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预

2011-12-29练小川

出版参考 2011年2期

  送旧迎新,又到了智者为行业把脉算命的时候。最近看到三份新年预测,分别来自一位名叫理查德·柯蒂斯的资深文学代理人、一位老牌专业出版商(麦格劳-希尔专业出版集团总经理菲利普·鲁普尔)和一位数字出版新秀(电子书分销网站Smashwords创始人马克·科克)。他们戴着各自行业的有色眼镜看未来,算的命难免有点一厢情愿或顾此失彼,好在旁观者清,侧着听,反着听,也能给人一些启发。
  亚马逊炮制的9.99美元电子书价让出版商们深恶痛绝。出版商想出一招,往电子书里拼命添油加醋,美其名曰“强化版电子书” (enhanced e-book),文字里加进音频视频动画,便可理直气壮提高定价。麦格劳-希尔的鲁普尔所预测的出版趋势之一,便是“强化版电子书”越来越多, 越来越“强”。鲁普尔说,现今的电子书,不过是纸质书包装了数字外壳而已,而“互动”才是电子书的正宗。鲁普尔举例:讲水电维修的电子书,通过视频显示如何修复漏水的龙头;一部统计学教材,借助视频讲解做计算的步骤;外语教材的音频可以指导外语单词的发音。鲁普尔承认,这些已是小儿科了,读者期待更强的体验。鲁普尔想像了一个“智能教材”:学生做错了书上5道几何题,电子教材便知道了主人的弱点,于是针对这些弱点,教材自动调整内容,以利学生恶补相应的几何知识。
  鲁普尔还预测,9.99美元电子书价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理由是,麦格劳-希尔出版的专业技术图书,开发和编辑成本高,读者群小,而纸张、印刷、装订成本只是一小部分,如果电子书定价在9.99美元,麦格劳-希尔就得关门大吉。鲁普尔坚信,读者在乎的是用户体验而不是价格,出版社的商机就在“强化版电子书”。
  鲁普尔还测到:读者不在乎阅读器或iPad,关键是适用于各类硬件的阅读软件所提供的用户体验和可下载图书的多寡。在数字出版环境下,海量内容泥沙俱下,读者将更加依赖出版社的呵护。
  鲁普尔的预测,是顺着专业图书出版商的利益把脉。而马克·科克的智慧,主要放在大众图书方面。
  首先,科克料到,新一年里,电子书的月销量将占美国大众图书总销售的20%,而且,电子书的销售册数更会占到总销售册数的1/3,原因有二:电子书的定价低,而且电子书读者买书多过纸书读者。关于电子书定价,科克的结论与鲁普尔相反。科克认为,虽然五巨头推行电子图书代理制,提高了电子图书定价,但是电子书的价格趋势仍是下降,原因是电子书供大于求。首先,市场上有大量的免费电子书,读者不缺“书” ;其二,许多作者在自己的图书脱销后,从出版社收回电子书版权,自己出版;其三,许多新作者开始自费出版。由于自费出版的作者可以拿到定价60%-70%的版税,他们将电子书价格定得很低照样赚钱,而传统出版社无法在此低价位上竞争。
  科克的其他预测包括:
  * 决定畅销书的将是读者而不是出版商,也就是说,出版商的营销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读者的口碑和社交网络才会推动图书销售。出版商开始醒悟,他们的客户是读者,而不是图书批发商和零售商。
  * 对于新作者,自费出版不再是下下策,而是最佳选择。由于新作者纷纷自费出版,出版商将失去发现明日之星的第一机会。
  * 功成名就的作家不再轻易向传统出版商授出电子版权。因为新兴的独立电子出版商开的版税高,出版周期短。一本电子书上传后,几分钟,最多几天,即可全球发行,而传统出版则需几年时间。
  * 文学代理人将鼓励旗下的作家甩开传统出版社,利用电子出版平台自费出版。传统出版商只给15%-20%的版税,而自费出版可以拿到60%-70%的版税。相应地,自费出版的地位也会乌鸦变凤凰。
  * 大出版集团将提高电子图书版税,他们别无选择。但是,如果纸书销售仍占大头,传统出版商就能继续呼风唤雨,因为他们控制了实体书店这个渠道。
  * 国际电子图书市场爆炸性增长,美国的作者、出版商和电子书商将大赚一把。
  * 在内容供过于求的环境下,如何让读者发现内容将成为出版的重点。
  文学代理人柯蒂斯对2011年的预测只有十句话:
  1.谷歌电子书店将彻底改变电子图书市场的游戏规则。
  2.至少会有一次令人震惊的并购,并购可能在传统出版商之间,或者在传统出版商和电子出版商之间。
  3.六大出版集团将提高电子书版税。
  4.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家长将发现,通过屏幕阅读的儿童会出现学习和记忆上的障碍。
  5.大学生将拒绝电子教材,青睐纸质课本。
  6.按需印刷成为首选的零售模式,建立在退货基础上的传统图书销售方式将继续衰退。
  7.电子书售货机将出现在书店和普通零售店。
  8.儿童读物和青少年读物将成为大众图书市场的主流产品。
  9.作者足不出户,在网络上会见读者、推广图书、参加书展。
  10.越来越多的图书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电子书商可以为少量的特殊读者出版而照样赢利。
  (本文作者系纽约佩斯大学出版系兼职教授,本刊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