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崛起(21)
2011-12-29赵迪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10期
2010年:博弈转型
由《股市动态分析》副主编赵迪所著《资本的崛起:中国股市二十年风云录》一书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时间为主线,以通俗、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中国股市由初创到基本成熟的全景图,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股市历史和现实、研究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风格转换未遂:传统与现实的挑战
经过了2009年持续近一年的反弹后,市场的悲观情绪逐步淡去,主流研究机构和市场的投资者似乎对于2010年的行情充满信心。当时,研究机构对于2010年行情主要有两个大方向的判断:一是前高后低、二是风格转换。
然而,此后的事实证明,研究机构再一次成为了市场的反向指标。
由于2009年的行情主要以中小盘股票、题材概念类股票为主,因此,研究机构普遍预计2010年市场可能出现风格转换,即上涨的主力可能转换到大盘蓝筹股上面。
一时间,风格转换的声音甚嚣尘上,甚至包括2009年私募基金冠军罗伟广也一度赞成风格转换的观点。
“即使货币政策确实意外实质从紧,在当前估值支撑和半年调整技术面支撑下,极端跌破3000的风险是有的,但跌到2800就是送钱了。”在一次采访中,罗伟广如此说道。
2010年初,指数展开了一波小幅的调整,导致市场情绪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央行在1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保持信贷的节奏,防范金融风险,并提出规范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300点高位下跌至2900点一带,之后展开反弹,至4月中旬,运行至3150点附近,然而在反弹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市场预期中的风格转换,反而继续呈现出中小盘股逞强、大盘蓝筹股示弱的特征。
当时,市场认为出现风格转换的理由主要包括一是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偏低、而中小盘股估值水平较高,这种估值差异已经达到历史上较高的水平,二是从板块轮动角度来看,大盘股票与中小盘股票确实存在每相隔较长一段时期便会出现强弱轮动的改变。三是股指期货推出在即,大盘股有望重新得到资金的青睐。
不过,似乎2010年的市场有意向传统的规律挑战。在股指期货推出临近之时,尽管大盘股偶有表现,却往往都是一日行情,并没有体现出持续性。于是,一些市场人士将风格转换的希望寄托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
对冲元年:股指期货大幕开启
2010年4月16日,中国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此时,距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成立已经过去了3年7个月的时间。
在我国金融期货的发展历程中,国债期货的诞生远远早于股指期货。或许,如果不是“3.27”国债事件的影响,早在十几年前,股指期货就会随之问世。但“3.27”风波后,国债期货被中断,股指期货更是被长期搁置下来。
我国股指期货品种的探索开始于2004年11月,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着手研究开发股指期货。200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成为了股指期货候选指数标的。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在上海挂牌成立。10天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布了即将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暂定合约”,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8%。
同年10月2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细则》、《结算细则》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仿真交易业务规则》。10月30日,中金所开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活动。12月19日,金融期货结算会员资格标准初定,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
2007年2月7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终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以审议并原则通过,股指期货上市的法律障碍彻底扫清。
然而,在股指期货就要“千呼万唤始出来”之际,却迟迟不见踪影。
2007年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金融期货终获“准生证”,至此,股指期货上市的法律障碍彻底清除。6月27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此举标志着中金所规则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建立,金融期货的法规体系基本完备。
就当市场预期2007年内股指期货将成功问世之际,蓝筹泡沫让管理层放缓了股指期货的推出。随之而来的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的负面效应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让股指期货的事情再次搁置。2009年,金融危机阴影逐渐散去,市场得到休整。然而,创业板的重要性显然大于股指期货。于是,股指期货的推出再次押后。直到2010年,股指期货才有机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工作。
1月19日,中金所就《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稿,以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股指期货的基本规则全线亮相。2月20日,中金所发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修订后的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2月22日,中金所正式受理股指期货交易开户申请。
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
上市首日,市场在投资者的追捧下,各合约均大幅高开,显示出投资者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参与热情,各合约均出现正基差,市场成交活跃。全天呈高开低走态势尾市跳水,期现过大的基差有所收敛。作为主力合约的5月合约IF1005开盘于3450点,最高涨至3488点,最低探至3413.2点,全天收盘于3415.6点,较基准价小幅上涨。然而,第二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出现大幅下跌,股指期货合约全面下挫,IF1005下跌6.81%,第一天介入多单的投资者亏损累累。
有了股指期货,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做空市场,同时可以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或指数基金的组合操作进行对冲和套利。中国股票市场由此进入了对冲的年代。
此后,指数的下行持续了两个半月,股指期货也随之下跌了两个半月。沪深300指数从4月15日收盘的3394.57点下跌至7月2日最低的2462.20点,跌幅高达27%。
股指期货是否成为加速指数下挫的助推器,各方存在争议。但不管如何,至此年初研究机构两大预测都以失败而告终。
盛宴还是泡沫:逐鹿新兴产业
尽管上证指数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下跌,但是代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概念的上市公司股价却出现了大幅上涨,而且中小板、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一直居高不下。资金将投资的兴趣集中在了代表未来能够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型行业之上。
200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刚刚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作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从2010年初开始,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文件就开始在多个部委及各地方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
2010年4月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员部委开始了全国调研,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新司。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之后,“高端装备制造业”替换了“新医药”,将“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在其中扩展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项。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逐步确认,地方上也掀起了一轮发展新兴产业的大潮,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令外界担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中意的传统产业,在改头换面后也进入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
二级市场上,则表现得更为疯狂。尽管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一批上市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过高,但丝毫没有改变资金逐鹿新兴产业的热情。成飞集成、德赛电池等一批概念股成为2010年市场耀眼的明星。
这种炒作的盛宴让人不禁回想起1999-2000年的网络狂潮。十年轮回,当资产对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说教”感到厌烦的时候,再一次选择了趋势投资、概念投资。可见,没有一种单一的理念可以在市场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历史总会重演,资本在崛起的过程中也在反反复复重演着逐利的历史、
创业还是创富:创业板周岁引争议
2010年10月,创业板一周岁。经历了十年的蛰伏,创业板在2009年成功开启,一度寄托了市场太多的期望。一年后,创业板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20只,IPO融资超过800亿元,总市值一度达到5000亿元。
事实上,有资料显示,这些公司首发预计募资总额为276.82亿元,而首发募资总额却比其超出577.80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09倍,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82亿元。对创业板而言,超募就是一种常态。
自创业板开板以来,对高市盈率发行的争议没有停止过。统计显示,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65倍,远超中小板新股的51倍及主板新股的38倍。其中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的股票比比皆是。在享受了高市盈率发行后,创业板更需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向市场交出一份符合其定位的业绩、估值的答卷。然而,至少在目前,“成长性”对整体的板块而言,并不突出。
与此同时,在解禁潮来临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纷纷挂冠离职,让人深感个中急于套现意图。根据相关规定,创业板公司高管自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且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而高管辞职后,其持有的股份限售期仅为半年。这意味着,高管"辞职"后,可以凭借非上市公司高管身份免除每年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所持有股份25%的条款限制。
首先是同花顺董秘方超和原监事易晓梅在企业上市仅15个交易日就选择离开,其次是银江股份副总经理章笠中3天后步其后尘。9月10日朗科科技发布董事长兼总经理辞职公告,邓国顺成为了创业板上匆匆离场的第36位高管。
媒体评论人叶檀表示,创业板一夜暴富的神话打消了人们创业积极性,使之变成“一锤子买卖”。甚至有的创业板公司高管特意辞职套现,再跳到另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中,等待下一次暴富的机会。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指出,高管们辞职套现带给股市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一是高管辞职套现加剧了创业板原始股解禁的压力,高管辞职套现会被市场看作高管不看好公司发展或公司股价被高估,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二是高管的辞职令公司管理层不稳定,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
不过,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似乎并不认可这些观点。在姚刚看来,创业板上市后的大幅增值并非“一夜暴富”,并认为这种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努力创业。
姚刚认为,能够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可能几经生死,成功者仅是凤毛麟角;而创业板就是鼓励人们去创业,并通过上市以后的大幅升值,来对创业成功者进行奖励。他指出,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合法创业的人,经过这么一个淘汰的过程,上市后股份得到了流动性的溢价、或者大幅度的增值,这是合法的。
到底是创业板还是创富板,或许在创业板开板周年之际,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