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国旅行团游欧洲
2011-12-29欧逸文
南都周刊 2011年15期
数千年以来,这个国家一直不鼓励普通人踏出国门,周游天下。但是随着农历兔年的临近,各大报纸的广告版面上,充斥着各种国际旅行路线的介绍,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准备赶着春节长假飞往世界各地游玩。我决定加入他们的队伍。
在网上搜了一些由旅行社开发的欧洲旅行项目后,我选择了“经典欧洲旅行线路”,这是一趟十天五国的巴士旅行,颇受欢迎。机票、住宿、餐费、保险和其他费用加在一块,差不多2200美元。此外,旅行团的所有中国游客还需缴纳总计7600美元的出境游押金,以防团中出现游客失踪或非法滞留现象。
我加入的旅行团,包括我在内共有38人。根据安排,所有团员必须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集合。43岁的导游李兴顺(音译,下同)正在那里等我们,身材瘦削的他身着灰色的花呢外套,脸上架着矩形眼镜。为了区别其他人群,每个团员都事先收到一个淡黄色的徽章,上面绘着一条脚踩登山靴、鼻孔出气的卡通龙,徽章上还刻着一句格言:龙腾万里。
我们登上国航直飞法兰克福的航班。坐定之后,按照导游的强烈建议,我和其他团员开始阅读一本名叫“国际旅行团指南”的中文小册子。这本游客指南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系列旅行注意事项,比如:不要随身携带欧洲品牌的山寨货,一旦被海关截获将会被处以罚金……即使对于我这样曾多次来往欧洲的人来说,这本小册子里描述的欧洲大陆也着实新鲜。此时,我的心中竟莫名升腾起一种安全感。小册子最后以一句充满孔子哲学意味的话结束:能够经历苦难之人,方能行走下去。听起来好像这场旅行,也是一次品格的测试。
“以前全是日本人,现在全是中国人”
一片浓雾中,我们抵达法兰克福。在机场航站楼,团员们再次聚齐。大家年龄各异,从6岁到70岁不等,包括高中教师、室内设计师、地产公司老板、电视台布景师以及一群学生,所有人都生活在城市,都来自中产阶层,这个阶层在中国社会大约有1亿5500万到2亿的人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踏足亚洲之外的地区。
在旅行团中,我是唯一一名外籍游客。导游李兴顺将我介绍给大家,团员们纷纷回以诚挚的欢迎。十岁的刘一峰抬头望着我,笑着问:“是不是所有外国人都长着大鼻子?”
走出机场,一辆金黄色的大巴正在门口等着我们。我选了个靠窗的座位,隔壁坐着一位身形健壮的18岁小伙子,额前留有长长的刘海。他介绍说自己叫许诺,是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我问为什么他们一家人会选在春节的时候出行,而不是待在国内走亲访友。“那都是老传统了,中国人现在越来越有钱,而且一年当中只有这个时候有空出游。”我们俩用中文交流,但是许诺有时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