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普董事会为什么挨骂

2011-12-29王宏宇

南都周刊 2011年39期

  《纽约时报》坚持认为,惠普董事会是“企业史上最差的董事会”,因为李艾科上任时,居然没有一个董事见过他。而1999年菲奥莉纳就任惠普CEO时,也发生过同样的事。
  
  对多数人来说,惠普CEO李艾科的离职,一点都不意外。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容忍一个在任期间让公司股价狂跌了一半的CEO,无论他有多么辉煌的履历,多么宏伟的蓝图,代表股东权益的董事会,都必须出手清理门户,这很正常。
  换句话说,股东委托董事会履行的责任,是保证公司股价节节上升,保证利润分红,他们会因为开掉李艾科的前任赫德而起诉惠普董事会,但不会因为开掉李艾科起诉他们,因为赫德在任时股价并没有这么糟糕。
  公平地说,这次李艾科离职事件,惠普董事会处理得还算不错。尽管事出突然,惠普的过渡还算平稳,此外拜超过2500万美元遣散费的力量,李艾科还是写了一封四平八稳的辞职信,说接任者很好,大家都很好,惠普明天会更好。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雅虎董事会月初也突然开掉了CEO巴茨,尽管也给了1040万遣散费,但后者第二天就破口大骂雅虎董事会戏耍了她,是“一群蠢货”。雅虎董事会并没有让巴茨的预言落空:没过几天,媒体就曝光了他们一边发誓绝不出售雅虎,一边却偷偷地跟潜在买家接触。
  但《纽约时报》还是坚持认为,惠普董事会是“企业史上最差的董事会”,因为李艾科上任时,居然没有一个董事见过他。而1999年菲奥莉纳就任惠普CEO时,也发生过同样的事。这在业界可谓闻所未闻。
  这也已经不是惠普董事会第一次出糗了。2001年,他们因收购康柏意见不合,把惠普创始人后人赶出董事会,而这一收购的利弊直到今天都很难评价;2006年,惠普董事会爆出窃听丑闻,大批董事离职;去年,他们因涉嫌性骚扰开掉了业绩不错的赫德,被甲骨文总裁评为“苹果开除乔布斯后最糟糕的人事决定”,并直接导致惠普今天的混乱局面。
  不仅如此,今年1月,本应与CEO制衡的惠普董事会,还在李艾科提议下辞掉了4名董事,提拔了5名新董事,这直接导致惠普此后做出一连串的关键决策时无人反对,股价一落千丈。此后,他们又在被指责时,撇开管理层单独接触媒体,甚至发表完全相反的观点,令外界对惠普的转型策略一头雾水。
  解雇李艾科的决策也有待商榷。惠普董事会主席雷·莱恩早些时候解释说,解雇李艾科有三个理由,一是他无法令团队齐心协力,二是没有执行力,三是表达能力欠缺。但拿这三条衡量接任的新CEO惠特曼,后者似乎也无一符合。
  毕竟,李艾科离职时,惠普在多个新兴国家尤其是非洲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而外界也正在理解惠普的转型思路,这并非一9032ea87045786c44e260eda0f10e7b0fa54b745635b3568b66404928aa00896个特别好的时间点。此外,无论是4月时因备忘录泄密而不得不提前发布财报,还是PC部门负责人托德·布兰德利公开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都并非更换一个职业经理人就可以随便搞定。
  NACD(全美董事联合会咨询委员会)曾经把公司董事会分为4种类型:决策型、监督型、形式型和底限型。前两种比较好理解,后两种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是橡皮图章,一个连橡皮图章都不是。
  按这个标准,惠普董事会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个类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拧巴型”:因为惠普董事会的很多举动似乎都很难以正常的逻辑解释。
  雷·莱恩本周接受CNBC采访时谈到的情况,也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他说,他的日常工作仍是CPCB的管理合伙人,“激情”主要在风险投资上,技术上讲,他无法在惠普投入更多的时间。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采访柳传志时,他曾经讲过的一个观点。一个企业的股份全部卖到了股市上,企业就失去了主人,一个有过多独立董事的董事会里,没有人会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这就是惠普的症结所在。
  
  两任CEO
  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惠普新任CEO,eBay前CEO。曾在宝洁,迪斯尼、孩之宝等几家大公司任职。2008年离开eBay。2010年曾赢得加州共和党州长提名,不过竞选失败。全球仅有14位女性个人财产达到10亿美元以上,惠特曼名列其中。
  李艾科(Leo Apotheker)
  2010年10月,就任惠普CEO,2011年9月被解雇。
  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在软件巨头SAP公司度过,2008年4月被提拔为SAP CEO,合同还差8个月就要期满时被解雇。在其领导下,2004至2009年间,SAP实现了软件营收连续18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
  在李艾科主政惠普不到一年的时间里,3次下调了营收预期,惠普股价下跌了47%,使股东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称,“投资者对管理层的愤怒程度”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