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纪要
2011-12-29慕容辰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3期
记得很早以前看《大时代》时,林保怡饰演的股市高手林滔滔在破产后来到男主角的公司,说:我给你打工吧,不用很高工资,给我我也用不了。
那时候,是我头一次了解到个人也有破产这一说,也才明白,原来个人破产和公司破产不是一回事。公司破产,在资产变卖清偿后,债务即被豁免。个人即使破产,也依然承担着债务,在债务清偿之前,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不能买房,不能自由出入境,不能购买使用奢侈物品和服务,不能出任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太平绅士、公司董事或参与有限公司的管理工作。所有的收入在扣除基本支出外全部用来还债。不过,香港规定,在个人破产四年后,可以重新建立信用,享受其他人应享有的一切。
不清楚“国家破产”到底是哪种情形?负债都被豁免吗?那么是否国家也不存在了?事实上,确实没有明确的国家破产的定义,大部分的说法其实是“主权信用违约”,就像美国如果无法在8月初就债务上限达成妥协,那就无法进行到期债务的支付,就会产生主权违约,可能就面临“国家破产”风险,不少政府部门可能被临时关闭,但美国当然不会消失或者清算。
至于现在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国面临的风险,也就是一种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主权国家由于特定的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其到期债务本息的支付责任,甚至是无法支付到期的利息,那该国就遭遇偿付危机,面临“国家破产”风险。这是从债务债权的财务分析原则进行界定的。
市场上普遍认为,希腊的“债务重组”是迟早的事情,债务重组一般包括五个方式:一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减少支付;二是本金延期支付、利息全额支付;三是债务减免,包括要求对本金和利息的全部或部分减免;四是再融资,用新债偿还旧债;五是债务结构重组,用新的更好的利率和期限结构债务来改变此前较为不利的利率和期限结构。
历史上最大的债务重组是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违约规模为1320亿美元,阿根廷提出的债务重组计划甚至要求减免票面价值的75%,以净现值计算,偿付比例仅为面值的10%,最后的妥协大致是支付票面价值的50%。
真正“国家破产”的本质,就是国家的消失。不过,即使是一个原有国家消失,往往也有新的国家产生,新的国家为了支持国际社会的认可,也往往会承担之前的债务责任。但如果拒不承认,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破产”也产生了,就像公司破产一般,债务也就消失了。
还有政府的变更。如果一个新政府质疑前政府的合法性,那就有可能为此否认前政府的信用行为,从而不承认前政府的债务责任,此时,国家也面临“国家破产”的风险。比如,在苏联成立之后,苏联就完全废除了沙皇和克伦斯基政府的债务。
10月27日,欧元区首脑在经过近8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后,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希腊国债持有者接受50%减记,EFSF 可能扩大至1.4 万亿美元。
银行等私人部门同意减记50%的希腊国债,将使得希腊政府获得1000 亿欧元的债务减免。但是欧盟峰会制定的希腊债务率在2020 年下降到120%的任务对希腊而言十分艰巨。
有消息称希腊或将部分国内银行国有化,显示欧洲银行系统重演08 年雷曼事件的可能性尚不能完全排除。而且,欧盟决策机制的繁复使其决策机制效率偏低,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不足,各国政府、稳定基金的出资顺序与比例等重要细节并未明确;希腊的财政紧缩方案能否获得全国的支持都是问题。欧洲的隐患并未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