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反思时尚潮流
2011-12-2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39期
“时尚”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它经常被某些人挂在嘴边,也频繁地出现在报刊媒体上。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可时尚是什么呢?时尚就是社会大众崇尚进而效仿的生活样式,也是人们打造的专属于自己的美丽“模板”。随着人们对时尚思考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追求时尚不在于被动的追随,而在于理智而熟练地驾驭。
反思时尚潮流的话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时代的急剧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焦点和热点,而且在高考试题中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中,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社科文方面,如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15题:“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在作文方面,如2009年高考语文辽宁卷关注的“明星代言”,江西卷关注的“兽首拍卖”,江苏卷关注的“品味时尚”等。
留学潮背后的思考
□罗瑾瑜
2010年6月爆出了一则消息:大名鼎鼎的唐骏的“假洋文凭”风波。早些年,我们被那些假学历、假文凭、假学位闹得头昏眼花的,现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又在现实社会上演了。那些拿着假洋文凭的人都在我们这个时代混得相当不错,比那个方鸿渐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估计从此以后,有不少人又该改学历了。无论是国产假文凭还是进口假文凭,它能盛行,肯定就是管用,否则弄假的东西干什么?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为什么这些国外的“野鸡”大学,洋文凭加工厂的产品在中国有那么好的销路呢?如果在中国没有市场,它还能十数年如一日地卖给我们吗?用假文凭骗人谋利,沽名钓誉固然很可恶,但让这种恶行有生存空间的社会更值得检讨。至少,我们的社会观念和习俗是势利的,没有学历等于没有希望,有学历等于有文化等于有前途,洋学历比本国学历更值钱。在这样的社会思维定式里,出现文凭高消费,重文凭远重于实际能力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自从“钱学森之问”后,社会对教育的批评讨伐不断,甚至恨不得一切推倒重来。对此,我有点不以为然。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会比欧美那些国家差到哪里去。作为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老百姓应该是有足够的生存智慧来判定生活中的方向,也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但是,一个GDP排名第二位的国家,一个经济增长率排在世界第一位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大学却让很多孩子家长看不到希望,这是多么奇怪的反差啊。回顾孔子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见解,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人”,而教育的内容是“做人”。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女士非常欣赏孔子的教育理念。她在一次演讲中是这样描述的:“教育不仅仅是获得工作的途径,教育不仅仅是使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教育也不仅仅是能够使人变得更有能力,而是使人可能发挥巨大的潜能,令人脱胎换骨,最终成为人类所希望的大写的人。也是由于教育的这种功能,使美国成为今天的美国。”如果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神圣而遥不可及的目标的话,那么对于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最少要做到哪一个层面呢?
美国洛杉矶市教育部长莫妮卡•加西亚女士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作用就是:要保证这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家庭依靠教育,有可持续的生活质量,孩子们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并且保证为所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做好准备课程及积累经验和技巧。教育改革的前提首先是教育的平等,它体现在教育是为所有公民服务的,不是少数权贵拥有的教育特权。正如19世纪超验主义的奠基人——爱默生的那本著名的《论自然》一书里所提示的主题:个人的完善是世界进步的基础。给每个人创造机会提升自己,并在现有社会的基础上,尽可能朝着社会公平的方向努力。
留学潮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崇洋媚外或者自卑心理的简单层面的问题了,其背后实际是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折射。应该说,今天中国教育的结局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选自《随笔》2010年第5期,有删改)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留学潮产生的原因,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引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教育终极目标的阐述以及美国一位教育部长对教育作用的分析,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教育其实是有相同之处的,中国基础教育是值得信赖的。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既体现了作者认识的深度,又展示了作者娴熟的论证技巧。
戏说健康就是亵渎生命
□本报评论员
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须有确切的科学依据,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最近,市场上绿豆、黑豆等杂粮一路涨价,有的甚至比猪肉还贵。据说,这与一本养生书有关。
在2010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某“专家”所著的一本书遥遥领先。作者介绍了大量食疗偏方,声称可以治愈疑难杂症。结果,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患者不再相信药物,纷纷找这名“专家”开食疗方。据报道,其挂号费高达数千元,而且一号难求。
这名“专家”为何这么“火”?答案是:观点新颖,颠覆传统。例如,抽烟不是得肺癌的原因,吃辣椒才是得肺癌的原因;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吃盐多少跟血压没什么关系。
遗憾的是,这些所谓“颠覆传统”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医学证据,甚至严重违背科学常识。例如,抽烟导致肺癌,这是全球医学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倘若“吸烟不致癌”和“辣椒致癌论”真的流行起来,不知会误导多少人。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升温,健康科普逐渐偏离正轨,走向娱乐化和商业化,导致谬种流传,怪论连篇。打开电视,冠以“太医”“美国博士”“中医世家”光环的专家学者轮番上阵,纷纷挑战主流,竞相颠覆传统;走进书店,健康养生类图书琳琅满目,各有各的“秘方”,观点到处“打架”。而在这股疯狂的热潮中,谁能吸引“眼球”,谁能迎合受众,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养生科普讲坛成了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戏说”养生之风愈演愈烈,暴露出新闻出版界的浮躁之风和逐利冲动。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出版社为了多卖码洋,纷纷把目光瞄准健康养生。一个江湖郎中,只要口才好、能忽悠,就会被选为“千里马”,经过策划包装,闪亮登场。由于急功近利,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放弃了“把关人”的责任,既不严格审查节目内容,也不认真核实作者身份,把一个个冒牌“专家”捧得大红大紫。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一些新闻出版工作者仍在盲目“造星”,导致怪论受追捧,科学受冷落。
“戏说”养生泛滥成灾,也暴露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反应迟钝和管理缺位。很多江湖郎中打着“专家”旗号,大肆推销错误观点,甚至非法行医,误人性命。对此,有关部门竟然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事实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健康科普动态,卫生部门理应敏感地作出评判。一旦发现歪曲科学、误导公众的观点流传,及时组织专家予以驳斥,发出权威声音。失语就是失职,如果卫生部门总是沉默,必将导致公信力丧失。
在影视剧中,“戏说”历史虽有争议,但毕竟无伤大雅,观众至多一笑了之。然而,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人命关天,健康无价。“戏说”健康,其实就是亵渎生命,或者说是拿生命开玩笑。因此,对于那些靠贩卖医学谬论谋财害命的“山寨专家”,不仅应该彻底“封杀”,而且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5月20日,有删改)
作者通过层层深入的论证,揭示了产生“养生热”的背后推手,既有个别单位的利益追求,更有监管部门的权力缺失,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由表及里,准确有力地批驳了错误的言论和社会问题。全文紧紧围绕观点层层深入,分析论证环环相扣,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流行约等于时尚
流行是一种走势
一颗颗忐忑不安的心
在不停地搜寻觊觎
时尚转化为病例
来势如甲型H1N1
接触后自身没了免疫力
昨天的那双高筒皮靴呵
展示了一个美女的靓丽
高筒靴转瞬就布满了街市
除了第一个靓丽外
所有赶来的弄潮儿
其身价不可避免地同等划一
让所有的天然美随风远逝吧
谁说美丽来自于心灵
现实正在证明美是一种刻意
流行和时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要说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揭露了现代人追逐时尚的心态。人们追逐流行的心是“忐忑不安”的,诗人用“觊觎”表明这是种不正常的心态。人们盲目追逐流行,然而流行不过是过眼云烟,刻意追求的美也不是真正的美。诗人借诗歌来表现对当今流行与时尚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又引发其深深的思考。
【覃克良/供稿】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更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描写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的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甚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而是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客观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承继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12月25日,有删改)
1.近年来历史类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某些作家、学者凭空编造出一些荒诞不稽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中所说的“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应该是怎样的人?
4.根据文意,“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5.综观全文,请谈一谈将历史娱乐化会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日益高涨的历史热?
“伪娘”野蛮生长是谁的错
□侯金亮
这个社会上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这个论断数年前还是真理,可在新“人种”频出的今天,恐怕是过时了。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伪”时代,“伪娘”“伪哥”层出不穷。著姐(刘著)让社会惊诧还没几天,就被“长江后浪推前浪”了。这不,在武汉由大学生男生们组成的“爱丽丝伪娘团”不出意料地火了。据说“伪娘”已是新的艺术。
“差不多只要是动漫界的都接受我们。我们可以跟任何人一拍即合,因为我们具有比男人还大的包容力和比女人还大的魅力”“爱丽丝伪娘团”的“团柱”豪歌告诉记者。“爱丽丝伪娘团”在“十一”期间参加了光谷动漫嘉年华,登场的4名女性角色全部由男性扮演。当“曾哥”“春哥”横空出世时,人们只是感到诙谐,作为昵称欣赏。而“伪娘”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种局面。当众多男生们不爱学习爱女装,纷纷展示“女性魅力”的时候,一种性别迷失与错位显露出来。
让人感到错愕的是,“伪娘”不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现象,似乎“被艺术化”,且呈“职业化”发展。刘著扮“伪娘”一炮走红,最终放下学业,签约北京公司。而这个“爱丽丝伪娘团”搞商业演出也是风风火火。显然,“伪娘”已经商业化了,背后让人看到了一个利益链条。一个或某些有着天然的呈女性化美的相貌形态,具有很强的萌属性,生理性别为男性的人,通过走“伪娘”道路,赚取人气,然后收获经济利益。这是一个经济效益至上的时代,以至于可以用性别意识和性别文化的错位来换取经济利益。
“伪娘”蔚然成风,且有利可图,效仿者必然如过江之鲫。不可否认,一个人买什么样的衣服,怎样打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有人说:“伪娘是稀有动物,能把男生塑造成女生甚至超过女生,这是一种艺术的新领域,不啻李玉刚先生和梅兰芳先生,只是换了个形式罢了。”他们对走自己的路,不在乎别人的鄙视与非议的执著固然令人感慨,单纯的穿衣打扮是自己的私事,可是若变成公众人物,其行为举止也就不是私事了。好比在《非诚勿扰》上,女嘉宾选有钱的男人是自己的权利,可是当“宁在宝马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时候,也就不是个人的事了,反而成了反“三俗”的靶子。
“伪娘”在公众场所“演出”或做一些其他活动,被媒体广泛报道。有了极高的关注度,同时也形成一种示范效应。有些自我认知不强,或性别意识模糊的青少年会很容易跟风模仿,甚至产生性别错位。这种负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某种意义上,“伪娘”也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变得包容,人人都可以走个性化路线,展示自己的不同。有人指出,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的错位,人性的虚伪,是产生“伪娘”的土壤。“伪娘”的出现似乎也满足了一些人的窥视欲,娱乐了一些人。不论如何,“伪娘”应该把握好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作为男生,尤其是大学生,不以学业为主,以装扮“伪娘”为乐,令人深思。男性女性化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
(选自《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1日,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给“伪娘”下一个定义。
2.文中说“显然,‘伪娘’已经商业化了,背后让人看到了一个利益链条”,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3.为什么“伪娘”能走红?
4.“伪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伪娘”这种“被艺术化”“职业化”的现象?
6.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分析艺术领域中的男扮女装反串角色和“伪娘”的区别。
当被称做“伪娘”的歌手刘著被淘汰之后,当晚评委巫启贤一反“毒舌”常态,语重心长地鼓励刘著:“很多人看你觉得新鲜,那是他们少见多怪。其实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有这么个时期,台上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性扮演的,梅兰芳就是这样。你应该以他为模范好好学习,将来的道路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巫启贤这段话言之谆谆,声情并茂,叫人感动。但一句“梅兰芳就是这样”之论,似有将京剧大师与“伪娘”相提并论之嫌,我们感到这样的点评既“毒舌”了点,又十分不妥。
【难点解读】
解答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素质。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理解上。考生要注重培养自己在短时间内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能快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阅读时,考生应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的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一般是将选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略或不一定读懂的部分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考生答题时要注意从选文里找答案。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被找出来的。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2题时,考生根据题目所问,很容易就能锁定答题的区间,也就是在第二自然段,但要注意甄别原因和结果,不要把结果变成目的。而有些题目则是针对全文的,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5题时,考生根据题目所问,顺藤摸瓜,很快就能锁定第二和第五自然段,这就是该题的答题区间。
当然,考生还要根据题目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解题策略,如选文2后的第1题是考查考生理解重要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那考生就要依据词语在句中的内容以及前后句述说的内容,同时从全文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中寻找答题区间,然后摘录相关语句组织答案。又如选文2后的第2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的句子在文中含意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把其中的重要词语含义搞清楚,从句子所处的位置出发,找准关键词,锁定答题区间,找到答案。
考生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引用,或语句太长,不符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求考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对选出的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这对于解答筛选整合信息,分析结构,归纳内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类题目尤为重要。如回答选文1后的第5题时,只要寻找到相关的答题关键句,再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关键语句就可组织成答案。
【覃克良/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运动健身、旅游休闲、网购物品……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活方式在影响着我们,不断出现的新名词、新概念在冲击着我们。面对如此多元化的生活,不断变换的流行,我们该怎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生活方式呢?
请以“倡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所给的题目是一个词语——“倡导”。“倡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带头提倡。”考生在审这类独词命题作文题时,要将题目进行适当的扩展,或填充主语、谓语、宾语,或补充定语、状语、补语。这样题目内涵就会丰富起来,写出来的文章就不至于空洞无物了。如可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可以倡导时尚快乐的生活,可以倡导和谐温馨的生活,可以倡导不要盲目追求时尚,可以倡导不要盲目攀比等。对于本文题,每个考生应该都有话可说,但要想写得出彩并非易事。这就需要考生在构思立意、行文结构、素材运用、遣词造句等方面下工夫。考生在作文中应对文章的各个方面加以注意,如贴切的题目、引人入胜的开头、点明主旨的话、优美流畅的语言、耐人寻味的结尾等。
倡导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越来越多的新生活方式在影响着我们,越来越多的诱惑在等着我们,种种良莠不齐的生活方式在困扰着我们。在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我们要面对种种流行色而坚守内心的纯真,我们要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人生苦短,拥有快乐、远离痛苦是我们的心愿。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或是因为我们太贪心,或是因为我们追求着错误的东西,或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想拥有快乐其实并不难,就像负重前行的人,放下重担就会轻松很多。我们总觉得自己拥有得不够多,孰不知我们每个人都很富有。人生是否有价值,关键要看人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健康快乐的人生就像一杯水,只要你仔细品味,即使人生充满忙碌,但你依然可以悠闲地栖居在大地上。虽然生活繁琐而艰辛,但有了快乐的心灵便会弹奏出精彩的人生乐章。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健康快乐建立在网络上,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上的斑斓色彩蒙蔽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在网络的流行色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中学生偷父母的钱,一周都待在网吧里没合过眼;有人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模仿游戏中的人物自杀、自残甚至杀人……这些危险的网络游戏不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让他们无心上学,精神委靡,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网络中出现的“新现象”“非主流”等,打着“流行”的旗号,摆出消极和颓废的姿态,以恐怖血腥的画面,助长了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当这种黑暗逐渐侵蚀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时,实际上把青少年引入了歧途。怎样才能在这些变化着的网络流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呢?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擦亮眼睛,不盲从于流行,认识到网络消极的一面,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才不会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当网络帮助青少年进步时,它是积极有益的;反之,则会让人一蹶不振,陷入网络流行的旋涡中不能自拔。我们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既要看到网络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树立正确的对待网络的态度,学会自我约束与健康发展。这样才能主宰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人生才能积极向上;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和谐社会。
倡导
□朱浩航
阳光,灿烂;微风,凉爽;空气,清新;心情,愉悦。将忧郁和烦恼统统忘掉,让自己沉醉在动人的节奏里,投入到简单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如此,当我们面对种种流行时,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坚守住内心的真善美。为此,我们要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一早起来,先照下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有人说,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如此,快乐与健康,便会如影随形;快乐与健康,便会相依相伴。如果不开心了,想想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想想碧蓝蓝的天空和绿油油的草地;如果疲倦了,打开窗户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风儿与树叶的舞蹈。
据一项最新的调查发现,正是那些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科技产品害了大家。众多新科技产品使人变得效率低下、精神紧张。人们过于依赖科技产品而将宝贵的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抛到了九霄云外。针对这种情况,一位专家建议说,人们每天的工作应该从计划开始,而不是从电子邮件开始。人们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只有这样,生活才能重新变得愉快。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把网络生活定位为健康快乐的生活。他们被网络上的斑斓色彩蒙蔽了眼睛,在网络的流行色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中学生偷父母的钱,一周都待在网吧里没合过眼;有人沉迷网络游戏,甚至模仿游戏中的人物自杀、自残甚至杀人……这些危险的网络游戏不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让他们无心上学,精神委靡,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网络中出现的“新现象”“非主流”等,打着“流行”的旗号,摆出消极和颓废的姿态,以恐怖血腥的画面,助长了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当这种黑暗逐渐侵蚀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时,实际上是把青少年引入了歧途。怎样才能在这些变化着的网络流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呢?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擦亮眼睛,不盲从于流行,认识到网络消极的一面,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才不会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当你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你便生活在阳光里;当你给自己一个好身体,你便能尽情享受阳光的生活。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过健康快乐的新生活,让我们的人生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二类文是在“倡导”这个题目含义的范围之内行文立意的,符合题意。作者在开头便亮出自己明确的观点,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快乐的作用,然后从反面分析了没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的危害。反面分析主要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来进一步说明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正面论述部分没有很好的针对论点展开,有游离倡导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观点的嫌疑。反面论证部分的分量超过了正面论证部分,且没有说服力强的例子支撑,削弱了论证的力度。文章语言也显得平板,没有文采。
一类文注重扣紧题目进行分析,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论证严密。文章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尤其是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描述,把倡导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观点阐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一类文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使表达更加精彩,语言更加通畅明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精彩片段】
1.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一直在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们巧妙地、不失时机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它们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我们这一代人尚未经历风雨,哪里会领悟社会的复杂?尚未经历困苦,哪里能体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人格,哪里能分析到位,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在流行面前完全束手无策,只能任其摆布。老师讲课,往往拿出一摞书,大谈特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将经典文化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而我们回到家却只看《大话西游》、只看日韩剧,只听后街男孩、孙燕姿的歌曲。我们欣赏并且喜爱这样的文化,觉得它让我们快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浅析流行文化》
2.电影院里,《夜宴》刚散场,《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来袭;图书榜上,于丹正红,抬头又见易中天。任何一种热,都是发烧所致。从医学角度讲,只要不是烧昏了头,发烧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能够激发免疫力,杀死一些病菌。“国学热”也是这个道理。适度地热一下,可以平复狂躁的心态,梳理泛滥的物欲,拉拽一路下滑的道德底线,对于世道人心,无疑颇有裨益。如今的“国学热”,一方面是国运昌盛,人们找回了对自家宝贝的自信;另一方面,无论如何热,国学都已退出了主流价值体系,它的地位和中药铺子相似。对于病人而言,这个世界没有先进的医院,全是中药铺子,未免有点可怕;但在医院之外,还有中药铺子,则让人有些安心。再食古不化的人,虽然小病喜欢吃温和的中药,但也懂得大病必须去医院动手术才有机会活命。
——《把国学熬成一锅心灵鸡汤》
3.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灵魂的人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以四十五度角仰望空中的朵朵浮云时,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深深的感动?
——《魂兮归来》
【覃克良/供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翻拍成风的当今,《西游记》《红楼梦》《射雕英雄传》等一大批曾被称为经典的影视剧已经或者将被翻拍。对此,有人认为翻拍很有价值,时代不同了,应该注入新的元素,给人新的视觉享受;也有人认为经典难以超越,翻拍只会浪费人力物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首先应读懂材料,弄清材料的核心内容(焦点)是什么?这则材料说的中心事件是“经典影视剧的翻拍”,而且列出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这就给出了考生立意的方向:1.肯定翻拍的价值。2.认为翻拍没有价值。在写作时,考生要考虑自己拟写的标题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你的观点,文章是否围绕中心来分析说理,层次是否分明,结构是否完整清晰,内容是否充实,说理是否透彻,语言是否流畅。考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相关素材】
1.影视作品的翻拍,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源于原创力的匮乏,更是影视制作单位功利思想使然。
——赵国旗
2.对电影行业来说,翻拍经典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举动。即使在好莱坞,翻拍或续集影片都占据了每年电影产量的很大比例。
——张小北
旧枝翻出新绿
——我看翻拍
□连伟江
据媒体报道,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如今已被翻拍了好几个版本。对于至今还风靡电视荧屏的88年版《西游记》,是否有翻拍的必要呢?
在我看来,对于经典的电视连续剧或优秀影片,应该翻拍。因为在翻拍时多加入一些新的时代元素,能够给人新的视觉享受。
对那些经典影视剧的翻拍,实际上是为了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让它们成为新的经典。对于我们的上一代来说,那些曾经的经典是永恒的,是无法超越的。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那些经典却是过期的作品。我们习惯了现代的精美画面,高科技的特技效果、逼真的场景、更加细腻的表演,而那些经典影视剧的画面与特技效果,在我们看来是十分粗糙和低劣的,甚至让我们不屑一顾。假如不对这些经典影视剧进行翻拍,不注入新的时代元素,那会怎样呢?上一代人很高兴,因为他们的经典没有被翻拍,于是他们便每天重温那老掉牙的东西。我们也很高兴,因为我们看的是精美的动漫、令人震撼的电影。那些粗糙的、档次低的影视剧已全然不被问津。同时,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故事,也再无人知道了。所以,对经典影视剧的翻拍,是很有必要的。
对那些经典影视剧的翻拍,实际上是为了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对经典作品的考证能力大大加强,人们能比以往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能更充分地展示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样翻拍的作品就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新的视觉和艺术享受,其价值绝不亚于经典作品。翻拍,同样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知道“芭比娃娃”吗?1994年,它的设计者露丝•汉德勒在自传中指出:“芭比象征着女孩的梦想成真”“象征着女性的选择自由”“芭比不是头脑空空的花瓶”。露丝一直致力于把芭比塑造成智慧、独立和与时俱进的形象。不同的时代,芭比总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现在的芭比,甚至已经学会“伊妹儿”。这样一个经典的形象都要与时俱进,丰富自己,那么经典的影视剧就更应该这样。也只有这样,经典影视剧才能永远保持艺术魅力,并繁荣影视事业。
在这件事情上,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翻拍很有必要,很有价值,希望能看到更多翻拍的优秀影视剧。
文章由材料引出观点,开宗明义,表明自己支持翻拍的态度,观点明确。接着,作者设立了两个分论点,并分别展开论述:一是论证了翻拍是为了给经典影视剧注入新的生命力,二是能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内涵,展示其魅力。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中小学生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这种语言的出现让汉语变得有些面目全非,让正处在语言文字积累和强化阶段的年轻学子们茫然不知所措。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面对这样“不拘一格”的语言,我们该如何面对?
请以“面对网络语言袭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在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上面的材料是关于网络语言的陈述,它主要是给考生一个启发,一种引导,考生作文时并不需要对上面提供的材料加以搬用和扩写。二、提示语。材料中的问句引导考生对网络语言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暗示了作文的重心和范围是“如何面对网络语言”。如果超过了提示语限定的范围,就不符合题意了。三、话题。考生作文时,必须时时牢记“面对网络语言袭来”这一话题,可以谈使用网络的作用,还可以谈使用网络语言的弊端,也可以辩证分析使用网络语言的利弊。另外,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及储备的素材等,找准切入点,确定作文的主题、文体和内容,然后进行整体构思,缀字成文。
【相关素材】
面对网络时代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要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正确认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积极寻找对策加以引导和解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对于新出现的失范现象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媒体要做语言规范的表率。媒体承担着传播规范语言的功能,应通过加强自我规范,从而对全社会起到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学校应当成为规范语言的主要阵地,积极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书写能力,对出现在课堂上、作业中的网络语言文字等失范现象更要积极引导,加以规范。
——姚喜双
网络语言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刘瑞瑞
现在,面对很多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企业取“洋名”、网络语言满天飞的现象,一些地区已着手制定相关法规,规范语言的使用,以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
语言当然要规范,但重点应该放在纠正诸如“雄心壮‘痔’”“‘咳’不容缓”等胡乱篡改成语以及故意使用错别字等方面,至于企业取“洋名”和“洋字号”,用的毕竟还是中国汉字,完全没必要大动干戈。最让我不敢苟同的,是把“网络语言满天飞”也当成了语言祸害,迫不及待地要立法禁用。对此,我不禁要问:网络语言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综观人类历史,我们发现,人类的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会有一批新词汇出现。而网络语言的诞生,无疑也是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诚然,网络语言中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但有更多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成分。如果只是因为网络语言中有不健康的成分,就立法全面禁止,这就有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了。事实上,我们所谓的非网络语言,不也有很多不健康的成分吗?
据统计,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53亿,其中绝大多数网民会使用网络语言。如果说网络语言是“语言垃圾”,是“不健康的”,是“黑话”,是“被污染了的汉语”,那么这样的说法置众多网民于何地?难道众多网民都是喜欢说“黑话”,且以“污染汉语”为乐的人吗?
我们知道,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一批新词语出现,这为汉语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刘半农创造的“她”字,成为目前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字之一,而林语堂先生翻译的“幽默”一词,也可谓准确而精当。这些词语一直沿用至今。而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应该是一个更为开放,更具包容精神的时代,为何一些部门却容忍不下“美眉”“斑竹”这样一些网络语言呢?
其实,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些好的网络语言是对汉语词汇的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至于一些垃圾网络语言,不用禁止,也会自然而然地被网民们所淘汰。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绝不是洪水猛兽。其实,国家语委早已就网络语言表过态:“是否规范网络语言并不是非常重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接受。”
本文开篇先列举出一些地区有关部门的错误做法,然后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批驳了有关部门做法的错误所在,结尾则引用国家语委的话来增强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和说服力。这篇文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论证清晰有力。文章破立结合,观点鲜明,让人清楚地认识了网络语言的本质和作用。
【覃克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