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手

2011-12-29莫泰山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2期

  今年的秋天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似乎格外肃杀,环球股市阴晴不定,动荡不已,A 股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似乎注定了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 以动荡换太平
  欧洲的债务危机将如何演化,又将如何收场?结局不外乎三种,一是部分欧元区国家退出甚至欧元解体,一体化进程后退以获生机;二在现有框架内不惜一切代价平息危机;三是以进一步的一体化解决现存问题。
  退一步的方案从逻辑上有合理之处,淘汰掉实力较弱的成员,可以让欧元区“丢掉包袱、轻装上阵”。但这一方案并非上策,一是希腊等危机国不会主动申请退出;二是爱尔兰、西班牙等“第二方队”也不希望看到退出的发生;三是欧盟现行条约中的条款,并没有允许其他成员国联合将其中一个成员国勒令退出;四是希腊的退出会大大影响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削弱欧盟的政治影响力,这非欧盟所乐见。
  维持现状看起来更现实,但可能低估了欧洲核心国的智慧和未来迈向进一步一体化的雄心,毕竟“危”中有“机”,此时或是推动一体化的天作良机。一方面,希腊等国在危机过后,会更加励精图治,这将有效消除欧盟一体化的短板;另一方面,危机也有助于在欧元区形成共识,通过改革、通过进一步一体化来寻求出路;而雄心勃勃的德国和法国,不会坐视欧盟一体化变成烂尾工程,而会致力于美好远景的达成。
  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2011年预算赤字接近GDP的4%,债务的平均水平占GDP的比率约为84%,把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仍然是比较健康的。如果欧元区能够同心协力,应对这场危机应该绰绰有余。
  
  波动是通往盈利必经之路
  近期A股市场的下跌,主要原因不在于海外,而来自中国经济自身内在的问题。如果把中国经济比做一列火车,它已高速奔袭超过30年,目前正在逼近弯道,不仅需要刹车降速,还需要完成复杂的变轨操作。例如,要将后继无力的“外需”引擎切换为“内需”引擎、要将已过度消耗的核心零部件房地产的水温降低,以免零件失效,车毁人亡;又例如,要脱掉几节因作为“世界工厂”而赶制但已破旧不堪的车厢,因为中国终有一天会交出低成本“世界工厂”的接力棒。如此复杂的操作,在降速情况下能够完成已经不易,如果寄希望于在高速情况下“漂移”过弯,肯定险象环生,无异赌博。如果以上判断成立,房地产调控仍将持续,或许会进一步深入;货币政策或短期微调,但在今后相当时间内都将维持中性偏紧的基调,难言放松;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也将同步放缓。
  这个降速转型的过程不会太短,目前A股市场的下跌已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降速转弯的预期,还需观察,市场在超跌后会有反弹,估计股指在相当时间内都将维持平淡。不过,展望未来,如果我们不自乱阵脚,操控得当,中国强韧的内需终将脱颖而出,彰显成色。对于经济转型和低迷的A股市场,我们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信心,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股指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趋于平淡,上市公司业绩的内生增长将成为创造盈利的重要渠道,而相关投资标的的选择,需要清醒的思路和前瞻的眼光。例如,要选择那些转弯过程中不会被甩下的公司,选择那些转弯过程中能占据有利地位的公司,选择那些转弯完成后得益于新引擎推动的公司。只要肯下功夫,认真求证,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以低于10倍的市盈率交易,但未来几年能够稳健增长20%以上的龙头优势企业。价值投资者似乎没有不出手的理由,不过出手之前,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降速转弯的过程中,难免颠簸,对于一个中长期投资者,如果希望在中期内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就要接受这种波动,因为这是通往盈利的必经之路。
  (作者系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总裁、投决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