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次级反弹行情下的行业选择

2011-12-29孙宏廷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5期

  上证指数从2307点开始的反弹,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2周,阶段最高涨幅超过10%,本轮反弹由低估值蓝筹股发动,传媒、环保、软件等新兴行业个股纷纷表现,最强的个股已经翻倍,从大盘涨幅和个股涨幅来看,此轮反弹已经可以被定义成主要下跌趋势中的次级反弹。
  任何市场都有三种趋势:短期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任何市场中,这三种趋势必然同时存在,且彼此的方向可能相反。次级反弹是属于中期趋势的一种。每次反弹都有其主要的推动因素,按照主要动力的不同,次级反弹可以分为政策利好反弹、估值超跌反弹和技术回抽反弹三种类型。历史上三次政策利好反弹在利好公布时大盘都出现了大幅跳空高开,涨幅超过了9%;四次估值超跌反弹都是在是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时发生的;而技术回抽反弹出现在熊市初期,是机构投资者出于自救动机的诱多行为。而本轮反弹是在形成估值底后,发动的一波政策调整预期下的超跌次级反弹。如果政策调整预期落空,那么反弹将结束并重新回到原有的下跌趋势中继续下探寻底;如果政策调整预期兑现,货币政策出现大方向的转变,那么次级反弹将转化为反转,大盘将改变原有的下跌趋势,迎来一波较大的行情。
  我们结合经济层面和市场情绪层面,来选择本轮次级反弹行情下能取得超额收益的行业板块。
  要想从本轮反弹行情中选择有超额收益的行业,首先要了解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行业选择。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使资本市场上存在行业轮动的投资规律。经济复苏期,银行、房地产、汽车等可选消费会首先受益;繁荣期,周期性行业如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表现较好;放缓期,信贷敏感行业将首先步入衰退,而周期性行业尤其是滞后于经济周期的行业表现仍相对不错;在经济萧条期,兼具成长性和防御型的行业更易受到青睐。
  目前GDP增速和CPI增速都下滑的情况下,我们判断经济处于短周期的萧条阶段。产品库存同比增速自2011 年3 月起进入周期性的下滑,这预示经济增长周期性放缓的局面在短期内仍将延续。而从8月份以来,银行业和传媒业远远跑赢大盘。接下来如果政策预期下的复苏能够在明年的二季度到三季度到来,那么银行、汽车等行业将成为我们操作的首选品种。但目前市场对于经济依然存在分歧,究竟软着陆、硬着陆、甚至再度走向滞胀?我们倾向于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但还需要看后续政策的变化来佐证。
  看完了经济层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市场情绪层面的行业选择。按照情绪变动和股价涨跌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领先指标板块:基本面相关性较强的汽车、家电、建材,风格对超额收益决定性较强的消费板块以及计算机、通讯、电子、电力公用板块情绪指数领先性较强,一般领先1-3周左右;(2)同步指标板块:金融属性较强的银行、保险、钢铁、有色、煤炭情绪指数多为同步指标,该板块走势和基本面关联性较差,但情绪指标极值数据可作为观测行情出现反转的标志;(3)相关性较差的板块:个股属性较强板块或者行情很难出现板块情绪指标指导性较差,譬如个股性较强的基础化工、农业以及较难出现行情的交运石油石化板块,如出现较大上升可能标明分析师推荐加强。当前的判断,在静态方面,证券、通信、机械、传媒、银行等较为看好;在动态方面,公用事业餐饮或将走强。
  我们统计了历次次级反弹的时间跨度和反弹幅度,平均持续时间在3-6周,平均反弹幅度在10-20%之间。本次反弹目前从力度来看,熬过本月中旬的可能性较大,那么下个风险点在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如期有惊喜?若无,岁末年初的资金面紧张叠加房地产调控持续,可能重新引发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操作上,坚持以银行、公用事业作为底仓,以传媒文化、环保、新能源汽车、通信、机械等为调仓品种的策略,将贯穿于本轮反弹行情的始终。
  (作者系中信证券高级投资顾问,第一财经“今日股市”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