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金业十二年大轮

2011-12-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7期

  兔年新春,四处都有评奖、拜年活动,也就有了不少与行业资深人士闲聊的机会,遇到历经了行业的开始、高峰、低谷,与各基金公司保持着持续交流的不少业者,对行业的现状不仅充满忧虑,更可怕的是:这忧虑的来源不是竞争的现状,而是对行业没有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与他们自己的投资结果相一致),从而对行业无法得到投资人认同的认同,引发出行业需要变革的结论。作为基金销售的积极推动者中的一部分,从2002年就开始购买基金是非常正常、应该的行为,即便如此,个人的整体投资算下来,依然是亏损的。想想也是正常:因为开始的投资是尝试性的,之后的定投总额也没有构成投资中更大的部分,毕竟,尝试投资与赚钱热情下的投资金额还是未能相提并论。最大的资产是在2007年的中期进入的市场,估计还有不少是那个时代的时髦产品——指数。走到今天,即便离6000点已经3年,主动基金超越6000点者不是少数,但整体基金投资现在是亏损的。在计算了自己过去近10年的投资结果之后,失去了对基金的信任,现在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拥趸,并希望基金公司能够开发出如银行理财产品般的产品,按不同的时间,给予2%-5%的回报,以重获投资者的青睐,使行业重新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识多年,听到这样的故事、听到感受、听到结论、听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不禁让我感叹。不要说投资者如何,资深业者尚且如此。投资者的成熟不仅要时间、不仅要历经涨跌,可能更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更明白的解读,数据是正确的,但误读之后得到的结论却是大相庭径的。在这时,专业服务者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帮助投资者从数据中了解真相,任重道远,也许只是才刚刚开始。
  行业走了12年,确没有给投资人整体赚到钱,这是到兔年新春依然不争的事实,作为从业者,看到不足,知不足虽可喜,但也要解读清楚不足何在,在哪里需要改进,和改进的方向。
  基金行业的核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产品、投资、营销,大众对基金行业的不满,首先是对投资的不满,因为投资没有为投资人带来回报,构成了这个行业的没有创造价值的基础。
  从长期看,客户能否通过投资股票基金赚钱,与股票基金投资有关,但并不总是正的相关。客户能否通过投资基金赚钱,取决于三个部分:首先是股票市场的情况,是涨、是跌;其次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涨跌多次后,是多涨、还是多跌;最后是投资人的进入时机,是高点进、低点算帐?还是低点进,高点算账。
  从资深业者的的投资历史看,市场从不到1600点,上涨到2800点,大概年回报6%的样子,基金指数大约超过上证指数的年均大约10%的样子,从市场与基金战胜市场的情况看,投资人如果是从一开始就投资,甚至是期间平均化的投资,都应当是盈利的。只是投资者的决策并非一开始就全部投入,甚至也不是平均投资,当然是赚钱之后加大投资,赚大钱之后倾囊投入,从而造成追涨加大投资,下跌坚持持有,而在大8/bQ/OEWcOOTdEamQ+/4sQ==涨之时,沪深300的后涨魅力难以抵挡,最终是在市场高点买入,并且买入的是大涨后期表现优异的大盘指数基金。最终虽然市场上涨、基金行业超额收益甚多,而投资人因大涨后的追加,与追加到当时的表现优异,后期表现一般的品种相结合,最终没有享受到市场的回报,也没有享受到基金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超额回报。而亏损之后的原因探寻,基金行业未给投资人赚钱的诱人标题帮助投资人似乎找到了原因之所在——是基金行业的问题。也引发了对这个行业改革的呼声。而数据似乎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与不同的解决途径。
  市场年化6%的上涨,虽然不足够好,也不能算差。而基金行业10%的超额收益,从全球5%以内的超额收益水平,仿佛天方夜谭,应该算是超越想象的行业表现。如果这样的专业管理者表现之下,投资人依然无法盈利,恐怕在投资者盈利因素中,基金经理的就不是首要因素,而是投资者的决策因素才是首要因素。从这个角度上看,基金行业未给投资人赚钱的罪魁祸首不是基金经理,而是与投资人决策更相关的基金营销服务者的专业能力问题了。
  无论如何,在市场上涨、基金超额收益甚高的近10年间,客户还未能盈利,只能说明客户不止是未能做出最优的决策,把握住市场机会,低进高抛;连次优决策尽早投资——从头开始投,或得到钱就投——定投也未能做到。客户做到的是之后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追涨而已。客户的这种决策结果,并不能说与基金行业没有关系,起码是:基金的营销服务者未能推动客户做出更好的决策,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愿望,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能力。
  从愿望的角度考虑,似乎不能说基金营销服务业者没有愿望。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生存的行业,并且是一个营销只是开始,客户可以随时用脚投票,弃基金而去的行业,而业者们更是抱着为投资人赚钱的自信与知识开始的这个服务旅程。无论是他们所受到的教育、还是他们所得到的众多报告的支持、更有客户们那信任的眼光,业者们四处奔波、苦思冥想,就是希望能够做到帮助客户赚钱,维持住客户的信任,满足那一份期盼的目光。
  只是愿望并不能简单带来现实。在理解基金、理解基金投资、理解客户决策、理解推动客户决策的路上,10年还只是开始。
  在基金投资人的个人决策力与基金营销服务者的决策推动力博弈之间,基金营销服务者的决策推动力在过去的10年并没有非常成功。未来10年能够在成功路上走多远,部分可能取决于过去10年留下了的经验,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对未来成功帮助的程度。如果10年的经验留下的是这个行业产品与投资能力的没有价值,恐怕就连方向都错了。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任何数据结果都会出现,20年未为投资人盈利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就算基金营销服务者的决策推动力在进步,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我们有七情六欲,人生因此而丰富多彩,人类社会千年,智者甚多,但人类决策行为依然变幻莫测。这不能说明智者不智,而是人性改变之难,就是难于上青天。而把克服人性,做出理性决策的责任推给基金、推给基金营销服务业者,在这个投资人自我意识如此强烈的时代,恐怕只是自我推脱责任。倘若投资人真的完全放弃自己的选择,只是尽早投资,而不是时机选择性的投资,基金行业的投资者盈利结果就已经不是现在的状况了。
  但并不是说基金营销服务者就做得足够。如果资深业者现在都以行业未给投资人赚钱而自责,而发生了对行业的自我核心价值信任,可见我们自己的认知也尚在变化之中,并未确定。早些年的认知来源于书本知识,在经历了如此的数据之后,现在的认知才是自身“扬弃”后的所得。而这种所得结果也是客户的正常变化,也说明我们书本知识的不足。
  钻研不确定世界下的数据特征、决策特征,让这些理性分析下的结果为大众所知,并成为他们经历市场起伏,“扬弃”之后的所得知识,作为基金营销服务者,任重而道远,才刚刚开始。■
  (作者系大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本文摘自作者博客,原标题为《专业者的价值——帮助投资人从数据中了解真相,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