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理解温总理言论

2011-12-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36期

  本周,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撰文论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近7000字的文章中,温总理用三个大章节,对目前市场最关注的几个问题都进行了答疑。可惜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将关注聚焦在第三个章节“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地产调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解读上,并没有看到其中透露的积极信息。
   目前市场最困惑的几个问题:1、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慢?2、在通胀将见顶或者已经见顶下,货币政策怎么走?3、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对此,温总理都一一作了解答。
  “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我们更加注重缓解物价过快上涨这一主要矛盾。”当一个“风险”是预期中的,而且是主动“制造”的,那它已经不再是个风险。
  对于地方债务,温总理指出51.15%共计5.48万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也就是说,2008年后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地方债务增加量及风险并没有如市场所预期的那么大。
  去年以来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下,今年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7%。这个数据同比情况已经下降很多,但温总理也有清醒的认识,“考虑到前两年基数比较大,货币存量比较多,增加的绝对量不算少。”因此,对于未来通胀仍可能在高位盘整的风险中央有充分的认知,这才有了大多媒体解读的“调控不会松”的应对措施。
  但更重要的是,温总理提出“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宏观政策效应会有时滞,加上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用电紧张、利率上调、汇率升值等,企业经营压力在不断加大。”“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这表明,2008年未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的“调控错误”不会再犯,货币政策继续紧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对于最近有关银行保证金纳入存准率的计算范围,市场普遍解读为紧缩政策加码,但温总理文章中特别提出,要“强化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防止风险积聚”。显然市场误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