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书写的投资奇迹(1)
2011-12-29白青山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35期
一位长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从股市到期市,为何能在险恶丛生的市场“平安幸福”地生存?为何能把高风险做成了低风险,年年获取稳健收益?他独特的理念和“操作系统”,将向你揭密……
投资简历
姓名:安农,1971年11月24日生,网名“心云”,湖南农村人,中专学历,农艺师职称。
入市时间:1999年初。
投资风格:追逐趋势,做自己熟悉的事,赚自己明白的钱!
投资格言:当市场一夜之间崩溃时,你一定要活着留在这个市场中。
他是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种田人。插秧,种棉花,犁耧锄钯,样样会,行行精。
之后,他当了副乡长,分管农业口,管理着全乡的五万多亩土地。每年种啥,收啥,都由他精心筹划。
再之后,他喜欢上了投资这一行。但多年来,他只对自己熟悉的农作物进行投资,年年都有稳定的好“收成”。2006年,在首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中,农民出身的他,在高手林立的激烈角逐中,竟以123%的优异战绩获得第二名。
这位“农民兄弟”叫安农,是中南地区闻名遐迩的一位投资奇人。
穷土富梦
安农是在湘北那块贫瘠的土地上长大的。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母亲四处借债让他背着个破书包上学,从7岁起一放学就下地播秧干活的情景,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1989年6月从农校毕业后,17岁的他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他整天走乡串户,泡在田园里,年复一年,仍然摆脱不了贫苦的生活。
但是,面对贫穷,他“当富翁”的梦想却一天都不曾忘。有一年,他把自己工作两年的4000元积蓄,投向“养殖”业,养了200多斤蛇。白天在乡下跑了一天有时很晚回到家,累得不肯歇一会儿,又开始忙着给蛇找食吃。夜晚,他拿着手电去河沟里捉青蛙,有时半夜才回家睡觉。
几个月下来,他瘦了,蛇也没有长大,而且一天天少了。由于缺乏养蛇的经验,这年夏天眼睁睁地看着蛇园的成堆蛇被火辣辣太阳晒死。面对茅草丛生的空旷蛇园,安农的心碎了: “那是我人生投资的第一次‘破产’!”回忆那段往事,虽然多少年过去了,但梦断蛇园的安农,心情仍是沉甸甸的。
蛇没有了,但梦还在。安农有灰心,准备继续奋斗。就在这时,他的家乡发了洪灾,一片汪洋。地淹了,庄稼没了,这时,他把自己攒的5000元私房钱拿出来,想东山再起,继续搞养殖。“在哪里跌倒,还在哪里爬起来!”当时他这样想。
可就是这时,他的一位好朋友从广东打工回来,对他说:“广州、深圳那边有不少人炒股票都发了,你不如也炒股吧!”安农听了这位挚友的劝说,把钱投向了股市。那是他投资的第二个梦地。虽然不懂,但他的运气好,正好碰上1999年的“5.19”火爆行情,他买的东大阿派从20元直涨到40多元,广州控股也翻了番。
他赚了钱,买了台电脑,开始钻研技术。可是,熊市很快到来,他开始亏钱了。面对越来越大的亏损,他不顾妻子和家人的反对,依然加大投入。那年,他把辛辛苦苦种了几十亩玉米和100多亩南瓜好不容易挣的8000多块钱全填进了股市。另外,妻子还帮他借的1万多元也投入了股市。
但股市是无情的,连续下跌。他一次次割肉,最后账上的钱都快让他割完了。他痛苦不堪。这是他在投资路上的第二次“破产”。
一直熬到2003年底、2004年初,股市终于迎来了一波熊市的反弹行情,他把和朋友下乡收购油菜籽、棉花、稻谷和卖种子肥料农药赚回的十多万块钱,全部投进了股市。在这波反弹行情中,他买的中国联通、中国石化、ST吉化、中集集团,让他大赚一笔,挣了10多万元。在股市中淘到的这一桶金,也成为了他日后转战期市的起始资金。
艰难岁月
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可说是安农在投资路上的一段艰难岁月。他几乎再度走向了“破产”的悬涯边。自股市淘到一桶金后,还是那位好同学告诉他炒期货赚得更多。期货品种都是些玉米、大豆、棉花、白糖等,这些农产品他太熟悉了,他听后兴奋极了。他长期收购棉花、油菜、稻谷,对这些农产品的价格非常熟悉,便不假思索地就答应去开户试试。
他把在股市赚的10多万元,加上搞副业挣的10多万以及全家的积蓄共计30万元砸向了他人生的第三个投资梦地——熟悉而陌生的商品期货市场。
他的选择没有错。这个市场有许多是他熟悉的农作物,进入这个市场,就像进入庄稼地那么亲切。入市不久,他开始“试水”。在买卖前,他颇动了一番脑筋。当时,他见种田人多,粮食不值钱,收购价很低,他决定“放空”小麦品种。他的这个决策,在当时应该没有错。可是,他刚一试水,就遭到了惨败。就在他做空小麦之后,这一品种却有意跟他作对似的,掉头向上,大涨不止。
首战出师不利,他没有沮丧,对现货“小麦”行情知根知底的安农,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小麦必跌无疑。在失利面前,他不仅没有改变方向,而是不服输地加大了做空的筹码,使仓位达到了50%。结果小麦没有因为他的执着而下跌,还在涨。他看不懂了。30万元在短短的8个多月时间就亏完了,还倒欠了朋友不少的钱。
安农说,这是他在投资路上的第三次“破产”,对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赔了全家全部的血汗钱,心痛极了。他蹲在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心如麦芒在剌:自己的梦想,难道就毁在这里?!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
至今,他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的7月,他妻子执教的中学放假了,他把自己“禁闭”在学校里,进行深刻反思。他全天独自一人呆在学校里,连饭都是妻子给他送来。
他复盘面,写日记,想问题。整整半个月,他在“黑暗”中苦苦思索,寻找失利的原因。最后,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从股市走来的他,当时还并没有适应这个市场。期货市场的交易不同于股市,实行的是保证金制,风险成倍地放大,而自己还在沿用股市中买卖股票的做法。虽然自己对小麦的现货市场了解,看到了它必跌的主方向,后来小麦的最终下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然而,他进场点的选择没有把握好,正好赶上小麦在主下跌趋势中的向上短期波动。加上缺乏期货市场经验的他,没有看透主力采用的“逼仓”手法,操作上又存有短线思维,止盈止损的次数过多,持仓也重了点,因而即便是自己把大的趋势看对了,仍难以逃脱亏钱的结局。
他开始重新慎视自己那么熟悉的玉米、棉花、小麦、大豆、菜籽这些朝夕相伴的“老朋友”,不仅了解现货市场,同时,更加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农产品在期货市场上将会有什么样的“作为”,以及对大资金主力的操盘手法,也进行了精心的研究。
在经历“毁灭”,当安农从投资的低谷中重新启航时,他像换了一个人,不仅转变了思路,也改变了操作方法。他不再盲目,不再犹豫,操作得有张有弛,亏损也在他的不断努力中扭转。
“田园”奇迹
功夫不负用心人,失败造就成功。经历失利后的安农,在期货投资市场虽然还算是个“新手”,但他以一个浸泡在家乡这块土地上18年的农民身份,在养育他的“田园”里,开始大展宏图,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底,他连续打了两场漂亮的大 “战役”,使他彻底地走出了“破产”阴影。
安农第一个扭亏为盈的“翻身仗”,是做空农产品豆粕。
那是2005年的7月,正当禽流感流行严重的时候,他天天带领农民们做防疫工作。在那段日子,他发现,由于惧怕禽流感的传播,养鸡的农户越来越少了,从而引发鸡饲料甚至没人要。
这一现象,使安农敏锐地觉察到了一个投资的机会,看到了“灾难”中的一个“亮点”——他预测作为主要饲料的豆粕品种一定下跌。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安农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在期货市场做空豆粕,一直做了4个多月,在期货投资市场上淘到了第一桶重金。
谈及这次“战役”,安龙兴奋地说:“那是我进入投资市场之后,赚的第一笔比较流畅的钱!”(见图1)
2006年初春,安农在田头搞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在翻地,把水田改成棉地。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在和农民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原来头年的棉花收购价格偏高,棉种也销得很好,这便激发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热情。
根据这种变化,安农判断未来棉花的价格可能会下跌。他决定在期货市场放空棉花产品。这年,他从年初做到7月底,一直持续不断地坚定做空棉花品种,大获全胜(见图2)。
他也正是以这种清晰判断做空棉花的“经典之作”,以三个多月123%的稳定收益,在2006年首届全国期货实盘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个农民投资人有如此好的佳绩,一下子让他名噪一时,轰动期坛。
然而,获得大奖的安农,并没有飘飘然,他仍然扎根在湘北那块土地上,过着普通乡村的生活。所不同的是,他的投资理念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当时的操盘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不断增长的人口及消费需求,失衡且不断变化的种植结构,有限的耕地,不断恶劣的自然环境,农产品转化为生物燃料,农产品供需矛盾导致价格的不断变化,从而引发了农产品期货获利的可能”。这是他投资的依据,也是他获奖的一段真实感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