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世平:2012年是苦日子的开始

2011-12-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49期

  (嘉宾介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亚洲区生活费用排行榜7日在香港公布,其中日本东京依然是亚洲区生活费用最高昂的城市,北京、上海、香港则分列第7至第9位。在全球范围来看,东京亦名列第一位,而北京、上海则分列第35位和第41位。该排名的内在意义是什么?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点至10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国世平就此展开了讨论。国世平表示,生活费用排行榜只能代表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平均生活成本,并且该费用不包含诸如教育费、水电费等费用,因此意义不大。另外,2012年对于中国人而言将是苦日子的开始,当前的经济形势甚至比2008年还要差,企业和居民个人都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孙小美:分析人士指出,所谓的生活费用排名其实并不包含教育费、水电费等,这样的排名是否能够反映出真实的生活成本?
  国世平:东京生活成本一直很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相对其收入而言,生活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算很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日本的人均收入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回过头来看一下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均呈现出严重的消费两极分化现象,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理念是不一样的。而各种排行榜主要以高收入人群作为样本的,其实包括香港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地区均有类似的情况。严格来说,对于收入一般的香港居民而言,其生活成本并没有排行榜所描述的那么高,比如去相对普通的餐厅消费并不贵。换言之,对于多数人而言,普通的消费并不会耗费多高的成本。而现在人们所说的高成本消费主要是指那些相对高端的大型消费,如置业、买车或去星级酒店就餐等。香港和上海某些地方的消费甚至比欧美要贵一大截,这些高消费品加速了社会总体成本的抬升。
  孙小美:如果将生活成本与收入进行比对,那么上海、北京等地的平均排名未必会居前,直观感觉而言,我们的收入总体偏低,而消费相对较高,您怎么看?
  国世平:在消费方面,我们是很矛盾的,根据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消费力在下降,而相当一部分观点又认为中国的消费力在上升。对于中国人而言,住房消费是最主要的消费,占据了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即便是现在尚无购房计划的年轻人,也在存钱以备将来购房之需,而更多的人则是通过向银行借钱买房。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的消费肯定是提高了。而从收入角度而言,中国的消费力相对有限,虽然部分高收入人群消费能力极强,但并不能提高总的消费水平,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并不高,只能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消费。因此,按高收入人群来算,中国的生活费用很高,消费力也很旺盛;而站在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角度来说,中国人的生活费用不算很高,不过这句话只是相对的。
  孙小美:当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而与此同时,CPI也仍然处于高位,通胀压力也不容小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是否会出现人均收入可能会下降,但生活成本却维持高位的情况?
  国世平: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直强调,老百姓明年开始可能就要过苦日子了,企业大面积破产将会出现,失业率将高居不下,而大学生就业将更为艰难。届时,中国老百姓的痛苦指数将扶摇直上。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明年最好不要盲目扩大生产,因为资金流很有可能会断裂,产品的供求状况也不会太好;对于一般人而言,应做好投资,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一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毫不夸张的说,当前的经济形式甚至比2008年更为严重,如果企业仍然抱有幻想,拒绝面对现实,必然要自食恶果。
  (本专栏由深圳电台先锋898《创富赢家》节目与《股市动态分析》杂志社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