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话剧潮
2011-12-29
凤凰生活 2011年11期
100年前,话剧是“一小撮愤青”
捣鼓起来的舶来艺术;
100年后,话剧又回到了
为少数知识青年关心、观赏的小众艺术。
目前,中国大陆的话剧市场比较繁荣的
除了北京和上海,还有深圳。
王晓鹰:戏剧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快乐
采访 / 郭蔷
从2011年9月开始,深圳大剧院每个周日下午都属于话剧。第一场讲座是由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先生主讲。王晓鹰先生以当“代话剧与城市文化”为主题,从话剧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诞生,讲到当下的都市文化和娱乐道德。除了精彩的讲演之外,观众们还在王晓鹰的讲解中欣赏了他的话剧作品《简·爱》的视频片段。
王晓鹰导演的 “诗化意象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当今的戏剧理论界备受瞩目,《简爱》、《哥本哈根》、《霸王歌行》等几部作品被专家们称为“在艺术探索和艺术尝试背后,一个有非常高的责任感的导演对人文精神的坚守。”今年,《简·爱》这部戏是国家大剧院首度尝试将西方文学经典搬上话剧舞台。作为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开山之作。王晓鹰导演如何解读《简·爱》呢?
《凤凰生活》:《简·爱》这样一部耳熟能详的作品,将它搬上话剧舞台是不是意味着对经典的再次锤炼?
王晓鹰:“简·爱”,一个闪亮的名字,一个爱情与自尊的代名词。对于30年前的中国观众,《简·爱》毫无疑问是煽情性的爱情经典,对于今天的中国观众,《简·爱》则应该是带有哲理性内涵的爱情经典。这个动人故事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娱乐意味,它内中饱含着对爱情本质的紧迫追问和对人性内涵的深切关怀。
简·爱并不具备完美的人格,但她却试图通过坚持自由、尊严、平等的生命准则,不懈地追求人格完美。这种生命情怀和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里更凸显出一种穿越时空的经典价值。
《凤凰生活》:对于戏剧人来说,戏剧能给你们带来什么?
王晓鹰:当今生活中的实用主义、物质主义倾向,给“爱情”添加了太多的附加物:金钱、利益、地位、出身、成功、享乐……然而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两情相悦,却常常成了最被忽视的精神诉求,这对于真正的爱情来说无异于买椟还珠,甚至背逆了人道主义准则。
我时常说,戏剧艺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关注在日常生活状态中有意无意忽略的事情,关注蜇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疼痛、扭曲和善良、美好。戏剧艺术时常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选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感受《简·爱》、审视《简·爱》,并将自己的创作激情投入《简·爱》。
《凤凰生活》:您希望话剧版的《简·爱》能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动?
王晓鹰:我希望今天的《简·爱》带给观众更深切的感动,这种感动不仅有温暖的砰然心动,更有沉静的反观思索。简·爱与罗彻斯特之间相识、相知、相通、相容、相爱、相托的整个精神交融过程,如同一首清新隽永的生命之歌,它不仅温润我们的眼睛,更温润我们的灵魂……
王晓鹰简介:国家一级导演,戏剧学(导演学)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得“文华奖”优秀导演奖、“金狮奖”优秀导演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导演奖及优秀评论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黄盈:《黄粱一梦》是我最真诚的表达
采访 / Grace
《黄粱一梦》由孟京辉亲任艺术总监,挑选该戏赴法国参与阿维尼翁戏剧节,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这一世界最大的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参演归来,深圳首演。黄粱一梦这个成语可谓家喻户晓,但是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这次的话剧版《黄粱一梦》是这个故事第一次登上新中国的舞台。
“最简单的故事,最直接的方式,最东方的思想,最中国的手法”,《黄粱一梦》是对中国戏剧国际化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此剧目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首演,连续演出24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最中国的参演剧目”。
《凤凰生活》:请简单介绍一下《黄粱一梦》的剧情来源。
黄盈:《黄粱一梦》源自中国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种田的读书人卢生在旅店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在等候店主烹制“黍饭”的过程中,吕翁给了卢生一个神奇的枕头,卢生在枕头上睡着了。在梦里,卢生经历了一生,而他在枕上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店主的“黍饭”还没有熟。
《凤凰生活》:黄梁一梦,卢生一梦,欲望一梦,沉闷一梦。有人称这是一部中国元素极强的实验性话剧。当初你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黄盈:中国伟大的哲学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戏剧人最不该舍弃的东西。
我不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好的镜子和良药。
当初只是很简单地想把中国最原汁原味、老祖宗留下来很棒的东西带到外国去,没考虑文化差异,只是很真诚地去表达。在三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剧组先后参考了汤显祖、马致远等名家的杂剧文本,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版本——唐传奇《枕中记》。同时,排练过程中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演员训练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做类似的作品做先期的实验和准备。
《凤凰生活》:《黄粱一梦》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拍这部戏时心态是怎样的?
黄盈:选择《黄粱一梦》,原本是希望用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去阿维尼翁戏剧节展现给世界。但是排演的过程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回到了做戏剧最初的朴素心态,让我更加清楚了在现在的中国最应该如何做戏、做什么样的戏。中国伟大的哲学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我们当代戏剧人最不该舍弃的东西。
赴法演出的结果确也证明了这一点,看过戏的欧洲同行和观众都对我们的哲学赞叹不已:“这是一部不用字幕也能看懂的中国戏剧”。
【剧情介绍】
《黄粱一梦》源自中国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
种田的读书人卢生在旅店里遇到了道士吕翁,在等候店主烹制“黍饭”的过程中,吕翁给了卢生一个神奇的枕头,卢生在枕头上睡着了。在梦里,卢生经历了一生,而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店主的“黍饭”还没有熟。
黄粱一梦这个成语可谓家喻户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这次的话剧版《黄粱一梦》是这个故事第一次登上新中国的舞台。
演出时间:2011年11月13日—11月14日
晚20:00
演出地点:深圳大剧院小剧场
订票电话:0755-82750063
艺术总监:孟京辉
原著:沈既济
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黄盈
演员:傅维伯(特邀)、韩莉、商钟元、
董汶亮、王继涛、刘正直
黄盈简介:亚洲最具开创精神的青年编剧、导演。不仅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亦有坚实的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从莎士比亚到“北京三部曲”;从形体戏剧到音乐剧;从环境戏剧到不插电露天演出;从中国戏曲元素到古希腊面具,每一个作品都是对上一个作品的审视与革命,在中国戏剧届享有“一戏一格”的美誉。
8厘米“剧汇星期天”
文 / 右耳
近几年来,8厘米戏剧工厂作为把小剧场话剧引进深圳的始作俑者,在8cm小剧场所开展的“新戏剧之旅”已赢得深圳观众的青睐。
在三年中,优秀的小剧场话剧《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东游记》《达人未爱狂想曲》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王晓鹰导演的《霸王歌行》、《哥本哈根》,再到宁浩的《疯狂的疯狂》,李亚鹏监制、饶晓志导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你好打劫!》、职场情感喜剧《请你对我说个谎》、北京(哲腾)出品的《PS我爱你》、台湾李宗熹导演的《我的祖宗十八代》、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向上走向下走》等小剧场演出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票是低价位或公益演出。
每个周日,“剧汇星期天”都在深圳大剧院小剧场登台,来自各方的话剧界编、导、演及学者将开坛设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市八厘米文化传播公司承办。随着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先生拉开序幕,每周都会有一位艺术家、专家、学者与鹏城观众零距离探讨话剧艺术。
对话赵佳:寻找文化的“义”
“8厘米新戏剧之旅”给深圳市民带来了持续的文化享受,这也与深圳话剧市场的拓荒者赵佳的坚持分不开,她和她的8厘米戏剧工场为深圳培养了一批“戏呆呆”。有了这批“戏呆呆”,深圳的话剧就有未来。8厘米也在寻找他们的“义”,深圳文化品位的“义”。
这些戏,这些人,在这个物质的时代坚守着。他们的坚守始于几年前。
《凤凰生活》:“剧汇星期天”由著名导演王晓鹰先生拉开序幕,您何时与王晓鹰导演结缘的?
赵佳:我和王晓鹰导演的结识是因他的两部戏剧作品《哥本哈根》和《霸王歌行》,在2008年深圳“青年戏剧节”引进的六部剧目中,这两部剧目担当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重头。
《凤凰生活》:“剧汇星期天”将能带给观众什么样的惊喜?
赵佳:在继续引进优秀话剧剧目推进“新戏剧之旅”的同时,开展“剧汇星期天”的高端话剧论坛,旨在提升日益成熟的深圳话剧艺术氛围,与鹏城观众零距离探讨话剧艺术,同时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得以了解话剧幕后的故事,话剧生产的过程,它的传递模式,演员流的汗、呼吸、甚至味道,观众都能看到、感受到。王晓鹰导演对“剧汇”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多快乐,戏剧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快乐!”
关于8厘米
8厘米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时尚的8,一笔画出两个圆。
8厘米就是戏剧,舞台与观众的零距离,融合了戏剧和剧汇。
我们希望那阳光的午后大家相约在剧汇星期天,重新回顾那百年的话剧历史和一批值得尊敬的艺术家,让我们对话剧艺术的魅力有更多的体悟和感受。
8CM重点话剧介绍
《将爱情进行到底》
“雅皮时代的青春呐喊”,这是话剧《将爱》宣传上的一句引题。“如何理解?”导演饶晓志解释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它类似于以前所说的小资、白领,但又更高级一些。它没有浮夸的表现、没有庸俗的媚俗、没有俗套的装扮,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物质上的拥有。雅皮是一种向往更舒适的方式。”
【监制】李亚鹏【导演】饶晓志
饶晓志200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为春天戏剧工作室旗导演,是当前中国戏剧界最具潜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导演。曾经与孟京辉合作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和《艳遇》使他变得更加成熟。饶晓志自我鉴定:“一个小小的戏剧工作者、一个大大的戏剧梦想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绅士喜剧《你好!打劫》、经典话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等。
《我的祖宗十八代》
一部突破口说相声与舞台剧演出的创新剧作;一部超越视觉感官、历史时空交错的大胆呈现;一部融合四格漫画、定格放大、蒙太奇拼贴的十八般武艺;一部让你目睹历史之怪现象,疯狂爆笑到无法制止的舞台剧;三张口用“演”的将戏剧能量发挥到极致;用“说”跳脱戏剧与观众之间的传统模式。
【编剧/导演】
以“台湾戏剧表演家剧团”团长李宗熹为领导的集体创作。台湾导演李宗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班。李宗熹从上戏毕业回到台湾,在高雄一所艺术高中任教戏剧科。是台湾戏剧表演家剧团创立者兼团长,被誉为赖声川接班人。十年坚持,李宗熹和他的同伴收获了“从无到有的喜悦过程”。
主要代表作品有:《预言》、《频率983》、《师父》、《移动的幸福》 。
在德国领事馆文化处见到廖一梅,第一印象是瘦,像孙燕姿,还有她的短发,额头上的一绺,染成了酒红色,笑起来,没有皱纹。
作为孟京辉的夫人,她的任务就是写剧本。“悲观主义”三部曲(《恋爱的犀牛》、《琥珀》和《柔软》)让孟京辉的先锋戏剧里也多了几分女性的细腻,也成了孟京辉久演不衰的代表作。新星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两种(《恋爱的犀牛》和《琥珀》),都成了畅销书,谁说先锋就一定小众?
先锋,是一种姿态,即使不说,也看得出来,戏剧,是她的生命;爱,是她的灵魂。正如她所喜欢的杜拉斯说过的那句话所总结的:“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对先锋戏剧夫妻档,夫唱妇随,将男女之间的爱、恨、痛苦与挣扎,披上一层残酷戏剧的外衣,就这样在舞台上,不疯魔不成活地演着。
也许,看过了,也写过了太多的戏剧化的场景,她说,“我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充满遗憾的世界不抱有幻想,只是,还在积极地工作,不是想改变这个世界,而是想要在有限的可能性中,让梦如烟火般寂寞地绽放。即使自己,在刹那之后,忍受一层深似一层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