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把自己当韭菜

2011-12-29慕容辰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18期

  股市是有点暗/运气是有点惨/股票的账户显得有点绿/操作貌似简单/却入了陷阱……被套我不敢谈/可怜赔掉嫁妆/我是韭菜姑娘/炒股路漫漫/不要蒙我骗我到天长……
  也是通过主流门户的首页介绍,我知道了这首近来在网络上很火的《韭菜姑娘》,似乎倒出了不少年轻股友的心声:买一遭被割一茬,就如绿油油的韭菜一般。
  这几天市场的调整更让这种情绪蔓延,朋友在微博上抱怨:买了就跌,卖了就涨,钱在其次,关键是受不了这气。看了不由让人会心一笑。
  抱怨归抱怨,静心一想,这买了就跌,卖了就涨还真怨不得别人,因为追涨杀跌的罪魁祸首大多是在于自己的心态问题:跌了不敢买,涨了才去追——这是造成“被割”的原因。
  这两天的市场虽然谨慎情绪蔓延,但若从大周期看,是在相对低位的调整,下跌空间并不大,有的倒是给予之前未来得及入市的投资人再次入市的机会。
  打个比方,如果是在年初2700年左右的点位买入的筹码,就算遇上了这次调整,心理上要比在3000点才忍不住入市的投资人承受能力强很多。所以在3000点买入的投资人很可能就会抗不住,或者不得不止损,造成“买了就跌”的状况,同时,接下来市场上涨,至少是反弹的概率要比下跌的空间更大,那么又变成“卖了就涨”,涨了之后发现行情向好,又忍不住追高,于是恶性循环形成,就像跳舞时第一步舞步没踏准节拍,接下来便一错再错。
  相反,在低位买入的筹码,越能抵抗住波动的干扰,你可以在3000点左右止盈一部分,也可以完全坚持过这次调整,不管怎样,相对的操作余地会多很多,并且在心态上从容踏实,也就更容易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因而,“追涨杀跌”更多并不是当时的判断错误造成,而更多是由于之前种下的“因”。就投资而言,可以准确的判断每个上涨下跌的拐点的概率太小,尤其是相对中短期的波动,是很难把握的。
  说来说去,简而言之,就是要在低位买入。那么如何是低位?和历史比较,和区域市场比较,看市盈率和增长率,都是方法。有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现在是相对低点,需要的就是有勇气克服恐惧,积极买入了。
  也看到一篇报道,是台湾一位投资人的传奇故事,其用50万身价靠股市投资积累到3亿,不可不谓传奇,而其投资经验更是简单的出奇,称为“农夫法则”,即冬耕春播秋收。在冬天的时候,他会仔细研究市场发展趋势,看看哪个行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找出其中的龙头,还要“便宜”,标准是派息率高于银行定存,借助他本身电子专业的知识背景,他每一年都会看准当时行业发展的方向,找到相应的个股,并在年初买入,并一直坚持到秋天再卖出,虽然不一定都是买卖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但这样的方法几乎让他保持年均30%的收益,从而实现了上亿身家。
  是否一定要在春天买入秋天卖出或许值得商榷,但这个法则的核心,其实也不过就是找到符合大势发展的低位股票,持有等待。不需要像“韭菜”长得那么快,却是扎扎实实的在长树干。
  所以,要想不成为“韭菜”,先找准定位,不要贪容易选择韭菜种子,而是埋下一棵健壮大树的幼苗,辛勤呵护吧。
  这两天比较让我意外的是B股的大跌,事后看了传言种种,不管是人民币升值还是国际板退出等,都显得软弱无力。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B股流动性较差,几个亿的资金有所动作(放在A股并不算什么),便足以裹挟一些散户跟随出逃,带来触目惊心的两根大阴线。我也将我在B股上的收益回吐殆尽。
  但仔细看我的B股股票,都是PE皆低、增长尚属稳健的类型,既没到我的止损位,我也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是最低点,什么时候会再恢复涨势,所以我打算继续放羊,留着去了。
  总之,认识到自己成为了“韭菜”很好,但提出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千万别把自己就定位成“韭菜”,找到背后的原因,重新种下投资的种子,期待合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