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12-29蒋明倬

南都周刊 2011年3期


  踏足牛仔裤名镇新塘,才会发现,它与真正的“时尚之都”相去甚远,且危机四伏。原材料上涨、资金乏力、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缺乏品牌知名度……这一切都让这个专业镇步履蹒跚。
  
  阿发和小高半蹲在地上,旁边还蹲着一个新来的打版师和拿样品的人,面前的地上摆了8个皮质的标牌,就是缝在牛仔裤后腰上的皮质LOGO。所有人都在等着阿发的意见。
  小高试探着问,“你觉得怎么样?”沉默了一会,阿发指着“JMT MHZY”几个稍显僵硬的字母说,“这里改一下,字母一定要连起来,看着会活一点”。拿样品的人点了点头,收了东西,迅速走了。
  阿发拖着一双硕大、艳红的CROCS凉鞋,回到座位上,继续在电脑上改牛仔裤屁股兜上图案的设计。很快,屏幕上,雁飞状线条的两翼向下滑了几度。
  除了阿发面前对着的那面墙,整间屋子都被牛仔裤填满了,那些深蓝、浅蓝、深黑、深灰等各种颜色、纹路、面料的男装牛仔挂了三面墙,两米宽的版台上也堆满了牛仔裤。几个服装设计师,也就是他们自称的打版师,像是被埋在了牛仔堆里。
  阿发是新塘镇大墩村晨鹏服装厂里最资深的打版师,在这家专门做牛仔男装的工厂,已经工作了三年。
  从广州向东30公里,坐40分钟大巴,就会到达增城市新塘镇—全国牛仔裤第一名镇。全球每销售三条牛仔裤,就有一条来自新塘。
  新塘镇上有一个硕大的国际牛仔城,里面有近千家牛仔服装销售摊位。黑的、深蓝、浅蓝、被磨成各种花白、破洞的几万条牛仔裤铺满了整个市场。那些叫做小魔鬼、小怪兽、小飞侠等各种不知名小牌子的牛仔裤填满了整个市场。在贴着“吐血甩卖”的摊位上,最便宜的牛仔裤只卖30块钱一条,如果跟卖货的小妹们砍砍价,还可以以更低的价钱成交。最新款的牛仔裤,通常不过六七十元一条。整个市场最贵的牛仔裤也绝对不超过100块钱。零星的几十家卖牛仔布匹、加工辅料的企业则被圈在牛仔城的最外围。
  中国,被称为世界大工厂,尤其是时装、纺织类行业,从1994年起,生产和出口就位居世界第一,之后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这个行业因为解决了大量人口就业,使地区迅速富庶,一直让人引以为傲。
  在长三角、珠三角遍布了各种纺织服装加工的特色镇。尤其是广东,一省就有15个特色镇。有人把这样的小镇称为“时尚之都”。这种光鲜的称呼背后,让人依稀想起的是巴黎、米兰、佛罗伦萨。
  新塘作为牛仔裤专业镇,规模让人叹为观止,有近3000多家牛仔服装及相关企业,1000多个已注册的牛仔服装品牌,从事牛仔服装行业的外来人员10万多人。
  但踏足“牛仔裤名镇”新塘,才会发现,它与真正的“时尚之都”相去甚远,且危机四伏:原材料上涨、资金乏力、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缺乏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设计水平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当地所付出的沉重的环境代价……这一切都让小镇步履蹒跚。
  而这些,恰是整个中国纺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牛仔世界
  
  跨上当地最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摩托车后座,花上10块钱,摩的师傅就会让你感受一次魔幻之旅。抱着陌生人的后腰,听着邓丽君那熟悉的声音,“在你身边、我身边,路虽远,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路两边的工厂招牌开始越来越密集,几分钟后进入久裕地界。布匹店的布匹都不摆在店里,而是当街而立,甚至挤满了人行道。在牛仔布的海洋中,摩托车腾挪而过。没几分钟,又进入了工厂海洋。
  所有的工厂都一个样子。既不是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也不是大规模的洁净的、流水化作业的生产线。一楼都是车库一样的敞开的大工作间,各色牛仔裤凌乱如山一样地堆在地上,店门口向街而坐的都是四十岁以上剪线头的阿婆,再里面是熨烫的、打牛仔钉扣的,真正的制衣间在二、三楼。而老板们和打版师们都集中在一楼和二楼之间自己搭出来的夹层里……
  一切亦真亦幻。
  28年前,一个香港商人在大墩村投资了第一家“来料加工”的牛仔工厂,现在,每天有250万件牛仔服,从几千家晨鹏这样的工厂发出去,从新塘流出去。
  
  打版师
  
  一推门,一个东北老板进了打版间。熟悉新塘的老客户,都会习惯直接爬上楼梯,到一二层之间的夹层看货。
  “7503,你们可以做到多少?”东北老板问。
  “6zZ70Q8z6zu/OYOzKPEcF+mVkabucYUhNHkS2BX/e9/s=0吧。”阿发回答说。
  东北老板摸着货号“7503”的那条深灰色的牛仔裤说,“洗水做得确实不错,但是你们家真的比别人家贵”。
  阿发并不急着解释,先拿出几条款式相同、面料和颜色有点差异的裤子。这些会便宜上5块或者10块。“你看上的都是面料最好,洗水、颜色也做得最好的”。
  东北老板点了点头,说句“再看看”,走了。
  直接跟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喜好,这是阿发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客户来询货,几个打版师都会在旁陪同,尤其是客户点了自己设计的版型,心里都会暗自期待“爆版”的到来。
  在新塘,晨鹏服装厂算是中等规模。几十个工人,还有像阿发一样的5名打版师。到底有多少工人在厂里做工,并不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因素,拥有几个像阿发这样的打版师,才是工厂实力的标志之一。
  对于打版师来说,如果一款牛仔裤订数超过5000条,每多卖出一条裤子,他们就可以提成1毛钱。他们所期待的“爆版”,就是自己设计的裤子大卖。阿发在2009年的一次“爆版”,一个月内就卖了5万条裤子。
  一年四季牛仔时装,每一季光从阿发手里出来的版就有80个。这离人们对国际牛仔时装大牌的认知相去甚远。LEVI’S、CALVIN KLEIN、DKNY这样的大牌牛仔时装一年推出的款式,也没有阿发一个人三个月做出的多。但像LEVI’S501 这样的经典款,热卖几十年在新塘也从未发生过。在晨鹏,卖得最好的款式也会在半年之后就消失了。单款的销售量要是跟501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新塘牛仔裤一直就没有什么太知名的品牌,所谓的几个全国名牌,对于大都市的人来说,也都是闻所未闻。一旦有个叫小魔鱼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