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2011-12-29慕容辰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7期
今年过年没有回老家,和父母在上海一起走亲访友,吃喝搓麻,没心没肺的过了一个年。上班前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还依然懒懒散散的在家上网,冷不丁的冒出来一条新闻:加息了。
加息是不意外,只是在大家完全放松压根没心思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出台,央行的工作人员们为了给市场增加点“惊喜”,也实在是煞费苦心。
我的首先反应是:央行的人又加班了,他们领三倍工资吗?如是,我可否抗议他们拿纳税人的钱来支付这本不必要支付的三倍工资?
抗议归抗议,除却时间点上的不舒服以外,加息确实势在必行。假期期间,国外商品市场飙涨,而国内大旱,更使得农产品价格飙升,农业股鸡犬升天,一季度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此次佳节时分加息与此息息相关,上调了活期利率,长期存款的利率调幅更大,回收资金意图明显。
需要提醒的是,农产品的属性不同于其他商品,由于是民生必需,政府的价格管控必然存在。2011 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就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可以看出,今年政府将农业和稳定粮价的变动放在了头等重要位置,主要通过增产和提价来保持粮价的稳定。再者,国内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并不会太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而且,像小麦,全国的库存消费比达到40%,即使达到减产的峰值12.5%,依然也只是库存的几分之一。因而,目前看来,虽然今年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但是从各种利好政策和物价的变动趋势来看,不必过于担心食品价格的影响。
相比之下,由于人工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的通胀更需要关注。年未结束,各地已报出用工荒、找人难的状况。加上人民币升值,借贷成本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不可避免,这也最终将传导到消费层面。
加息的另一个影响传导到房地产市场。一位同事近期在没有利率优惠以及加息的状况下,不得不买了他第一套房。缘由是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必须上户口。这户籍制度的弊端暂且不谈,对于他这般完全是刚性需求的人群来说,房地产市场调控产生的压力却实实在在的落在了他的身上。而对于曾经的炒房客以及真正有资金的买家来说,利率上调一些,首付提高一些,实在无关痛痒。当然,买了房闭眼也能抓钱的黄金时代已过去,这样的“机遇”不会再有。
相比内地市场楼市成交清淡,香港方面却是红红火火。据说某新盘开业,十分之一都是内地投资客。因为人民币升值,加上贷款利率低,而人民币在国内存款利息又高,投资客纷纷而来。要知道,在铜锣湾附近一处30年左右50平米的老房子,也要400多万。这个价钱,在美国可以买一处相当好的花园别墅了。
难怪有人说,内地市场由于紧缩政策等,不确定性较大;而香港的钱多,却是确定的。
但若现在真让我选择去哪里投资房产的话,一线城市自然不在选择之列,不如去西部城市。重庆,昆明,成都……人口较稠密,交通枢纽,国家政策倾斜,不是下一个浦东,也是下一个滨海新区。
但若是有刚性需求,就不得不承受加息之重。即使是选择租房,目前房租价格已明显呈现上涨之势。一个普通上班族若是想有较为舒适的独居小户型,地段好些,一室一厅,价格也要3000元以上,不是大众可以承受。退而求其次,只能选择较远的地区,或者与人合租,生活品质自然下降。所以不断有人感慨,这房产调控最受伤的是努力赚钱的人:既不够资格买经济适用房,住廉租房,又没有能力买商品房,两头受压。
说实在的,若非必要,在未来几年房价会较平稳的预期下,不如将买房首付的资金去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做些投资,或者干脆去买便宜的股票,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哪怕是买我一直有所顾忌的地产股(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但我相信万科的赚钱能力要比大部分人都强。也正是这个原因,由于一线城市楼市的暴利时代已去,本来打算投资房产的资金也必有一部分会转向股市,也算是股市的利好。这样,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再考虑置业,未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