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C君的指责 重申此前判断

2011-12-29鲁兆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8期


  上周文章有那么几个主要观点:第一个观点是,2307点附近或有反弹,但终将不保。反弹是减磅的好机会。实际走势是,本周三以一记长阴下探到2319点,当日收2333点。翌日反弹,可算是中了2307点附近有反弹的预测。
  周四借美股三大指数狂升4%之风,国内准备金率减半个百分点的双重利好,在2406点高开。可是好景不长,高开后稍走高至2423点后全日缓慢下滑,明摆着是主力扯高出货,逃之夭夭。当日收出长上影小阴十字星,预示周五不会有好果子吃。市场之弱,出乎我的意料。未知读者趁反弹减磅了没有?
  上周拙作指出了金融指数借平台破位之势早就造出近期新低,对大市起着引跌作用。果如是,本周三,深圳成指又造出9626.76点近期新低。本周五,上海B股也造223.80点新低了!坏消息接二连三,预料上证的2307点底部很快也将作古。
  第二个观点是,首选划浪的B浪顶部设在3186点,次选划浪的B浪顶部设在3067点。两种划浪参见图一、二。
  关于划浪,我要多说几句。首选与次选,是划浪者在诸多可能性中,主观上认为概率较高的两种可能性。同一张图表摆在一百个人面前,可能会有一百种划浪,但最终只有一种划浪是对的,有99种划浪是错的。划浪的不确定性与股市的不确定性是对等的。正因为如此,波浪理论受到很多人的诟病。尽管如此,我认为波浪理论还是很有用的。在所有股市理论中,只有波浪理论能够解释股市的过去与现在,并且据之可推演未来。
  比如上文关于2307点不是中期底部的预测就是依据波浪理论得出来的。但是,波浪理论并非万能膏药。它的不确定性或曰理论上的盲点可以运用别种门派的理论填补之,比如江恩理论、道琼斯理论,乃至中国古典之周易等等。用相互印证的方法去提高对股市预测中的概率。这就要求股市研究者,包括波浪理论门生要博学多闻,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也。
  鲁某过去十多年的股市研究中,亦曾有过多次准确的预测。回顾起来,每次成功的预测莫不是多种门派理论相互印证的结果,这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任何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轻率推定——预测,注定是要失败的。
  首选与次选的设立是市场应变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类似于玩股策略中的“止损”手段。
  当然,市场最终只认可一种划浪是正确的,并有可能出现首选、次选皆错的状况。这就要求划浪者不断跟踪、观察市场的变化,在不使投资有损失或有较大损失的前提下,适时对划浪作出修正。这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周易有云:“周流六虚,维适以变”。最忌犯趋势性的大错。比如,6124点见顶之后,有人还吹牛上证要见一万点。甚至有无耻者死不认错,声称一万点肯定要见的,只是要有“一万年不久”的平常心而已。
  当然,有时只列出一种划浪,而后市又证明这种划浪是正确的,但肯定没有人能保证每次划浪都是正确的。有谁敢认定自己的划浪是一定正确的,我敢说此人不是疯子就是一个江湖混混而已。这样的人若敢在刊物上发表文章,那么,快则三个月,迟则一年半载,一定要被读者的口水淹死。
  鲁某从1994年7月在深圳当时的《投资导报》发表处女作《大C浪初探》,居然碰巧地把深综指的94点大底提前两周给预测准了。至今屈指17年了,鲁某还活在股海中,还没被读者的口水淹死。
  其后,转到《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写专栏《技术经纬》。1996年12月,我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准确地预测了深综指的476点顶部。其后以9个交易日狂跌至270点,时间终于九,空间也终于九——270=9*30!1997年5月,又准确地预测了深综指的520点大顶(对应上证1510点)。不少深圳的老股民可以见证此事。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国内股市跌跌不休,股评界一致看淡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却提前两周作出了“5·19”必有大行情的成功预测——本刊有存档。
  2001年6月2245点见顶之前,鲁某在5月份连续三篇拙作警示大顶在即!这些文章皆发表在本刊,白纸黑字有案可查。众所周知,2245点之后跌了四年,至998点。
  2001年年底,鲁兆在本刊的10周年志庆会上指出,2245点之后的调整要3至5年。其后发表文章指出见底目标在1000点正负50个点的范围内。而且,上述观点不管股市万千变幻,在下跌四年的过程中都未对上述预测作过修正,直到2005年6月3日出现998点大底!
  真的够“老顽固”了——坚持看空不改!(“老顽固”是《股市动态分析》官方网站“cctvzengming”先生最近对鲁兆的评语,此君是中央电视台的人么?来头这么大,很能唬人)——没有办法,为了回应C君对鲁某“老顽固”、“倚老卖老”的批评,只好“好汉再提当年勇”了,敬请读者多多原谅。
  我是跟C君较上劲了。C君说市面上的波浪理论都是造假的,只有你得到一位高人真传的波浪理论是真的,你手里握着唯一正确的划浪,讥讽鲁某心中无底却在乱划浪,糊弄读者(有兴趣的可以登陆杂志社官方网站www.gsdtfx.com查看)。
  股市上涉天文,下及地理,中通人事,是个无人可以通晓的庞大系统,是涵盖“天地人”的大宇宙。尽管鲁某曾有过还算不俗的成绩,却从未敢声称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地写下来,有时为了给出一种划浪,常常会抓破头皮而不得其所,常有如履簿冰之感。生怕老出错而愧对读者,也愧对自己的薄名。C君批评我“输不起”,这话说对了,算是唯一中肯的批评。
  知道股林中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因此,对于股市预测,对于波浪的具体划定,鲁某从不敢说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主张我说我的,你说你的,学术上百家争鸣,对错留待市场去检验。
  股市之所以有升有跌,是多空争斗的结果。其实质就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之结果。只有一种声音,就象一潭死水,就不是股市了。
  有一位叫林文强的先生,在电子版的评论上指责鲁兆,他的原话是:“你能保证你的分析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分析是错误的吗?你连一点学者的风度都没有,太遗憾了。”我不知道林文强在哪篇文章中发现鲁某有如此自大的表述。如果有,请你指出。鲁兆向你致敬,并向读者致歉。
  我可以肯定地对读者说,鲁某从来就未曾说过这种目空一切的大话。鲁某还不至于如此愚蠢,狂妄地把自己置为众矢之的。我认为,《动态》编辑部跟鲁某合作十多年了。对鲁某应该有个基本的了解。鲁某有否在文中说过这样的话,编辑部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对于“无中生有的指责”(这绝不是评论)编辑部有责任将之删去,以免混肴视听,有损于人的自尊。
  有读者认为,真理越辩越明。认为C君、林文强在跟鲁兆辩,希望这些人跟鲁兆辩下去。我希望这些读者认真看看两位最近几期在电子版上的文字,是在“辩”呢,还是在“闹”?然后再发声。
  鲁某生于1941年,今年七十足了。像我这种在股海中浮沉十多载还未被股浪淹没的人,还有气力在笔耕不辍,可能算是“珍稀动物”了。七十,已自感力有不逮了,比如没有了将各家门派相互比较,相互印证的精力。有时就会顾此失“比”,预测概率也就自然下降。既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写?为了区区一点稿费吗?非也。经济上我可以悠哉悠哉地过活。最近几年对摄影有着强烈兴趣。常背上相机游玩于大自然之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追求个人心中的美,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何乐而不呢?为什么还在写,招人唾骂?一方面是十多年来培养的对股市的兴趣未灭,对股市的研究还是割舍不下;另一方面是自认为还未到糊涂的程度,想通过不间断的写稿看看自己“尚能饭否”——用以测试自己的智力衰退到什么地步。如此而已。
  树要皮,人要脸,鲁兆还未修炼到宠辱不惊,笑骂由人的火候。自己不辞辛苦写下的文字却惹来这些无休无止的无厘头指责时,冷笑之余还是有点心律加速。值得么!?
  为了写上边的文字,想了一个晚上,写了大半天,又修改了大半天,只因不吐不快。吐出来舒服点。细细想来,无聊啊!值得吗?
  C君要跟我打赌,我输不起,但若输了,也会愿赌服输。对于接下来的行情判断,我在上周拙作称,本轮始自2536点的下跌要约43个交易日,2307点必破。再重复一次而已,并非跟C君打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