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调结构”而“迎通胀”

2011-12-29王庆

财经 2011年11期

  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2011年将很可能被证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中国经济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调整元年。同时,伴随着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从此将经历相对过去明显高企的通胀率。
  作为一个战略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在政策层面被提出。然而,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过去十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善。但是,笔者判断,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在政策层面,“调结构”的内容已经逐渐从零散到系统,从概念到具体,进而有了量化的指标。其次,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因素,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表明,中国经济很可能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拐点。
  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与日本40年前和韩国20年前大体相当的水平。在达到这一发展水平后,无论日本还是韩国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生产结构上,工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而服务业的比重开始快速上升;在支出结构上,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而消费的比重则快速上升;在收入结构上,企业利润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明显下降,而劳动者收入的比重则在快速上升。
  另外一个重要规律性是: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这些深刻的经济结构变化则表现为,相对较低的实际经济增长和相对较高的通胀率。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趋于成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可贸易行业向不可贸易行业转移,进而导致经济整体的平均生产效率增长减缓,引发较高并可持续的通胀。因为,不可贸易行业(比如餐饮、运输)的生产效率增长通常会比可贸易行业(比如家电制造、电子信息)的生产效率增长更缓慢。
  要让已经适应了可贸易行业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现有基础设施)去适应不可贸易行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付出巨大努力。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经济整体的生产效率增长会倾向于减速,从而,若要实现与较前同一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应的通胀压力就会上行。
  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这轮通胀,很可能是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相对较高通胀通道的开始: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每年的涨幅只有区区的1.9%;在未来的十年里,该价格指数平均涨幅肯定会更高,落到3%-5%的区间当属大概率事件。
  货币应该是造成中国本轮通胀最直接因素。在2011年,我们 “迎通胀”的一个含义是,鉴于应对危机过程中超发的货币,通胀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判断2011年应“迎通胀”,它的另一个含义是——即使本轮通胀由于货币政策的紧缩而告一段落,未来的通胀也很难回归到危机前的低水平。
  诚然,通胀永远是货币现象。然而,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较高通胀通道的判断,并不是基于对货币增长速度预测而作出的。中国经济在总量层面所发生的深刻结构演变,在价格层面则表现为,不同行业和部门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其相对价格体系也将发生同等深刻的变化。
  在理论上,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化通过有些产品和服务(如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另一些产品和服务(如家电、服装)的价格下跌来实现。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名义价格的向下刚性(亦称黏性),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化则通常通过有些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而另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较慢来实现。
  在结构转型中,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更多来自服务业而不是工业制造业。同时,相对价格调整意味着,有价格上涨压力的行业,其产品和服务相对更多,从而对整体的价格水平(即通胀)形成上行压力。这样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来自经济调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当然,价格总水平上涨能否实现,取决于与其相适应的货币环境。过紧的货币政策,固然会把通胀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它同时也会阻滞新的相对价格体系的形成和调整,从而不利于加速“调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内在的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过松的货币政策,更容易导致全面的通胀。
  鉴于此,“调结构”和“迎通胀”要求,货币政策环境应帮助实现一个适应结构调整的稳定的通胀率(如3%-5%),而不必然是一个绝对低的通胀率(如1%-3%)。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