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公民都是一张名片
2011-12-29王丰斌
国际公关 2011年2期
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同时引发海啸,这场巨大灾难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从官方到民间的各种信息渠道,在客观呈现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将日本建筑的安全性、日本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灾难面前井然的社会秩序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日本赢得了普遍的同情与尊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3年前的汶川地震期间,中国人民的表现感动世界,国际主流媒体也罕见一致对中国表示敬意。尽管和此次日本地震所传达出的信息相比,我们还存在诸多缺憾,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信息的真实透明勾勒了清晰的国家形象,普世价值的传播收获了正面评价。
毫无疑问,这就是国家形象传播的经典瞬间或者关键时刻。信息的真实透明和普世价值的坚守共同形成了集体记忆,这种强大的集体记忆的形成已经彰显出一个事实:我们和世界的他者处于一个信息和价值的共同体之中。
当然,灾难事件是人类的悲剧,但是,灾难事件中的真实流露所带来的国家形象塑造价值,却值得我们在平时的国家形象传播工作中深入反思。不久前,纽约时代广场播放了国家形象“人物篇”,这种作用于国家的广告式宣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体现了相关政府部门传播意识的改善,不失为一种多元化传播的尝试。但是,海内外舆论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激烈的评价,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无论从广告片感知效果还是内容细节方面,都明显存在需要推敲的细节,比如有网友指出,作为中国形象大使的甄子丹竟是美国国籍。其二,广告风格依然停留在单向宣传模式,本位立场过于鲜明,即主要是“我在说”,一定程度影响传播效果。
面对争议和矛盾,我们不是要停下脚步,而应当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从我们想说什么、需要树立何种形象,转向研究国际话语环境和认知结构,以便让别人更容易接受。
随着媒介生态的发展和媒体意识的提升,宣传已被公认为一个颇为重要和关键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宣传工作长期以来却缺乏受众意识,习惯于从自我立场寻找表达传播的要素和亮点,缺乏对传播规律的认识。最重视新闻宣传,却往往又是最漠视传播规律,看起来很矛盾,却正是我们的现实。
这种现实带来了一系列的结果: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承担德国国家形象传播职责的歌德学院院长称,中国人评价最高的是德国,德国人评价最低的却是中国。此外,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英国广播公司等世界著名媒体进行了世界范围的国家形象调查,结论是日本和加拿大两国并列第一,而在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中,日本印象始终是不佳的——我们的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都出现了断裂。
事实是残酷的。既然个体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崛起需要整体环境的认同,我们在进行国家形象传播工作之前,应当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科学客观的诊断。国家形象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最影响中国形象的重要方面有哪些?外国人的视角和我们有哪些差异?我们的传播如何进行改善和提升,如何具有针对性和客观依据。国家形象的图景中,谁是主角?最合适的传播渠道是什么?最适合讲述内容、元素有哪些?必须整合国家形象识别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对理念、视觉、行为以及环境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进行有效融合,明晰国家理念并使之固定化,注重视觉的统一,有计划、有控制、有目的地把有意义的理念和信息传达给国际公众,以此获取理解和认同。
诊断之后,我们必须完成从单向说服模式转向平等沟通对话模式的跨越,只有让别人相信你的信息真实、认同你的价值世界,传播才能深入人心。事实信息的真实力量、价值意义的包容力量是国家形象公关传播的基石。此外,在策略层面,要学会充分利用目标国家媒体或世界权威性媒介进行传播。必须争取多与世界级别的权威媒体合作,通过世界权威媒体之口,提升自身美誉度。
当然,狭义下的传播工作并非万能,外界的美誉度与内在的满意度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形象最先映照在国民心中,也由他们塑造。如果这个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让国民感到自信自豪自重,全体国民的国家形象意识有所提升,这个国家的形象就一定不会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形象的根本决定因素不取决于媒体“如何传”,而是在于立体化、多元化的真实流露和塑造。需要传统外交和公众外交齐头并进,因为,每个公民都是展现国家风采的一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