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望数字出版未来趋势

2011-12-29李艳文孙连嵩宋福君

出版参考 2011年2期

  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传统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平面传播媒体的发行量和销售量虽然仍在增长,但其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而多媒体包括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的增长速度均在两位数以上。随着世界范围内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纸质媒体。新兴的数字媒体,如新闻网站、电子图书、数字杂志、手机小说等众多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正在悄然兴起,发展日新月异。
  当下,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种种困惑,传统出版习惯于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赢利模式来经营其数字出版业务。其结果往往是把纸质的出版物简单数字化而已,使得数字出版的主导权更多地掌握在数字出版技术服务提供商手中,最终得不偿失。加之受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在硬件开发、产业链构建、消费者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详细而系统的产业规划和发展理念,导致数字出版能力较弱,其出版产品销售渠道不畅,赢利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加大出版业数字媒体的开发力度,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数字出版格局;跨行业多产业联合,构建互利共赢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整合优势出版资源,探索多元化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是迅速推进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举。
  
  注重数字化平台的打造
  
  目前,平台也就是网站等是数字化传播的主渠道。网络出版作为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形态,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导了出版业的变革。与一般数字出版物相比,网络出版物是开放的,出版与销售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阅读方式也借助于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目前,大学出版社也大多有着自己的网站,所缺乏的是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网站通常被认为是宣传出版社、维护读者、接受信息、网上售书的工具。诚然,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网站的意义就止步于此了。但对于出版社来说,网站就是出版社的未来。放眼未来,出版社可以没有印刷厂,没有书库,没有书店等销售网络,甚至可以没有办公大楼,但一定要有业内认可的网站,有了它,在未来虚拟的信息世界里就有了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网络出版物也可以说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传播的数字出版物,比一般的出版物具有信息量更大、交互性更强、生产成本更低、内容更新更快等优势。电子媒体有着易于传播的特点,但不可避免地面临被盗版和授权滥用的状况发生。如何扬长避短是出版社电子媒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用纸质书和电子媒体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同时也避免了纸质书被盗版;二是提高科技含量,利用先进的技术防止恶意复制使用;三是出版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缺乏支付能力的读者,同时培养尚未形成有效支付能力的忠诚用户群。
  
  实践数字化“带动战略”
  
  数字化的带动战略可以说是实施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带动战略将成为出版产业升级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意义在于能够链接新的传播途径和赢利方式,带领传统出版产业走出寒冬。通过数字化的带动战略支撑出版产业的升级,包括以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公共新闻视频等为内容的新媒体战略。通过数字化带动战略,大力拓展出版产业的市场疆域。
  实践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出版尤其是网络出版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运行方式,实现了从出版到发行的同步性,省去了传统出版工作的繁琐流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可以即时更新和无空间储存,并可使全球同步出版和发行成为可能。并可做到一天甚至一个小时推出一个新版本,网络的出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数字化的更新产品可以颠覆传统出版产业的模式,也可以拯救传统出版产业的未来。转型的根基在于数字化革命,出版产品的全部内容必须实现数字化,通过数字出版、广播、数字电视等平台运行,使出版产业的咨询、信息、娱乐乃至广告传播都成为无时无处不在的个性化与人文化产业的延续。
  转型就相当于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而不再有报刊、广播或电视等单一媒体。因此,对于出版业来说,找准定位,投入数字化新媒体,进而实现转型是必然路径。
  
  实践数字化“内容战略”
  
  数字出版物的价格仅为传统图书的30%,形成了强劲的竞争优势。从产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者和购买者这五种竞争力量的情况来看,传统出版产业面临着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巨大威胁,如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的进入,以及各类新型数字出版物及数字出版商的加盟等。在每类出版物所占的市场份额缩小,而各种媒介日益融合的状态之下,各类出版物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在以“内容为王”的前提下,相同内容的各种版本同步发行成为出版的常态,多元化阅读和多媒体出版成为现实。
  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数字化转型的难题,从根本上说源于内容。任何人都不否认,内容的策划,是出版产业的优势所在。出版产业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年的积累使出版产业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是出版产业实施内容战略的关键要素。
  只有不断创新的内容,才能提高出版产业的影响力。对于出版产业而言,内容永远是根本所在。将出版产品的主体信息挖掘出来,以新的角度拓展新的内容,使受众接收到的信息较原始素材更加全面。
  实践数字化“创新战略”
  当下出版产业正通过创新的理念寻求经营思路的突破,这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媒体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事实上,出版产业的创新也是在应对新媒体中不断提高的。技术创新,形成了对出版产业的推动,电子纸、手机报等推动传统出版产品跨媒体迅速发展。这些探索,都已经成为出版产业成长的阶段性转折点。在制度创新上,树立制度决定绩效的理念,为建立顺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现代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扶植;在体制创新上,通过出版产业自身的自主权力、市场与读者导向和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革等,进而激活出版产业能量;在文化创新上,以人为本,建立一种出版产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形成有利于发挥改革创新精神的氛围,增强出版产业持续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在数字化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中,短期来看都要面临成本投入加大,纸质书的销售受到影响,印数不同程度萎缩等诸多状况。但出版社必须接受这种阵痛,因为出版社若不自己用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逐渐替换纸质书,那么就要在未来被边缘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出版社一定要具有细分领域内独特的专业特点和领先地位,因为这是在新媒体时代出版社的优势和最核心竞争力所在。出版人要积极、谨慎、充满自信地去面对这场全新的变革。
  (作者单位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