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镑 Peking Pound
2011-12-29目林寺
南都周刊 2011年7期
“谁关心自己的幸福,谁就完全应该祝福中国经济新年好。”德国一家媒体是这么说的。无须诧异,因为中国人以及中国的经济正在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一切,源自中国人日益强大的消费力,尤其是海外消费力更是让国外的商家欣喜。
美国联邦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游客每人平均在美国花费达7200美元,远高出国际游客平均4000美元的消费水准。借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算的一笔账,若是一年到美国去的有100万人,平均每个人退税购买的商品在7000美金以上,就是70亿美元。同样有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英国2010年的打折促销季中消费的奢侈品达10亿英镑。由于中国顾客消费能力很强,英国媒体更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
这些消费主要集中于LV、Gucci等奢侈品牌,大概占到英国奢侈品消费市场30%的份额。为了迎接中国顾客,伦敦的不少商店已经雇佣了会说普通话的店员,帮助顾客挑选商品、付款。牛津大学的卡尔·格特博士说,中国游客的需求将前所未有地增加,英国的商店不久将需要储备人民币。听起来,北京镑真的还挺棒。可是,这里就有个问题出现了,就是人们所说的“消费力外流”。
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国内消费至为重要。如果让消费力外流,那么伤害的就是我们自身的经济体。这还涉及对奢侈品的认知。客观来看,全球化时代,我们都会被卷入同样的时尚,同样的物质品位。不仅口袋要全球化,心理也会全球化。对于品牌的需求,已经是不可阻挡了。也就是说,部分国人已经进入“用钱换脸”的年代。也因此,我们对奢侈品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高盛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其预测,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人口将从4000万上升到1.6亿。
可是,由于海关关税以及此类型品牌的代理制度等因素,我们只能走出去消费。这不仅让海关收不到税,连由该行业提供的各项经济效益都交给了国外的商店。国内买不起,出国还是出得起,即便出国出不起,托人出国购物总是可以。墙,筑高了,提高了商品价格,这倒好,大家干脆绕到墙另一端去了。有问题,光承认它不顶用,还要面对它,解决它。只要这样才能给广大人群带来便利。
锐词备选
无子女税
词汇释义:俄罗斯自二战结束以来,该国人口快速下降,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俄政府酝酿恢复征收1941年制定的无子女税,该税法规定20至50岁的无子女男性和20至45岁的无子女女性,每月应向税务部门交纳工资额的百分之六。
点评:同在一个地球上,这国家和国家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黑童话
词汇释义:该类作品往往颠覆了传统童话中的单纯、美好。它绝不是孩子的枕边书,更像是成年人的读物,或许也只有成年人才能读懂其中的世间沧桑,黑童话这些小故事里充斥着各种控诉,或现实或荒谬,或赤裸或含蓄。
点评:最后,王子为了买房,只好和灰姑娘假离婚。
宠物系女孩
词汇释义:这一类女孩喜欢微笑,总是带给大家很多活喜欢总是很多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关照她们。她们就如小宠物一般可爱、温暖,让人愿意亲近,不妖媚的甜美感搭配、精致如瓷娃娃般的甜美妆容都是她们的最爱。
点评:这类姑娘的存在,使得照顾人的人也有了存在感。
IPOD一代
词汇释义:根据互动百科网的解释,此类人指的是Insecure(不稳定)、Pressured(有压力)、Over-taxed(过度缴税)以及Debt-ridden(负债累累)的一代人。由于高等教育的低回报、高额税收以及福利体系的统计方式调整,35岁以下的人们正面临着很多长期性的问题。
点评:iPod这个产品貌似又找到代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