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世平:3000元个税起征点仍偏低

2011-12-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17期

  (嘉宾介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将税率从9级变为7级。上调个税起征点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点至10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国世平就此展开了讨论。国世平表示,采取全国统一的政策将个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难以实现个税的目标,意义不大。
  孙小美:目前,管理层正着手审议个税修正案草案,拟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元,对此,您怎么理解?
  国世平:按照国际惯例,税收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于货币政策,比如利率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但税收政策却完全不同。在国外,税收政策或财政政策会根据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政策,而我们国家却并没有这样做。广东地区的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高,如果采取统一的税收政策肯定不行。比如广东地区的居民可能觉得工资很低,而青海、兰州等省市的居民可能觉得工资较高,两地是有差别的。现在采取的措施是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实施相同的税收政策,肯定是有问题的。现在准备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其实3000元的起征点对广东地区远远不够,什么原因?通胀高居不下,各种成本持续增加,不能达到给最低收入阶层减税的目标。比如原来工资超过2000元需要缴税,现在虽然将个税起征点调到了3000元,但同时居民工资收入也因为经济的发展及通胀因素涨到3000元,还是要缴税,并没有因为上调个税起征点而免予缴税。所以我觉得很奇怪,全世界的税收政策都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而我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化这么大,税收政策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但我们却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根本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像广东这样该减税的地区并没有得到减税。
  孙小美:个税起征点应考虑收入的各项法定支出与消费支出等,如五险一金,考虑当前的通胀因素,3000元的起征点会不会太低?
  国世平:制定税收政策的目标是尽量让低收入者不缴或少缴税,但若采取当前的政策,就难以达到目标,其实税收政策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一个健康社会的构架应该类似于橄榄球,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相对比较少,而中产阶级是最多的,中产阶级占据社会主流,这样的社会是比较稳定的。而现在采取的税收政策并不利于橄榄球模型的形成。最有钱的企业家从来不缴税,低收入阶层也缴不了税,中产阶级几乎承担了社会全部的税收,这是没有道理的。正常情况是,高收入阶层应该多缴税,企业家赚了那么多钱,凭什么不缴税?税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就是中产阶级,让中产阶级减税才有利于发展。
  孙小美: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中国高收入阶层投资房地产的意愿有所下降,对比之下,投资移民的热情高涨,会产生什么问题?
  国世平:这种情况对中国社会是不利的,这些高收入阶层觉得在中国社会没有安全感,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安全感,遂大量投资移民。投资移民会造成两个方面损失,一是人才损失,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损失,如果这些资金留在国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现在,中国最需要的人才和资金都出去了,我觉得监管当局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本来,我们国家逐渐强大,未来发展趋势肯定向好,为什么还要移民呢?肯定有不安全的因素!
  顺便说一下,中国的房地产资产已经到了高位,谁都知道,房地产市场压都压不住一般预示着见顶。过去几年是信用泡沫破灭,我今年最担心的是资产泡沫破灭,高位运行的房地产资产极有可能会破灭,投资房地产必须谨慎,不要高位接盘。
  (本专栏由深圳电台先锋898《创富赢家》节目与《股市动态分析》杂志社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