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1-12-29杨福乾

成才之路 2011年15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大胆放手,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放开学生的手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思维和创新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进行尝试性教学,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调动他们的手、脑、耳、眼等感觉器官。如在教初中数学第一册《从不同方向看》这节课时,我从学校实验室拿了各种不同的几何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对实物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把物体从正面看,从上面往下看,从左面看,让他们各自把自己所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并互相交流,看大家所画的三种图形的形状是否相同,让他们大胆尝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到深,逐步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按照一定的梯度,层层深入,层层开放。如在教初中数学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这节内容时,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方程?”,让学生考虑回答这个问题;接着提问“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并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确“元”的含义,从而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最后进一步提问“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拓宽知识视野……这样,学生们尽情发挥,人人都参与思维创新活动中,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挖掘潜能,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倡导学生敢说敢做,尽量培养他们具有民主意识。作为教师,我们要摆正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研究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沟通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欢乐、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会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翅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在教“一轮船在甲、乙两地间航行,逆流航行需6小时,顺流航行需4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一题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轮船在水中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静水中航行谁快谁慢,然后画线段图来观察,使学生把实际图片与想象进行比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向书本挑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渭县第三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