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
2011-12-29宋立敏
成才之路 2011年15期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情感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等,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道德认识,逐步做到激情、明理、导行。
美妙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陶冶情操。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当时的气氛,能把人带入美好的境界,从而激发其情感。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社会、集体中的我》第三节时,首先听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激趣引入,最后以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结束。这样,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与整齐有力的歌声一起深深印入心田,能导之以行。
二、运用多媒体,刺激感官,明辨是非
道德判断能力是个体运用道德准则或道德价值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表象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由于感官的局限性,学生凭借实际的参与行为获得的直接经验终究有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的替代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并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延伸课外,拓宽视野,强化导行
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课,利用多种教育渠道,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扩展、延伸、巩固,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而更好地强化导行。如思品课上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后,我就组织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系列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将图像、音响有机结合,将大自然中生命世界的神奇用画面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运用多媒体,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多媒体具有简洁、明快、易懂等特点,在课堂上只要指挥“鼠标”,就会让平时只习惯于粉笔、黑板的教师感到轻松了许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愿意学、乐意学,思想集中,课堂气氛也特别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起来也变得轻松多了。
总之,只要思品课教师适时适地运用电教手段,就能使整堂课活起来,让孩子学中有乐、乐中有学,从而真正收到实效。
(迁安市杨店子镇杨店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