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悲
2011-12-29姝玫
南都周刊 2011年1期
申雪和赵宏博的新年仍然是在工作中度过,赵宏博说不同的是现在花样滑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光只有两个人的表演,而是更大层面的一份事业”。
申雪和赵宏博早就没有了过新年的概念。
虽然2010年12月底去新疆参加“冰雪嘉年华”后,申雪就病倒了,但他们俩还是要按照原计划去一些南方城市参加花样滑冰推广的活动。新年仍然是在工作中度过,赵宏博说不同的是现在花样滑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光只有两个人的表演,而是更大层面的一份事业”。
前半生的悲喜
时光回到2010年2月15日,温哥华冬奥会的那个时间点上,他们心里所想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怎么才能获得奥运会冠军。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想更多的事情了。”
其实所谓更多的事情,仍然和花样滑冰脱不开关系。赵宏博说:“前半生我们俩的快乐和悲伤都寄托在花样滑冰上面了,后半生,我想可能还是这样,不过这些情绪就不再跟成绩有关了。”
彼时,这对夫妇的新年愿望听起来很简单:“我只希望我和小雪能顺利地、健康地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再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一次冬奥会。”
新年的第一天,赵宏博和申雪仍然起了个大早,热身、冰上训练、吃午饭、午睡、冰上训练、体能训练、吃晚饭、康复治疗、睡觉……重复着他们从回到国家队开始就不断重复的时间表。
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去迎接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年的来临,队里组织的辞旧迎新K歌活动,他们也只是去坐了一会儿,然后就带上冰鞋回家过他们每周只有一天的假期了。所谓放假,也是申雪坐在床上一遍遍地琢磨动作,赵宏博穿着新换的冰鞋在地上走来走去,离温哥华冬奥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得把鞋踩得更合脚一些。
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他们不但“高高兴兴”地去了温哥华,也是“高高兴兴”地回来的,他们带回来中国花样滑冰历史上第一块冬奥会金牌。“那种感觉是特别甜蜜的,没事的时候都能自己笑出来,喝口白开水都觉得是甜的,如果是做梦的话,可能都会笑醒。”申雪说,他们实现的不仅是2010年的愿望,也是他们俩“前半辈子”的梦想。
被裁判和对手折磨得快要疯掉的那些日子,申雪最好的精神安慰就是畅想未来,“要是拿了冬奥会冠军,我们俩就天天在家跷着二郎腿,想美事儿。”
像普鲁申科那样商业表演
而实际上,真的成为了冬奥会冠军,这样的日子他们连一天也没有过上。2010年5月,申雪、赵宏博像每年一样给总教练姚滨交上了他们的全年计划,和往年不同,这份计划上没有了比赛和训练,取而代之的是表演和各种社会活动。
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9月份的“冰上婚典”,赵宏博说这场中国内地首次的花样滑冰商业表演只是他事业的一个开端。
其实,那本来只是赵宏博2007年在东京世锦赛上求婚时的一个承诺,或者只是申雪穿白婚纱、当新娘的一个美丽梦想,而这场冰上盛宴却赋予了这场婚礼更多的意义。当9月4日晚上,申雪穿着一个月前刚刚定制好,却已经不太合身的白婚纱站在人群中,挽着丈夫的手臂接受众人祝福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新娘子的角色。“一直到谢幕,我脑子里想的都是该谁上场了,节目大家会不会喜欢,现在想想我好像已经两天没吃过饭了,竟然也不知道饿。”
与其说他们是婚礼的主角,不如说他们是这场冰上婚典的主人,从设计场地、邀请嘉宾,到选择节目,事无巨细都需要两个人亲历亲为,“国内没有关于冰上商业演出的专业人员,甚至连催场都得我们俩盯着,因为其他人在后场看不到场上的情况,他们光听音乐不知道场上是谁在滑。”
申雪、赵宏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参加在Stars On Ice的商业表演,那时候他们把能够受到邀请当做是一种荣幸,因为能参加Stars On Ice的花样滑冰选手都是像普鲁申科、关颖珊一样的世界冠军,那是中国冰迷只能在视频网站上欣赏的高水平表演。
赵宏博说这二十年里不断有冰迷问他商业表演什么时候可以来中国,他都只能模糊地说“将来会的”、“时机还不成熟”……
而他的师弟佟健则一语道破,“什么时候宏博他们拿了奥运会冠军,商业表演就会来中国了。”
“想法是从现实的成绩和状态中出来的,当你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可能你才敢去想。”赵宏博说,“我们2007年离开后的两年间,一直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参加这些商业演出,尤其是韩国演出市场的崛起让我们受到很大的触动,就金妍儿一个人带动了韩国整个花样滑冰市场。”
冰上表演所获得的成功远远超出了申雪、赵宏博预期,据负责票务销售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