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2011-12-29薛树东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3期
在我们10月份的分析中,一直在强调10月行情的转折机会,特别指出,“10月份是各项已知利空因素集中释放阶段,它就像一道坎,过了这道坎,一切就会光明起来,最迟在10月份的最后一周,大盘将找到重要的底部,并且按照股市四年循环规律,不排除转折的可能”。从实战的意义上看,10月行情基本上可总结为:大市经历最坏的时候,操作面临最好的时机。投资者的情绪变化恍若隔世,这是底部形成时的固有现象。一段时间以来,市场被密集的利空压得喘不过气来,悲观情绪发挥到极致,媒体报道九成基金经理四季度看空!部分券商理财基金甚至清空仓位,真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但进入10月末,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一切却又变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入秋轻寒之际,市场气氛已开始露出丝丝暖意。可以肯定地说:股市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后市将进入逐渐复苏阶段。本周探出的全月最低点2307点,将构成后市发展的重要底部。
我们说过,目前决定股市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分别为:宏观政策、欧债危机和资金面,目前来看,上述三大因素均出现较为清晰的拐点特征,股市后面怎样表现?相信市场会有明确的预期!首先来看宏观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提出宏观经济政策要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使得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越来越强。当然,政策转向的前提是CPI得到充分控制,而CPI“拐点论”本周也得到了发改委的肯定,发改委官员称未来两月CPI将低于5%,价格拐点确认;此外,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以来18种商品跌价;特别是房价,同样出现明显的阶段性见顶特征。对于本轮宏观调控而言,可以说取得了CPI和房价的“双拐点”,如此的突出的战果,紧缩调控可休矣!
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的统计中,CPI见顶和股市见底是存在较长时滞的,始于03年年末的第一次通胀历时17个月,CPI在04年7月份达到5.3%的峰值后开始逐步回落,上证综指则于05年6月探明998点大底,二者的间隔时间大约11个月。06年年末开始的第二轮通胀历时24个月,CPI在08年2月份达到8.7%的峰值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快速回落。上证综指则在08年10月探明1664点大底,CPI见顶与A股见底时间间隔为8个月。2010年年初的新一轮通胀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了20多个月,7月CPI6.5%基本上可确认见顶。但如果按照前两轮通胀见顶与股市见底所形成的8-11个月的时滞,现在确认2307点大底的时机似乎为时过早,这是很多分析人士不认为市场已经见底的宏观论据。
应该说上述分析确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历史的经验表明,股市与货币供给周期、通胀周期的趋势变动存在相关性,关联程度甚至明显强于经济周期。CPI见顶过程中,上市公司受成本上升影响,利润增速放缓;而CPI回落时对于高库存企业又构成新的打击,去库存阶段,利润增长开始下滑,而股价往往先于利润增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CPI见顶与股市见底存在时滞是正常的。但我们与其他研究机构不同的观点是:本轮通胀周期并没有结束!6.5%只是阶段性见顶!全球流动性泛滥、输入型通胀、国内货币超发、成本推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多种不利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消失,本轮通胀持续的时间可能更为长久,只要通胀在一个受控的范围内,就已经很好了。
因此,我们并不认为货币政策会像08年那样出现“V”型反转,所有的“V”型都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靠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的粗犷式经济发展模式将被淘汰,温和通胀较快增长是理想的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只希望政策环境能够相对平稳一些,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窘境出现。对于股市而言,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平稳着陆,就是最大的利好。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哪个国家不为转型付出代价的,而转型一旦成功,则意味着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启动,对股市来说可能意味着长期牛市的再度降临。本周公布的汇丰中国10月PMI指数重回枯荣线以上,表明经济放缓势头得到抑制(图1),经济不会硬着陆,并且通胀有所缓解,PMI投入价格指数大幅回落5.2个百分点,从59.5回落到54.3,显示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这是不错的发展势头。
其次我们想谈的是欧债危机,这个曾经被市场看得很严重的问题,现在看来已经不是问题了。欧盟二次峰会利好消息频传,欧盟领导人先后就重组银行业资本方案协议、救助基金规模扩大以及希腊债务减记达成一篮子协议。默克尔表示新达成的救助基金规模放大到1万亿欧元。此外,欧元区领导人已和银行业达成协议,银行业同意对希腊债务承担50%损失,欧盟在此基础上同意将再向希腊政府提供100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以帮助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政府。欧债危机的有效缓和对全球股市而言都是好消息,欧美股市纷纷出现暴涨,并创下反弹新高,亚洲市场也受到鼓舞,对A股市场当然有提振作用,上证指数周五创出本轮反弹的新高。
最后是资金面,我们说过10月资金面面临拐点,往后市场资金面将会逐渐好转,虽然央行连续三周净回购,但短期拆借利率仍然出现回落,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加上转融通和RQFII的推进,市场资金面预期不会太紧。
但股市的“直接资金”完全与投资信心紧密正相关,如果对股市有信心,资金是根本不愁的,楼市、期市、理财、储蓄等各路资金都会进来,正所谓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但现在令人担忧的还是无节制的扩容,与历史上重要底部时期不同的是,此次没有暂停IPO,反而有加速扩容的态势,中国水电已经让市场情绪“玩了一次过山车”,不知后面的中交股份、陕煤股份、新华人寿、西部证券、东吴证券等在进行IPO时,会产生怎样的市场影响?新股发行节奏一直是监管层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存在7次IPO暂停的情况,暂停后5次逆转上涨,且涨幅超过14%,而最近两次大牛市的底部与IPO暂停时点都极为契合。其实,笔者并不是排斥融资或者再融资,毕竟它是市场的重要功能,但令投资者不可忍受的是长期以来A股市场重融资轻回报的顽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股市规模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市场表现却牛短熊长,二级市场投资者大多亏损累累,这才是制约股市长期发展的症结所在。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市场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后市将迎来不断复苏的阶段。宏观政策、欧债危机以及资金面均发出拐点信号,这决定了本周探下的2307点将成为后市发展的重要底部。三季报业绩风险释放后,未来四个月内将不再受业绩压力的困扰,加上“窗口期”后汇金有望再度增持的预期,这是市场主力发动行情的良好时机。结合技术面,上证指数本周连收五阳,短线有一定的整固要求。形态上已经突破了30日均线的反压,创出反弹新高,价量关系配合理想,众多周线指标纷纷低位金叉向上,小双底的形态基本确立,预计趋势继续向上。按照筹码分布情况和小双底量度升幅的要求,我们初步认为,11月大盘第一目标位在2600点一线(图2),操作上建议以逢低做多为主。热点方面出现明显的扩散迹象,文化传媒已出现领涨,长牛特征初现,超跌的地产、有色、煤炭也开始发力,接替银行、券商推动指数,热点交替轮动体现出市况良性的发展特征。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