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2011-12-29
财经 2011年21期
焦点
中国经济结构迟迟不转型之因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刘强、范爱军
“入世为什么没有使中国的产业结构
升级——基于三次产业占比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WP.100号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入世后,中国的GDP、进出口额都有了大幅增长。根据经典的产业结构变动理论: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这个也被称为库兹涅茨事实。
奇怪的是,中国的现实与此库兹涅茨事实却有不小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三产业比重没有显著增长,而且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2001年起反而震荡下行;第二,从产业结构超前系数看,第二产业增速超过第三产业;第三,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Moore值在入世后变小,与经济增速出现背离;第四,经济越发达,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第三产业增长反而慢,经济落后的地区,第三产业增速却快于第二产业。
为什么中国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迟迟没有上升呢?研究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比较优势与规模效应阻碍了入世后结构优化,第二产业优势被进一步扩大;路径依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粘性让地区经济愈发依赖低端产业;FDI大量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剧了产业转型阻力;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又是吸引外资发展第二产业的重镇,故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如其迅速。与此相反,欠发达地区缺少资金发展第二产业,因而第三产业发展反而显得快。
尽管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入世后不如预期的那么迅速,我们却不必过于看重这个单一指标。和第三产业比重相比,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更为重要。因此,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比例高不一定是坏事,西部第三产业比重大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造成后者的部分原因是物流成本过高。此外,国家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以免落入“比较利益陷阱”。最后,应该努力提高国内收入,拉动消费,减少产业优化进程时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
制度
社交网络审查难减少社会骚乱
法国国立巴黎电信学院 Antonio A. Casilli
格林尼治大学 Paola Tubaro
“为什么在政治骚乱时期的网络审查导致
更多的暴力事件:一项关于英国骚乱的
社会模拟实验”
SSRN论文 第1909467号
从年初的“阿拉伯之春”到最近的英国骚乱,越来越多的民众官员主张对社交网络进行审查,以防有人利用其组织违法活动。但是,引起英国骚乱的原因并不是社交网络,经济不振、政府大幅削减开支、新闻集团窃听丑闻等都可能与此事件有关。
而且,在突尼斯、埃及等国的革命行动中,网络自由和社交网络贡献明显,并被民主国家所称道;但到了自己这里却试图进行审查,也有双重标准之嫌。
研究人员采用数学模型对社交网络的传播和社会骚乱进行模拟,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试图规制或限制民众使用社交网络的决定不仅无助于减少暴力行为,反而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暴力事件;社交网络若是处于完全无审查状态,反而能降低暴力活动的程度,也有利于暴力事件发生后更持久的和平。
观点
企业尽社会责任的动机或为“赎罪”
耶鲁大学 Matthew J. Kotchen
高丽大学 Jon Jungbien Moon
“为企业失责的企业社会责任”
NBER工作论文 第17254号
过去很多研究致力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公司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以解释为何企业愿意做各种CSR活动。然而,研究并没有发现CSR与企业经济表现有明确的正相关性。
新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入手。研究人员发现,当企业出现“企业失责”(CSI)行为,如与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人权及其他社会责任领域等发生冲突时,会愿意增加外部成本以消减冲突。
一种方法是减少企业失责行为,另一种即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抵消企业失责的影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出现CSI,如员工对雇主不满时,管理者更愿意在环保、慈善等方面进行CSR来弥补,而不太愿直接调整管理方式。另外,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用CSR来补偿CSI的现象在社会监督越严格的国家和地区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