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1-12-29王东强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5期

  第一节 分析综合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卷)对选考内容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分析综合考点的基本要求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作品结构就是根据作品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作品的整体构思、线索、段落层次、开头结尾、各部分间的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作品结构,不仅要能够分析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甚至全篇的结构层次,还要能够分析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落(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等)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概括作品主题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一步分析、整合,将主题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提炼、综合、表达的过程,需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考点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的分析,把握作品主旨,既可对文本某一具体语段进行考查,也可对整个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了解并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是鉴赏评价、探究作品的基础环节。高考侧重考查考生对小说、散文、戏剧等相关文体基本特征的把握情况,以及从文学体裁的角度对文本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赏析的能力。
  
  考势预测
   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题型有四类:
   1.分析作品结构型。具有特殊作用的重要句段是命题重点,如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等。常见的命题形式有:①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②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2.概括作品主旨型。散文一般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概括,小说一般考查对作品中心思想的归纳概括。
   3.分析表达技巧型。表达技巧是指作者灵活运用写作规律和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考查形式一般有: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修辞手法)?②作者是如何写……的?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
   4.综合分析选择型。选择题,往往给出五个备选项,要求选出两个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综合性强,选项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既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又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但难度一般不大。
   笔者预测2011年“分析综合”考点的考查形式会以“概括描写(景物、肖像、环境、细节等)的特点,并分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概括段意”“概括作品情节”“概括作品主题”“给作品加标题”“简析某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等题型为主。
   考查内容上,分析结构作用、作品主题、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将成为命题热点。如篇首作用、篇中段落作用、结尾的作用及线索的作用,这类试题往往结合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来设题,是近年来命题的一大热点。考查形式,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简答题。选材侧重于散文、小说,字数在1000-1500之间。散文以叙事、写景、说理为主。小说以微型小说为主,也有中长篇小说节选。散文作者注重本土化,小说作者除中国作家还会有外国著名作家。
  
  真题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地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描写类表达技巧,考生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方面比较容易,可以由所见之景方位的不同推出视角的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答题模式为:描写技巧﹢效果。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的题。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辨明所用表现手法,然后答出手法的艺术效果。本题角度单一,难度较小。文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时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方法攻略
   一、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1.抓线索。线索的作用是将零散的片段和场景连缀起来组织成篇。如散文一般以时间、空间、事件或情感为线索。
   2.注意开头、结尾、过渡段、相互照应的语句。开头和结尾,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过渡是上下文之间转换的衔接,照应是前后文的关照呼应,把握了过渡与照应,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掌握了。
  
   3.捕捉关联词、标志性语句。①关联词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②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可以提示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③总领、总结性的语句在全篇中或是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意。明确了这些语句,整体思路和结构也就变得清晰了。
   4.分析结构方式,是纵式结构(层递式、总-分-总式),还是横式结构(并列式、对比式)。
   二、锁定目标,概括主题。
   1.标题提示法。即从标题上直接获取主旨。主要适用于议论性、抒情性散文。因为标题可表明写作对象、范围,也能暗示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为考生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为联想、推测文意提供了依据。
   2.段意整合法。即通过整合每段意思进而概括出整篇主旨。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是从不同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并提取出具有共性的论断,概括是将每段的中心意思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的中心点,从而概括出作品的主旨来。
   3.首尾阅读法。即通过阅读首尾段落,归纳出作品的主旨。作品自有章法,作品之法就是它的起承转合,其中起合乃作品的关键。“起”就是引出话题、开宗明义、设置悬念、奠定基调;“合”就是呼应开头、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强化感情。考生在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了首尾段意,就犹如执住了牛耳,理解作品主旨,就会水到渠成。
   4.关键词句归纳法。即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主旨。关键词句包括:反复出现的词句、议论抒情语句、段落首尾的中心句、段落中富含哲理或意蕴深刻的语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仔细分析,即可归纳出作品主旨。
   三、遵照做题步骤,巧析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试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明确作品某段或某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要从内容方面对其表达效果作详细分析。再次要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要回答出“手法(技巧)运用后”在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磨剪子锵菜刀
  □赵文辉
   十二三岁的时候,清林在乡下念书,住在舅妈家。那时候日子紧巴巴的,白米白面舍RXA1mVEtUJMaF7vMzoFnvMLWW90wXsJEFVMxc1E607w=不得吃,来个客人什么的才吃一顿。舅妈家偶尔也开个小灶,却根本没有清林的份儿。吃面条的时候,小表哥能有碗放了鸡蛋的捞面,吸溜吸溜吃得喷香,清林在一边不住地咽口水。好多次清林回家,只见小铁锅冒热气,馍却被藏了起来。那一年,县里最大的庙会——马桥大会又到了。恰逢第二天是星期天,班上不少同学商量明天去马桥赶会,摸一串螃蟹,瞧一场“空中飞人”,再吃一碗马桥凉粉。清林在心里算了算,全部活动只用1块钱就行了。回到家,他鼓足了勇气向舅妈要钱,舅妈却黑着脸说没有。
   第二天,小表哥和一群伙伴欢天喜地地去了,清林噙着眼泪挎了一只篮子去打猪草。来到空旷的田野,清林再也忍不住了,蹲在麦子中间伤心地哭起来,哭他住了牛棚的爸爸,又哭他狠心离去的妈妈。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清林身后来了一个人,肩上背着一只长条板凳,板凳上绑着磨石和铁夹。他轻轻拍了拍清林的头,清林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认出是磨剪子锵菜刀的老黄。老黄是滑县人,每天走乡串户,总是人未到吆喝声先到:“磨剪子嘞——锵菜刀——”老黄爱逗小孩玩,没大没小的脾气,小孩们常常趁他正做活时用土坷垃砸他,用木棍桶他屁股,老黄也不恼,逮住谁就把谁的手脚捆在一起,名曰“老头看瓜”。一次老黄在麦场睡觉,被清林他们几个捆了个“老头看瓜”。现在清林见了老黄,以为老黄要跟他算账,起身就跑,老黄却一下子逮住了他。老黄说:“不追究那事了,不过有个条件,你要告诉我你为什么哭鼻子。”
  
   一提今天的事,清林的眼泪又出来了,呜呜哭个不停。老黄弄清了今天的事,鼻子竟也酸酸的。他摸着清林的头说:“甭哭,甭哭。活人能让尿憋死?她不给,我给。”说着摸出一块钱给清林,清林不接,老黄黑了脸,说你不接我就捆你个“老头看瓜”。他硬把钱塞给清林,让清林快点去马桥,说还赶得上瞧杂技团的“大变活人”。见清林接了钱,老黄挑起板凳沿着麦地走了。正是麦子扬花的时节,清林站在麦地中间,闻到阵阵清香。他紧攥着那一块钱,望着远去的老黄,在心里说:我一定还你。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清林返城后念念不忘老黄的一块钱。一天,楼下传来那种久违的吆喝声,“磨剪子嘞——锵菜刀——”他从楼上跑下来,见一老者正坐在长条板凳上磨剪子。清林越打量越觉得他像老黄。一问果真是滑县人。清林不敢冒认,就问老者:“认识不认识老黄?”老者答:“一个村的,咋不认识?”清林一听很高兴,问老黄近况,老者告诉他:“老了,走不动了,在家闲着。”清林很激动,跑上楼拿来五百块钱,讲了那一块钱的事,非让老者捎给老黄。老者不肯接钱,说:“在外寻生计,谁不被人帮,谁不帮别人?”老者做完活,收了工具,对清林说:“带回去,老黄也不会要。”说罢,悠悠去了。
   望着老者的背影,清林又想起那个麦子扬花的时节,“磨剪子嘞——锵菜刀——”清林的眼睛霎时湿润了。
  (选自《2005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1.文中的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还写了另一个老者,对塑造老黄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文中两处写到“麦子扬花的时节”,分别有什么作用?
  
  创新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吟,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村人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不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餐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一天天地侵占乡村而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得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选自《散文选刊》,2006年第1期)
   1.从全文看,作者写乡村铁质用了什么手法?请作具体说明。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为表现主旨,作者在行文上采取了什么写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招牌菜
  □郭凯冰
   清水镇是个临着省级公路的小镇,正是司机们歇脚打尖的好去处。司机们都是长期在外跑的人,清水镇的酒馆,也就有了一些清水镇人讳莫如深的内容,那是使大部分酒馆生意兴隆的“招牌菜”。
   这年月,哪个酒馆没有招牌菜是不行的。人家那吃饭的,冲的就是这招牌菜。进门来:“老板,你这里有啥拿手的,说说看!”这老板要是说,我们的菜都好吃,人家立马走人,转身还要加一句“有病”。这年月,没有招牌菜,还能开酒馆?
   清水镇本地人喜欢去清水川菜馆,因为老板娘水兰有“绝活儿”。
   水兰是四川人,主做川菜,招牌菜就是“麻辣鱼”。那火锅做的真叫地道,一拨拨儿的食客吃了还来。辣得嘴巴红红的,舌头麻麻的,一边用手扇着嘴巴,一边还忘不了夸:“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
   可清水镇人除了老板娘水兰,没有谁去过四川,谁也没吃过四川地道的麻辣鱼,但他们感觉麻辣鱼本来就是这个味。甚至有一次,喝醉酒的麻二大着舌头说:“我去济南吃的重庆麻辣鱼,那叫什么味呀,我呸!那辣叫什么辣?那麻叫什么麻?不够地道嘛!我就说,我们水兰做的麻辣鱼最地道。就是重庆人来,也是吃这劲道!”一屋子人抬头看看正忙碌的老板娘水兰,齐齐点头,嘴里还不住地应和。
   这个时候的水兰温言打岔:“麻二哥,别喝了,麻嫂要骂了呀。”她走过来,随意拿过麻二桌上的茶壶,高高举起,缓缓倒下,就有轻缓的水流声在人们的耳畔响起,闹得人心里颤一颤,抖一抖。可也只是颤一颤,抖一抖,然后各喝各的酒,各吃各的菜。吃完了,喝完了,各自回家去。
   有时候,有外地来的人,开展业务或者感谢客户,就要请清水镇人吃酒。当然要问被请的那位去哪里吃最合适,往往就得到回答——清水川菜馆。
   来人早早打听着来到酒馆里恭候。一进门,觉得走错了,要么就是听错了。就站在门口掏出手机:“喂,哥,您说的是清水川菜馆?我咋看着不对劲呢?”那头就笑:“你请我客,还要你得劲?我得劲就行嘛。”
   也不怪客人,看着馆子,的确不像高级去处。一溜儿三排原木方桌,木凳子,简单得很。①如果再留意呢,就是窗台柜台上散摆着几盆花,冬天是水仙,另外三季是大叶的滴水观音,一律青青绿绿,漾着生机。
   进门来,早有水兰从柜台后面站起来,含着笑脸走近,脚步不快,让人觉不出过分的殷勤,可也不慢,让人感觉不出冷淡。客人刚落座,一条雪白湿热的手巾递过来,一壶热热的茶水端上来。第一杯却并不给客人喝,在干净的杯中摇一摇,倒进桌腿边的痰盂里。客人的心就舒坦起来。
   这时水兰才轻轻问,这位眼生呢,您请谁来着?如果是镇子上的,也许我可以帮着您参谋一下客人的口味呢。客人说出请谁谁,水兰随口就推荐几个菜。这时的客人,男子汉的豪情似乎在水兰的轻言细语里得到了酝酿,随手接过水兰手中的菜谱,点起另外的酒菜。
   被请的人来了,果真能吃个宾主尽欢。喝的如果有些酒意,外来的客人也要附和着说:“真够味,这辣地道,这麻地道。”不过远来的人往往也会好奇地问:“老板娘在前头张罗,老板却连个面也不露,放心这么个俊俏的娘们抛头露面?”
   这时候清水镇的人就笑。哥,动心了?这水兰呢,让你麻,可也让你辣呢。那一次,一位大哥起了孬心思,让水兰一把辣椒末扔过去,哈哈……大概这辈子也不敢想别家娘们了。
   客人此时便抬头细细看水兰,水兰正穿了雪白的罩衣忙着呢。手脚麻利,却一点不见忙乱。那嘴角含着微微的笑意,任外地人怎么想,也想不出水兰辣起来如何模样。可就这细细看,也才觉出这老板娘穿着虽朴素,却耐看得紧,心里便也会暗暗颤一颤,抖一抖。同样的,颤了抖了,心也就静了。那水兰耐看的眉眼里透着一份端庄,可是观音模样。②客人转头看看窗台,那水仙或者滴水观音正挺着水清的叶子,吐着幽幽的清香呢。
   水兰开清水川菜馆整整十年。四十二岁那年,因车祸瘫了十五年的男人死了,水兰盘出店面,嫁到了邻镇。
   盘店的是麻二。麻二开了半年,关门大吉。麻二说,清水川菜馆这招牌菜呀,可不是麻辣鱼,明明是水兰嘛。听着这话的清水镇人想一想,可也真是。
  (选自《天池小小说》2008年第6期,有删改)
   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均属于景物描写,这两处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
   2.本文的后三段属于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有哪些作用?
  
  第二节 鉴赏评价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卷)中“鉴赏评价”考点的基本内容是: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对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或脉络有帮助、包含作品内容要点、富含哲理、具有言外之意的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就是在理解语句含意的基础上找出多层含意要点,感受并表达出语句中蕴涵的情感态度,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就是要指出某些精彩语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重在艺术性。
   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作品的形象是指作品中能激发思想感情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一般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象征。作品的内涵即文学作品的本质内容,指由作品展现的特定社会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素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赏析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内涵,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作品的艺术魅力体现在作品营造的典型环境、塑造的典型人物、叙述的故事情节、抒发的思想感情、运用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
   三、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价值判断”指作品反映出来的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评价。“审美取向”指作品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该考点包括三方面:一是评价文章主旨,要求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流露的感情、表达的观点、蕴涵的意趣;二是评价作品某种观点、态度形成的原因或依据;三是评价作品蕴涵的审美价值及情趣。
  
  考势预测
   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赏析评价的考查题型有四类:
   一、体会词句含意型。一般情况下,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词句含意的考查,重在对那些包含在文中具有指代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词语的含意深奥的句子的考查。常见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某句的深刻含意;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二、鉴赏人物形象型。记叙性写人散文或小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形式有:1.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赏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请简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三、评价价值取向型。就是在阅读、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进行分析判断,评判作品的优劣,衡量作品的欣赏价值,评价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等。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重在对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的考查,设题难度适中兼有梯度,切入点小,考查全面。题型多为简答题,也有选择题。
   笔者预测2011年“鉴赏评价”考点仍会以“体会标题中重要词语的含意”“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味作品中伏笔的妙用”“品味作品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并结合全文谈这样写好在哪里”等题型进行考查,考生应特别重视。
  
  真题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本见本章第一节)]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欣赏人物形象要善于筛选有效信息,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神态等描写,并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身份等情况综合分析。这一题型是考生平时训练的重点,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即可。
   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呼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方法攻略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抓住重要语句的附加成分,结合语境探讨其具体含意和表达艺术。要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必须分析句子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对重要语句进行阐发解释或者论证的语句,探讨其具体含意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从结构特点入手,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分析。该方法适用于体会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的含意。所谓哲理意味,指用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且能给人以警示作用的含意,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这样的句子多位于结尾部分,作用是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总结全文等,结合文章的主题就可以理解。
   3.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上体会语句含意。主要适用于体会运用了象征等表现手法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含意。通过分析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探寻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本意。
   4.根据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推断句子的含意。适用于体会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含意,因为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生活背景、社会环境及写作意图的影响。
   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从人物的外形特征、动作、语言等描写切入。无论是小说,还是以记人为主的散文,都要对人物进行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趣、爱憎、喜怒等。
   2.从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切入。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时,散文应抓住抒情句、议论句,小说则应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切入。
   3.从分析环境描写的句子切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虽然自然环境能够影响人物的命运,但是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还是社会环境。
   4.从把握情节切入。故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三、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1.立足文本,追本溯源。立足文本指沿着文本的价值、情感倾向发掘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认知与审美追求。正确评价文本,应该从文本出发,认识起于文本,终于文本。评价,无论是赞美还是否定,都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杜绝用刻板、教条、单一、概念化的模式去观照文本。
   2.融入自己,评出个性。要在文本的赏析过程中融入自己,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
   3.整体把握,客观公正。尊重作品的价值存在,尊重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实事求是,不架空,不拔高,不曲解,不以个人的喜好强解文本。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皋兰夜语
  □雷 达
   我从来都固执地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只能作于兰州,而且描写的也只能是襟山带河的兰州。“凉州词”乃古乐府惯用的诗题,并非只能写凉州或只有亲临凉州者才能用它,这就犹如唐人写“出塞”“入塞”的诗很不少,并非每个人都非要出一回塞一样。可是,单就这首诗的意境观之,恐怕诗人不亲自来到一个高山、长河、古城三者奇绝地扭结在一起的地方,是断难杜撰得出来的。
   兰州这地方确乎有种非凡气象,黄河穿城而过,环城则是山的波涛,好似一座天然的古堡,外面的东西不易进来,里面的东西也难出去,铁桶似的封闭。要是在西安,你会感到关中大平原的坦荡与敞开,而身在兰州,你就没法不体验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禁锢感,连走路的步子都会放慢。
   兰州既是封闭的、沉滞的,但又是雄浑的、放肆的。在我小时候,看春天的“开河”,那刺激不亚于惊雷奔电,若是一个人独立河边,或会被它骇人的气势吓得战栗。看啊,一块块硕大的排冰,像一个个满怀仇怨、冲锋陷阵的生灵,互相追逐着、撞击着,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时而惊天动地地轰鸣,时而粉身碎骨地呻吟,有的冰块狂暴得简直要扑到岸边来捉你,于是冰水都溅湿了你的棉鞋。夜幕降临,益发骇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吊古战场文》里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一类的句子……
   一天深夜十二点左右,司机小马忽然说,你不是想上皋兰山看兰州夜景吗?说话间车已沿伏龙坪逶迤而上了。此时,不见有下山的车,夜在前方展现出一个庞大的黑影,极为渺远。我们的车奋不顾身地向前扑去。我屏住气,死死攥住扶手,直到攥出满手的汗。我不是胆小鬼,但我要说,像这样紧偎着绝壁,下望着夜市,一边是命如悬丝,一边是赏心悦目,将死亡与闲适奇妙糅合的地方,在任何一个都市也难觅到。
   十五公里提心吊胆的险路总算跑完,这辆无畏的汽车也终于在山顶的平坝上歇了脚,车里的几个人全都汗津津的,气咻咻的,好似狂奔的不是车而是人。这时我才留意到,天上的星宿离我们极近,大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之感,再转身向南望去,好不吓人,但见暗夜里蹲伏着无数弓起脊梁的巨兽。同行的甘肃作家王家达告诉我,那是比皋兰山更高的马含山峰群,要在黄昏时辰看,别是一种阔大气象。
   我猛然觉得,此刻我登上的何止是山的峰顶,实乃一种精神境界的峰峦,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
  (选自《雷达散文》,有删改)
   1.第三自然段写春天开河用了很多动词。请选取其中两个,说一说这样写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文末画线句子“回头一瞥,心头一惊,更高的马含山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兰州呢!”在原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创新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提 笔
  
  □朱天文
   如果那也算是创作,四岁时一个暑夜,妈妈抱我在门前看星星,见天空划过一道流星,我说:“星星多么美丽地滚下来。”可以想见当时的妈妈是如何惊诧好笑呢,以致二十年后的现在,仍屡屡向朋友们提起。
   家里有小孩的人知道,其实三五岁的儿童哪一个不是天才。我有位朋友煎蛋做早点,不小心将蛋黄流出来,叫声“糟糕,破了”,她读幼稚园的儿子在旁说:“没关系妈咪,我们把它修好。”又有位朋友的侄子告诉我鱼缸里两条小花鱼,这条是男鱼,那条是女鱼,他认真地说:“因为女鱼穿着裙子呀。”并指出女鱼眼睛上有两弯细眉毛。每被这些小天才们惊得张口结舌,想自己亦生一个孩子,把孩子的话一句句记录下来,够出一本好书了。所以素来对婴儿与儿童只有手足无措,好像他们是面法镜,照出我这个庞然蠢物。
   记得有一回,是初春太阳煦煦的午后,家家在院里晒被褥,隔邻门口一辆红色推车里放着个女娃娃,玉琢般一团粉人儿,一会儿舞拳,一会儿踢脚,一会儿又笑,简直没有半刻停滞,每一分都是绝对灵动的。且令人羡慕极了她的眼睛,眼白透着澄净的磁蓝,是婴儿的眼睛才有的那种蓝。我看着却惆怅起来,心想这一刻怎么也无法永远留住了,她自己也永远不会知道的,柯达相片留下来的当然不能算是,最后是唯我看到、知道,而且,可预见她一天天长大,一位天才于焉陨没,终无人知。
   生活当中,不知有多少多少这样一刻,想留留不住,像京戏里密鼓紧锣碰锵一停、亮相,像抽刀断水——水更流。我非常悲哀地发现,稍纵即逝,除了提笔,几乎没有任何方式可以留住。若有所谓写作动机,或者我写的就是这个。
   常言,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讲惯的俗话,读到庾信《春赋》一句“影来池里,花落衫中”,眼前一亮,始觉赤子之心竟就是这样与人与物毫无一点隔膜,喊山山叫,叫水水应,众生百相如影来池中,兜兜拢拢落花又一身,原来都是自家人、自家事,多么繁华热闹痛快啊。《史记》描述刘邦“仁而爱人”,司马迁自己亦被批评为“多爱不忍”,果然就也是没有一部历史像《史记》这样去写游侠、刺客、酷吏,写得这样好看而具有文学性了。我从来不相信仇愤或压迫的情绪可以写出好文章,便连若干人喜欢讲的救赎感或忧患意识,恐怕都嫌造作。对生命的喜悦以及对物质世界的喜悦,正是这样的赤子之心,它不但在创作上成为不竭的泉源,也使人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亦能不忧、不惧。
  (选自《朱天文作品集》,有删改)
   1.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为何会说“一位天才于焉陨没,终无人知”?
   2.请用一句话解释画线句子中黑体词“写作动机”的含义。
   3.结合全文,请对“赤子之心”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第三节 探 究
  
  考点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关于探究这一考点的基本内容是: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内容,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结合体。“民族心理”是指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在作品中的反映,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创作背景包括文化与知识构成、时代发展的背景、成长历程与经验、独特的思想与创作冲动。创作意图即创作目的,通过探讨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如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感悟、对理想的追求,进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强调考生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而“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而是依据文本进行合理推断。
  
  考势预测
   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一、多角度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命题:①从语句角度,探究重要词语、句子的丰富意蕴及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②从内容角度,探究某一内容的原因、过程、作用等;③从形象角度,探究描写物象或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④从情节角度,探究某一情节的合理性或重要作用。
   二、个性化阅读型。常用命题形式是“就……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对你有……启发”等。或列出不同人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看法,要求考生辨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从主题、艺术手法、情感等方面要求考生作出个性化的赏析;或要求考生联系已有知识,结合文本,进行发散思维,探究文本的深意等。
  散文设题,多为对作品的情感精神的探究:或指向人类共同的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或对某一人文精神思考探究,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小说设题多围绕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节,分析典型环境描写。把握主题是小说阅读探究题的主要考查内容。其重点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探究及对环境和情节的探讨。命题形式以简答题为主,兼有小论文的形式。设题方式有阐明解释型、开放探讨型、点评赏析型、自主感悟型等,分值为6-8分。
   笔者预测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考点,将会重点考查“对作品中某一处作者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经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体验的感受”“结合作品内容,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等考点。
  
  真题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本见本章第一节)]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解析:此题为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
   答案: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方法攻略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从创作意图方面发掘作者的个体感情,深入挖掘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决定作者的审美情趣。
   2.从表达技巧方面发掘作品的主题意蕴。散文和小说往往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来表达主题,如散文中的托物言志、反衬、对比、借景抒情等,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方式等。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可以探讨出作品的主要意蕴。
   3.从文本主旨的隐含信息方面发掘作品的民族心理。民族心理一般包括民族观念、民族趣味、民族理想、民族知觉、民族感受等五个方面。作者所要表达的民族意识,常常隐含在文本主旨背后,揭示出这种隐含的内在意义是发掘这种民族心理的便捷方法。
   4.根据时代与社会背景发掘作品的人文精神。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作家描绘景物、表达情感必然要与时代和社会同步。考生在发掘作品的民族人文精神时,要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依本探源。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语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语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利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情感以及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文本信息,联系旧有的知识,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
   3.注意注释及题干信息。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或相关背景的作品,一般会在题面上或通过注释或通过题干等予以交代,考生不要放过给出的每一个信息。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融情入文,读出个性。文本是包含着作者思想意识的情感载体,为我们提供了想象思考审美的诸多空间和参与文本二度创作的机会。高考要求考生读懂文本反映的情感,融情入文,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进而获得情感共鸣。
   2.读深读透,读出新感悟。解答“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题时,考生必须把原文读深读透,根据文本的内容,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联系现实,品味感悟,写出合乎要求的答案。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争先恐后
  □于 坚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争先已到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九十五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革命。
   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性,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马拉松赛跑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先进的意思在此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
   我认识一位缓慢的大师,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后的。他开始的时候,受的是先锋贾科梅蒂的影响,但这影响持续了20年之久,没有当即面市,他完成的时候,已经落后了。年轻一代今天决不会从伦勃朗开始,必然永远落后。他们很聪明,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
   一天等于二十年,固然是一种时间观。但20年如一日,同样是一种时间观。一天工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工夫的东西,20年工夫的东西就是20年工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缓慢的并不是落后的,快也不意味着价值上的优越。这都是常识,但在这个世纪,明白这些,却是大智大慧。
   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标准由什么界定?武器的先进。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日本居然在中国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中国时间劣于格林威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
   “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的,缓慢的,没有时间的,大地的这些特性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长江洪水的泛滥,从根本的方面来说,我以为乃是“先进”的人类不满于大地的落后,所导致。
  (选自《1999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出人们普遍愿意“争先恐后”的原因。
   2.文章在结尾部分写了长江泛滥的事例,请你分析这么写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农 家
  □[德国]赫•黑塞
   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但他们所建造的一切,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石级、道路、种植地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一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睦邻友好。
   你愿坐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的湖光。
   忧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生活呢?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事情,生存无须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
   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融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漂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
   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间,甜蜜的微风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蜂在嗡嗡乱飞——这可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选自《林中水滴》,有删改)
   1.蜜蜂的歌有什么思想内涵?为什么说“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2.作者笔下的“农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看法。
  
  
  创新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沉重的漂流
  □彭瑞高
   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河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乐意;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急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昂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绝不敢轻薄。我扪心自问,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只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的两类。而我,虽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一排之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得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喀嚓喀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点浪涌过来,打湿了裙子和裤子,他们就尖声叫起来,把笑声洒得一江都是。
   然而,要论诗,只有尧茂书他们的漂流,才称得上是一首诗。那是一首英雄的诗,悲壮的诗,生与死搏斗的诗,人与天争锋的诗。在那首诗里,男人嘶哑的喉咙,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太过平淡的历史。纪念碑不会为轻歌曼舞红男绿女而立,纪念碑只属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长江水呼啸东去,纪念馆默默肃立。没有丝帛的轻,掂不出大山的重。在这里,漂流的牺牲者口眼不闭。因而,只要站在江边侧耳谛听,你就会听到有一首无字的歌。
  (选自《时文选粹》第二辑)
   1.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你对本文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
   (2)从第二自然段看,长江漂流的“险恶”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中第四自然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请你结合古今中外的一两个事例谈一谈“冒险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