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政到宪政(下)
2011-12-29邵建
财经 2011年6期
通过体制内官员与民间互动,并不断提出奏请,立宪的声音开始进入朝廷并抵达上层。1901年固然石沉大海,但各方坚持推动,到1905年,体制内已呈连锁反应之势。因此,体制内立宪主义的成长,是晚清改革走向宪政的另一条必不可少的主线
“方今时事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数年以来,规模虽具而实效未彰。总由承办人员向无讲求,未能洞达原委。似此因循敷衍,何由起衰弱而救颠危。”这是1905年7月16日朝廷简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光绪谕旨。它一开头就检讨1901年以来新政发动几年间的情形,看来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原因盖在于新政本身“未能洞达原委”,这是个不错的措辞。
关键在于这个原委究竟是什么?其实,无论当时舆论所指,还是官员上书,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立宪”。该谕旨发表后,民间很快有了回应。该年《东方杂志》第10期载《南方报》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论立宪为万事之根本》。该文直陈新政之弊,“数年以来,群治之不进也如故,民智之不开也如故。求之政界,则疲玩愈甚而蒙蔽日深;征诸社会,则奸蠹滋多而公德益坏。”以下笔头一掉,剑锋直指:“其故何在,一言以断之曰:政体不立之害。欲旧其弊,固非改定政体不可,则立宪之说是已。……立宪政体之于国,犹舟之有指北针也。”由此可见,以立宪的方式改革政体,到1905年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从石沉大海到名士官员互动
回顾它的发生,固然先发于体制外;但由外入内,体制自身的因应变化也是一条线。这条线从1901年到1905年,由体制内官员与民间互动并不断提出奏请,最终使得清廷上层接受立宪,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从体制内的角度看,当梁启超于1901年6月发布《立宪法议》时,也是在此时,也是在日本,出使日本国的大臣李盛铎,在应诏上书中几乎和梁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变法之道,首在得其纲领。纲领不得,枝枝节节,不独图新政窒碍难行,且恐依违迁就,未睹变法之利,先受变法之害。”“查各国变法,无不首重宪纲,以为立国基础。惟国体政体有所谓君主民主之分,但其变迁沿改,百折千回,必归依于立宪而后定。”因此,他建议朝廷“近鉴日本之勃兴,远惩俄国之扰乱,毅然决然,首先颁布立宪之意,明定国是”。(此材料来自侯宜杰的《清末立宪运动史》)
这个李盛铎也就是1905年清廷后来派出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之一,此时他和梁启超同在日本,都是以日本明治后的皇室立宪为参照,故而从不同渠道向国内发出同样的声音。只可惜这个声音进入朝廷便石沉大海,但这可以看做是朝廷内部立宪主张的先声。
让立宪的声音进入朝廷并抵达上层,一个重要的人物便是张謇。
张謇是1894年的科考状元,这位已经四十来岁的状元先生并没有入朝做官,而是返回南通家乡从事实业与教育。1903年日本开国内博览会,一位日本友人带给张謇一张请柬,邀请他参加。张謇之前没有出过国门,这次在日本前后考察70余天。虚往实归,回来之后,人生坐标发生一次重要的转变,即在实业与教育之外,以立宪为务,投身于国内宪政。他后来很快成为江浙派的立宪首领,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立宪的各种事务,比如后来的国会请愿运动。
1904年5月,张謇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魏光焘草拟立宪奏折,会集赵风昌、汤寿潜等数位朋友,反复斟酌六七次,方才定稿。稿定之后,张之洞不放心,要看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态度,便嘱咐张謇事先商量于袁。张袁早在甲午前的朝鲜就相识,但两人走的是两条道,多年不通音问。为立宪故,张写信与袁,无奈此时的袁并不热心,认为此事“尚须缓以时”。
这边的张謇并没有停下脚步,这是他的自订年谱:“六月,刻日本宪法成。以十二册,由赵竹君风昌寄赵小山庆宽径达内廷。此书入览后,孝钦太后于召见权臣时谕曰:日本有宪法,于国家甚好。权臣相顾,不知所对,唯唯而已。”当时身为军机大臣和外务部尚书的瞿鸿,连忙叫他的弟弟到上海,托赵风昌选购有关宪法的书籍,却不知慈禧看到的宪法,正是张謇从日本带回并和赵风昌一道印刻的。
袁世凯的路子没有走通,江浙立宪派就把注意力放在瞿鸿身上,试图说服他在朝中倡导立宪。瞿对立宪有兴趣,态度也积极,他是清廷上层中立宪派有力的赞助者,当朝廷决定派臣出洋时,甚至打算“自请亲赴欧美考察政治”。9月,张謇又刻印《日本宪法义解》及《议会史》,送给兵部侍郎铁良。这一段时间,张謇利用自己的优越身份,广与各方大臣谈立宪。根据他的日记,在他看来:立宪之动机于铁(良)徐(世昌)之入政府,端(方)之入朝,(载)振贝子又助之陈于两宫。慈圣大悟,乃有五大臣考察政治之命。
这几人中,端方本身就是朝廷中的立宪派,正如几年前他是赞助康梁的维新派一样。据时人魏元旷《坚冰志》中的记载:慈禧召见端方,知他以前属于戊戌党,便问他“新政已皆举行,当无复有未办者”,端方回答“尚未立宪”。又问“立宪如何”?答曰“立宪则皇上可世袭罔替”。这是最能打动清廷上层的声音,端方、载泽这样的满人也的确非常相信。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局面很清楚,不改革就没有任何出路。某种意义上,他们比汉人更焦虑,推动立宪的动机比汉人也更真诚,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
从连番上书到连锁反应
1904年是立宪主义进入朝廷的关键年份。除了名士商绅张謇这一条线外,驻外各国使臣联袂上书,或连番上书,对立宪的推进,也起了无以忽略的作用。该年2月,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3月,即有驻法使臣孙宝琦、驻俄使臣胡惟德、驻英使臣张德彝、驻比利时使臣杨兆联名上奏,要求变法以激励人心。4月,孙宝琦又单独上书政务处,直接吁请立宪。在他看来,新政以还,谕旨不为不多,但事功并不显著,原因在于“未立纲中之纲”。如果要打破局面,“则各国之立宪政体,洵可效法”。该书指出“欧洲各国,除俄与土耳其外,皆为立宪之国。而尤以英德之宪法为最完备”。因此孙“吁恳圣明仿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
孙的上政务处书在清廷立宪史上地位重要。这是当时《东方杂志》谈“中国立宪之起原”的记述:“时孙府尹宝琦适奉使于法,首以更革政体为请。疆吏如署江督周制军馥、鄂督张制军之洞、署粤督岑制军春煊又以立宪为言,而枢臣懿亲亦稍稍有持其说者。乙巳六月,直督袁制军世凯奏请简派亲贵,分赴各国,考察政治。”
这是体制内的连锁反应,它的舆论反响甚至更大。孙的上书刊登在《东方杂志》上,立即形成一个舆论中心。后来的宪政学者(台湾荆知仁)这样评价孙宝琦:“孙氏此议一出,朝野歆然景从,真是空谷足音,如响如应。前此之言民权、言议院、言变法者,均纷纷转以立宪为事。”自此,立宪为新政纲中之纲,抑或,清末政改从新政到宪政,其眉目和目标都已经十分清楚了。
这里不能忽略的是,清廷接受立宪与当时正在发生着的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是立宪派及其舆论抓住战争这一契机把清廷逼上了立宪道路。1895年的甲午之战,日本这一蕞尔小国战胜了庞大的中国;十年后,它又战胜了同样是大国的俄罗斯。这在立宪派眼里,日本的胜利是(立宪)制度的胜利,而中俄两个大国的失败是(专制)制度的失败。因此,古老的中国要起死回生,无他,必须向东邻日本学习,变专制为立宪。
不仅张謇在给袁世凯的信中称“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更有舆论指出,今欧美之国,无一非立宪国家;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立宪之于中国实乃势之所趋。自1895年中国败于日本,朝廷认为最大的边患是日本,因俄国与日本在中国有利害冲突,遂采取联俄制日策略,试图以北邻对付东邻。十年下来,俄国不仅是朝廷援引的对象,也是效法的对象。此次俄国兵败日本,舆论就此大做文章。
1905年第6期《东方杂志》的“社说”,尖锐批评朝廷效俄之病:“横览全球,凡称为富强之国,非立宪即共和,无专制者。而使我国家早成宪政,然而不行者,因其中有一俄国焉。其国则称为强盛,其政体则称为专制,……于是政府遂以俄为口实,以拒绝民权……自有此战而此疑释矣。使以日俄之胜负为吾国政体之依违,则不为俄国之专制,必为日本之立宪也。”本来,日本战胜俄国应该有很多原因,不独制度,而且未必不与制度无关。但国人从制度立论,这既是国人的普遍认识,更是国人的普遍心志——借他国而说己事,亦必改专制而为立宪。势已至此,朝廷最上层已经无法罔顾这强大的声音。
正是在这一势头之下,姗姗来迟的袁世凯方才出面。1905年7月2日,他连同两湖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周馥,奏请朝廷于12年之后实行立宪政体。仅仅半个月,朝廷的态度出来了,这就是本文开头光绪下颁的派臣出洋“考求一切政治”的谕旨。其中派出的大臣分别是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后来又加派了绍英。
在慈禧看来,派臣出洋只是考察,如果确实没有弊害,即决意实行。毕竟立宪是舆论所迫,虽有朝廷命臣、封疆大吏和海外公使轮番上书,但立宪到底是个什么玩艺,慈禧、光绪并高层几位军机,几乎没有一人清楚。9月下旬,五大臣离京时在车站挨了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朝廷大惊,反对派借机动摇,考察事一时受阻。
也就在该月,驻俄公使胡惟德从俄罗斯传来消息:自日俄之战输于日本,“俄已公布宪法”,因此他请求朝廷“亟宜仿行”。连老大帝国俄国也开始准备立宪,这对朝廷震动当然不小。何况出洋考察的成命也难以收回,因此清廷不改原议,重新改派大员出洋。
这是朝廷在立宪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这一步很被动很迟疑,也很波折,但终究艰难地迈了出去。 (待续)
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教授p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