理学”的出现以及佛教、道教的革新运动。妹尾达彦重新解释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将从后汉末到宋代的千年时间轴视为汉文化的总括汇集期。他认为,“以游牧民的移动为直接契机所产生的从五胡南北朝到隋唐的文化上的持续性变化,是向汉人共同文化的形成、也就是‘汉民族’的形成这一方向的凝聚汇集时期”,从衣食住、红白喜事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可以找寻出“汉民族”自我认同得以确立的各种持续性变化情形《中华的分裂与再生》,《岩波讲座:世界历史 九》,岩波书店一九九九年版,73页)。
由此成立的“近世中国”又经历了宋、元、明、清几度王朝更替,带来了版图的扩大和生活文化的变化。特别是清朝中国,构建起包括对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所谓“藩部”进行支配的复合型统治体制,这一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赋予了与此前的“中华王朝”所不同的性格。这不仅在十九世纪的“西洋冲击”中,成为各种变革论议和自我认识的前提条件,也提供了从二十世纪直至今日,与现代中国的领土、民族问题以及大国意识直接相关的“统一中国”的“原—身体”(Thongchai Wini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