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背包客”的逃顶绝技(1)

2011-12-29白青山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5期


   投资简历
  姓名:张斌,1974年生,网名“行者哈哈”,湖南长沙市人,大专学历。
  入市时间:1998年
  投资风格:深谙进退之道,善于寻找
  
  在张斌的家里,住了数天,和他彻底交流,并翻阅了他屋里书架上几十本的操盘日志。那些实战日记,具体而真实地记录了他入市十余年来的真切感悟。
  在我采访过的民间高手中,张斌算得上是最善于捕捉系统性机会“聪明伶俐”的猎手。受父亲的影响,他1998年初开始接触股票,1999年初全力进场STAQ系统(中国股市最初期的法人股交易平台)投资法人股,开始了职业投资生涯。在当年9月份STAQ系统关网后,张斌开始转战A股二级市场。但2001年7月他到上海转战三板市场,虽利润不大,却回避了A股的大跌。2002年靠“6.24行情”在上海圈内一战成名,被大资金聘请操盘。2003年初他在熊市中转战H股大牛市。2006年初再回国内市场享受大牛市。同年9月进入B股市场,短期在上海B股上获暴利;2007年4月底全军转战B股,再获暴利。2007年10月彻底空仓离场,隐居于某山,回避2008年熊市下跌(仅做超跌反弹)。2009年1月再入A股,并成功逃顶。退出后重点研究黄金和股指期货……
  “操盘之外,他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
  “背着行囊去旅游!每次逃顶后我都要远离都市走向名山大川,享受生活的快乐!”
   “10年间,你转战数个战场,为什么逃顶这么果断?”听着他的故事,我问张斌。
  张斌苦笑道:“因为在此之前,我早已饱受顶灾之苦啊!”喝下一杯啤酒,他开始叙述自己入市的经历。
  
  三次熊市的“灭顶之灾”
  张斌的“逃亡之旅”要从三轮熊市的磨难说起。
  早期,张斌随父亲做国库券和外汇生意,这个钱比较好赚,就对金融领域有了兴趣。1992年8月,报纸上刊登股市开业的消息,当时身在长沙的父子俩第一时间就去看热闹。为谨慎行事,还是先观察学习,直到1993年4月1日,才去排队开户。这天是愚人节,股票之前已经跌了很多,张斌父子当时笑谈:“正好进来赚愚人割肉的钱!”没想到不久自己变成了更大的愚人,这是后话。
  入市买股票没几天,果然“赚得比较爽”,好开心啊!老爸马上决定“追加投资”。以他当时在家族的地位,加之这次成功抄底,便在经济问题上更加权威。不费多少口舌就把家庭所有成员的积蓄全部拿去买股票。没料想“大部队”进场才感受了几天的快乐,就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难!一家人从此不知幸福快乐何滋味?!
  一年多的日子里,尽管大家都奋力赚钱,但总体经济状况却仍下降得很厉害,因为股价下跌得太快!父亲第一次感受到了股市下跌的可怕!由于家庭所有的积蓄都在股市不断缩水,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一家人在父亲的倡导下,团结一致的遵守着“尽力赚钱、尽少消费、尽量买股”的原则,在大熊市中一起痛苦地煎熬着!大家勒紧裤腰带,将一段时间的血汗钱积蓄起来,又给老爸拿去“抄底”,希望快点打个翻身仗。可股价是越抄越低,钞票是越存越少,生活是越过越紧!
  因为在下跌过程中多次补仓抄底,1994年8、9月份的行情使整体投入解套,稍微透了一口气。全家吃够了股市的苦头,建议父亲赶快出来算了,这玩意风险太大!父亲刚刚尝到甜头、看到希望,哪里肯罢手,说:“好戏还才开始呢!”这次又失算了,不久再次陷入漫漫熊途的煎熬!这次熊市中与上次不同的是,大家不再敢轻易把钱交给老爸去抄底了。
  张斌开始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长期陷入被动套牢的痛苦之中呢?为什么不在赚钱时落袋,等待跌了很久再进场呢?刚进市场的时候就是这样赚钱了啊。
  中间几经起伏,也有几次补仓,直到1997年4、5月牛市的后期,才赚到让人心理平衡的账面利润。这一轮牛市已经涨了很多很久,加之1996年年底的暴跌很受惊吓,全家人都极力建议落袋为安。但父亲变成了永远的“多头”,接下来再一次进入漫漫熊途,全家也再次陷入懊恼和埋怨之中。
  张斌开始彻底反思了。发现父亲的投资系统中几乎全是选股和买入的问题,极少涉及卖出。此时他明白了:父亲永远只能在牛市赚到账面的利润,然后熊市又还给市场,不断重演熊市的悲剧……必须挑起“解救家庭命运”的重担!为此,张斌潜心研究股票投资,尤其重视回避风险的问题!这为后来的成功投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久后进入STAQ系统做法人股,赚到第一桶金。
  “也许是为了迎合大众追求快速致富的心理需求,市场上有关股票的书籍和评论大都是谈如何买股和赚钱的问题,却少见谈论如何保住胜利果实。但市场现实就是下跌时间比上涨多;亏钱的人数比赚钱的多。如果不能控制风险,那么利润只是‘浮云’。”张斌深有感触地说,“因此,我想要告诉大家的不是如何获取暴利,而是要学会逃顶。这样该得的利润一个都不会少!”正是靠着这些,从2001年至今,股市经历了两轮牛熊市的转换,涨涨跌跌,出现过多次顶部,但一次次的“劫难”张斌都逃过了。
  
  “顶部”特征及“逃顶”技艺
  判断大盘顶部的方法有很多,真正的顶部和底部,总是可以用多种方法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任何一种分析方法用好了,都能做到“逃顶”和“抄底”。如果能同时用几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互相印证,那胜算就更高了!尤其是那些长线意义的大顶,预兆非常之多!借用杰西利物莫的一句话:“在熊市来到之前,早就不是牛市了。”
  “判断顶部并不难,但是要战胜自己的贪婪,在危险来临之时毫不留恋地出场,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张斌说,“关键是要行动,而不是要分析方法多”。
  判断个股与判断大盘的原理相同,而且绝大多数个股都是跟着大盘走,所以下面主要以指数为例,介绍五种逃顶方法。
  1、“政策逃顶法”
  大的牛熊转换,都是由于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