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

2011-12-29

南都周刊 2011年43期

  前辈:从张元济到陈原
  作者:俞晓群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16.00元
  同为出版人的俞晓群,在这本书中思考的作为行业前辈的张元济、王云五、叶圣陶是如何做出版,是怎样奠基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和三联书店等老牌出版社之今日传统的。
  全书谈及11位宿贤,虽每篇都只有两三千字,却把他们从业出版的坚持和选择、认真和无畏、睿智和艰辛都作了恰当且要言不烦的书写。作者原是应约写作,但他不因袭前人、敷衍了事,而是仔细研读前辈们的全集、文存、研究文集,了解他们的生活趣事,把他们最精彩、最执著和最容易感动人的一面,真实地进行叙述和评判。
  在对王云五的描述中,作者也未因其备受争议而放弃赞赏其有功于中国现代出版的历史真实。王得力于学生胡适的举荐,进入商务印书馆,着实为出版作出了贡献,然而,他为了稿费而不惜与恩人张元济恶言相向,花大价钱编辑全书文库造成巨额亏空,推行科学管理法而获罪全馆职工……他治下的商务印书馆,由于被日军司令视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强制参加“五联出版公司”,成为了时已逃至重庆的王云五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令人叹惋。
  不论怎样,从张元济、王云五到陈原,他们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耀眼的学位证书护体,更没有谁系统学习过编辑出版理论,但为何又能留给我们许多经典、耐读又能流传久远的著作呢?这些,我们或许能从俞晓群写在《前辈》里的出版前辈以及他还未及写到的夏瑞芳、陆费逵、姜椿芳、范用等那里,认识到一些电子出版物时代不能替代也离不开的东西。(向敬之)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
  作者:傅国涌
  出版社:五洲传媒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定价:43.00元
  作者在本书中借助“主角与配角”的舞台概念,用它们来诠释中国近代史上的幕幕纷争,探究了康有为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同盟会与光复会的恩怨纠葛,以及在历史大背景下,袁世凯、宋教仁、梁启超、蔡锷诸人对各自角色的选择。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旦错位,必将使历史越发曲折。当我们以“主角与配角”的理念重新审视历史,就会发现在错综复杂的近代史中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近代史的历程仿佛就是一场“主角争夺战”。(杨津涛)
  
  同行
  作者:司屠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定价:29.00元
  写小说多年的司屠,擅长用一种冷静的语言,去描述那些貌不惊人又荒诞不经的人类生活。司屠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普通而又奇怪的人,沉寂于凡庸生活,但又总是流露出反抒情、反日常的状态,这大概跟作家本人有点类似。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独语才能显得不那么孤僻和寂寞,而这些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荒芜的人物,无论做出什么诡异怪诞的事,好像都不令人陌生。这部短篇小说集跨越很大,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的创作,共17篇。(朱白)
  
  互联网的文化与伦理价值
  作者:马云驰、白斯木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29.00元
  互联网为我们扩大了公共空间,提供了更为自由的言论平台。网民在网络社区、QQ群或博客中自发地对公共事件进行的围观与讨论,都在无形中扩展着我们社会的民主深度与广度。两位作者深谙哈耶克的自由理论,在行文中借网络问题辨析了与民主、自由相关的诸多概念,发人深省。本书在梳理互联网在中国发轫历史的同时,即以数年来的网络事件为例证,探讨了网络与公共空间、文化与道德三者间的关系,验证着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杨津涛)
  
  建筑之梦
  作者:(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译者:于潼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定价:32.00
  如果你不知道赖特,那你应该知道流水别墅。赖特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 考夫曼建造的流水别墅,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也是赖特“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赖特认为,一座建筑看上去应该是从其所在地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强行置入,建筑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有机的关系。在这本精选集中,赖特谈到了装饰的危害,对困于商业风暴中的建筑师也提出了严厉的警告,但他没有谈到自己与朋友之妻“私奔”的故事,而译者认为,赖特和他的私奔经历中所体现的“违背世界潮流的真理”,深刻影响到了赖特的建筑工作。(林半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