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2011-12-29
财经 2011年21期
挥别巢湖之后
(《财经》2011年第20期“挥别‘巢湖市’”)
对于撤市原因,本文提出两点:巢湖本身经济发展的不理想,合肥市为了做大做强成为安徽省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冲动,二者孰轻孰重是个难以回答的谜题。尘埃落定之后,过多的分析已无意义。8月23日,撤市之后第一天,巢湖市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里传来的是合肥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对于这个城市的市民们来说,这个存在仅12年的地级市已经变成了历史。
更多的考虑应放在已经在地理范围上扩大的合肥等城市身上。单是做大城市规模并不难办,但如何做优做强,如何真正成为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实现与省内及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良性互动,这场“考试”才刚刚开始。答案如果不理想,巢湖市的被分拆,将显得毫无意义。
湖南 刘继军
伪造“新税法”玩笑开大了
(《财经》2011年第20期“‘47号文’的减税民生”)
打着国税总局名义的通知原来是假的,这年头还有什么是真的?在这个媒体时代,都说自己在民意面前反应迅捷,但为什么传闻“天下皆知”后的某日下午,相关部门才迟迟出来辟谣?
伪造的是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迎合的却是合情合理的民意。个税上的这点心思,谁也玩不过权威,但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迟早要契合这个时代的正义与公平。CPI高涨不下,生存负担举步维艰,利息为负、工资不涨、社保缓进,藏富于民的理念为什么不能落在年终奖上?
有关伪造新税法的玩笑开大了,但国税总局这一嗓子辟谣,让2011年的幸福指数眼看着唰唰跳水不休。
《财经网》网友
村镇银行破题之道
(《财经》2011年第19期“村镇银行规划重来”)
如何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是个全球性难题。2009年制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最终遭遇“流产”的窘境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以商业性银行的思路打造村镇银行,此对策从一开始就不对路。此规划实践中出现种种“异动”:各主发起人银行为了获得扩张牌照才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为了资金的周转和经营效益主做大客户等等现象,只是此种不对路的外在表现。
即便是在邻国日本,商业性银行业也大多不愿涉及农村金融业务,因为风险难以控制。在此情形下,允许种种“非正规”金融服务的存在,大力支持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可能是破题之道。
北京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