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库存增加带来调整压力
2011-12-29张广文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19期
中小板综指本周在250天均线和60周均线的强支持位上暂时小幅止跌,全周小幅上涨0.32%,与创业板一样,在板块整体下跌较大后,表现相对好于当前下跌的深证成指-1.99%和上证指数-1.64%的同期表现。在可统计的57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除了泰尔重工、山东如意、孚日股份和广田股份这4家持平外,有297家公司上涨,273家公司下跌,形成相对均势。其中,在上涨的公司中,只有海隆软件(14%)、冠福家用(11%)、中利科技(10%)这3家的周涨幅超过了10%以上;在下跌的公司中,却有中超电缆(-26%)、明牌珠宝(-15%)、*ST大地(-14%)、兄弟科技(-12%)、利源铝业(-11%)、新筑股份(-10%)、恒邦股份(-10%)等7家的周跌幅超过了10%以上。另一方面,从周换手率来看,创业板整体换手明显下降,周换手率超过3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只有12家,且只有闽发铝业(换手112%)一家的周换手率超过了100%以上。
截至上个月,全部A股已公布完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实质上除了银行和石油行业的年报和季报业绩超出预期以外,其它绝大部分行业的业绩都低于预期。其中,更有60%以上的上市公司业绩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确实存在,而且制造业的情况尤为显著。另外,全部A股的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约24%,较去年四季度明显下滑,且预计未来两三个季度仍存在下滑压力,显示通胀的传导效应将逐步显现。从过去12个月所有A股的净资产回报率来看,也比去年有的下滑,即使是业绩增长良好的金融行业,也有类似迹象,反映上市公司的回报率或呈降低走势。
从4月的行业表现来看,整体都呈现下跌走势。在3月表现相对较好的强周期行业,虽有少数如黑色金属、金融服务等较为抗跌,但前期表现相对较好的行业,如有色金属、采掘、化工等已开始出现冲高回落走势。同时,弱周期行业如信息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交运设备、信息服务等,整体股价加速下行,反弹无力。
从A股市场历史上的4月至9月表现来看,一般都相对较差,而且非周期行业的表现会相对好于周期行业。周期行业在此期间跑输市场的概率较大,这证明周期经济活动开始转差。今年的情况也有类似迹象,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减少,连较为确定的高铁投资也有所缩减,只有中央大力推动的保障房投资还比较确定。
在近期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回落背景下,市场对下周公布的4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预期偏谨慎,加息的概率虽相对不高,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仍然较大。预计短期市场可能继续维持弱势调整格局,但在大盘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股指下调空间似乎暂时不大。只是近期在创业板、中小板和深证成指等多个主要指数下破60天和120天中长期均线下,上证指数也随之下破,预示中期弱势难免,预计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持续调整可能。
从最近公布的汇丰中国4月制造业PMI为51.8来看,低于长期平均值。从全国数据来看,3月末,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上升23.2%;增幅比上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出现明显上升。目前,库存积压现象在4月并未好转,当月原材料库存指数达52%,仅次于2010年1月高位。而3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账面存货金额已经高达约3.53万亿元,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创出历史新高,这些都需要亮起警灯。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二季度投资与工业生产增速将有较大可能放缓。
在目前市场弱势调整下,中小市值板块由于业绩低于预期,需继续回避高估值小市值板块;而周期行业冲高回落明显,也需暂时谨慎;少量适度关注低估值、非周期行业中前期涨幅不大的二三线绩优蓝筹股。近日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或反映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下周经济数据发布或带来政策调控,使市场仍存调整压力,现阶段仓位不宜过重,暂轻仓谨慎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