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中的课堂管理浅议

2011-12-29王鹏

成才之路 2011年15期

  在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了好多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然而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课堂管理。因此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取得最佳效益,必须实施正确的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传统观念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实际上,课堂管理和加强纪律的意义并不等同,课堂管理比加强纪律的意义更广泛一些。课堂管理是指管理学生课堂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而纪律则是指学生行为适当的标准,这些标准蕴涵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为指向性的任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渠道,是教与学双边活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场所,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优化,主要在教学管理,有效的管理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相得益彰的催化剂。
  “教师在课堂中的运作方式及相伴而生的行为表现,无疑是课堂充满活力的核心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管理的目的也是为学生乐于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人们在批评新课改前的教学计划、教材和培养方式的局限性和弊端的时候,往往说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教育者只是强调把人类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其目的就是让下一代人像老一代人那样去思考、生活和工作,为这样的目的服务的课堂教学管理只能是“服从”于墨守成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上的这种惰性,它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因此,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具有强YG5Q1W7oxQrYkhpWzE7biq7eVX7F1gjIP4G6fCfLbJ0=烈的民主性。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
  根据农村学校的现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可提出以下管理原则:(1)热爱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困生,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悉心指导,不急不躁,亲切融洽,形成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2)宽严有度。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建立必要的学习制度,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随时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规范化。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要遥控好学生的活动,用严格的制度和要求、宽松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3)管理育人。教学管理的措施和要求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纪律性,提倡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协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表率带动。管理中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要坚持以理服人,以积极的正面道理和事实、激励的语言,以及模范的行为教育学生。(5)环境育人。教学管理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同时,教师在课外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宽松的活动环境,及时和家长联系交流,使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温馨乐园,充分发挥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
  1. 措施管理
  (1)冷处理,上课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有些学生上课打瞌睡或做小动作,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千万不可生气,更不能大发雷霆,要采取温和的办法予以提醒,对没有影响别的同学学习的可以不予理睬,课后再去了解情况,辅导他补上所学内容,会在无形中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2)行为矫正。课堂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纪律要求,抵制消极因素,并长期坚持。在实施中,教师要以激励表扬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切忌使用体罚、讽刺等手段,使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得到自我教育。(3)自我管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逐步形成时,教师要把管理转化为学生自我管理。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抓住新教材联系生活紧密的特点,去引导学生增强自控和自制力。(4)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能增强听课时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课后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
  2. 情态管理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所以,课堂上教师的表情、语调、节奏都是管理的措施。教师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总之,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课堂管理除了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体现在评价的全过程。
  
  (通渭县安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