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

2011-12-29陈平

国际公关 2011年2期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美期间,参观了位于芝加哥市的沃特佩顿公立学校的孔子学院。这是美国第一座设在中学的孔子学院,各种不同肤色和族裔的学生在这里学习中文,在此学习中文的人数也是全美最多的。在美国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文教公共外交的亮点。选择孔子学院为国家主席访问之地,旨在向美国主流社会表明,中国希望利用中国文化作为媒介,使美国下一代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2004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正式挂牌。2010年底,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达700所左右。孔子学院正在给世界一个温暖而积极的中国。
  
  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
  
  孔子学院的由来是有渊源的。一些西方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曾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过语言与文化机构,以传播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因此,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孔子学院走向海外,正是满足了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更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在日本,“汉语热”直追“英语热”,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学习汉语的人多达200万左右。据悉,美国公立中小学学习汉语的学生在2004年有2万多名,到2006年则猛增到5万多人。2003年,美国有200所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2006年增长了3倍。据国家汉办统计,2004年,中国派出69名对外汉语教师,2006年派出1000名志愿者和1000名教师;2005年,海外有近3万人参加汉语考试,2006年则翻了一番。目前全球学习汉语者超过了3000万人。
  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表示,在海外创建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传播包括汉语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如今,伴随着世界“汉语热”,孔子学院遍及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甚至连印度的媒体和学者也开始建议印度政府学习中国的经验,设立类似“甘地学院”之类的机构。
  
  孔子学院成为“走出去”的符号
  
  孔子学院的建设始终是世界舆论广泛关注的焦点。《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说,“中国政府的汉语推广战略的高明之处在于,推广教育和语言有助于加深外部世界对国家的了解,是扩大一国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战舰能让别国人民暂时臣服,而让他们理解你的语言却能使大家成为朋友。”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孔子学院的推广,有助于外界了解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2006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又一热门出口产品:汉语》的评论,其中引用当地一所汉语研究机构负责人的话说:“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
  孔子学院建立后的7年虽然世界各地的分枝“长势喜人”,但有学者建议,孔子学院的摊子虽然大,但其深度远远不够,仅仅是教汉语和练太极拳之类,因此要更进一步地传播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机构,除了提供语言学习班外,还常常组织各种极具本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包括展览、讲座、沙龙、音乐会、电影放映、戏剧表演和研讨会等。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也有学者建议,孔子学院的运作方式应该做出改变,以更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认为,办孔子学院是一件好事,不仅在世界上推广了汉语学习,而且也有助于让国外更好地了解中国。但是,靠国家汉办这样的政府机构直接操作的方式应当作出改变,最好转为基金会管理。这会为孔子学院打开可持续发展的大门,其活动范围也可以拓宽。
  正如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所说的,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靓品牌之一。在孔子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符号,对提升国家形象和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