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找北
2011-12-29白英
旅游纵览 2011年10期
“找不着北了吧?”是一句俗语,意为做事情没有头绪,迷失了方向。可见“北”在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找着了北就有了方向。
北纬53度,中国大陆最北端,版图金鸡之冠,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的中国最北村落——北极村(原名漠河镇),已不是版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而是承载着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找北”情怀。
北极村是一个神奇、美丽、谜一样的地方。大森林、黑龙江水、木刻楞民房、田园农家园,大自然赋予这里避暑消夏的神奇功能,给游客轻松平静的心境。这里原是冷清、寂寞的边陲小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特殊的魅力。村里的一切,都是中国的“最北”:最北一家、最北邮局、最北小学、最北乡政府、最北气象站、最北哨所、最北国家森林公园……甚至还有最北的厕所,不胜枚举。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中国最北”,我们这些远道而来找北的游客,一下子兴奋起来,村东是圆形的北极广场,兀立着一块“神州北极”巨石碑。我默默注视着“神州北极”的4个耀眼的大字,贪婪地欣赏着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屏,品赏着北极村自然、恬淡、淳朴的美景。离北极广场不远处坐落着红墙围起来的院落,这就是中国最北的哨所。院中的营房蓝顶白窗,颜色十分鲜亮,门口巨石上刻着“北陲哨所”4个大字。营房旁耸立着高高的瞭望塔,阳光照射下,“北国哨所”4个字闪闪发光,塔顶的环状平台上站着值岗的威武战士,警惕地观察着边境线上的一举一动。
向西北伸展的道路将我们带到了一座用木栅栏圈起来的小院前,院中建有三间连体的木刻楞坡顶平房,正对马路的山墙上开一扇大窗,边框涂成蓝色,窗子上方的木板墙上,用红漆书写着“中国最北一家”。每天中国最北的邮局都很繁忙,来此的游客们纷拥着进了这个小邮局,排队争相购买不少印有北极村风光的明信片。盖上珍贵的“北极村支局”邮戳,寄给朋友。一个香港的小姑娘,她很认真地说:“有一首歌叫《北极村的回信》,歌里说如果收到‘北极村的信’,人们的愿望就会成真!”
来北极村,不仅欣赏到了祖国之北的奇山秀水,更让我诧异的是颠覆了我脑海中亘古不变的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常识。北极村的太阳在夏至时北升北落,晚霞与朝霞相抱同辉,在北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这种在同一时间能欣赏到晚霞与朝晖并存的神奇的“白夜”天象,为北极村所独有。此时的午夜,你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幸运者还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北极光。北极村因此被人们赞誉为“真正的不夜城”,漠河、北极村也因此多出了一个叫夏至节的节日。
走在北极村的街路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典雅,自然清新。两侧的路灯别具一格,灯柱和灯罩全都是用木质的。村里除了学校、派出所和几家宾馆是砖瓦结构外,其他房屋都是泥墙木瓦的房屋,有的墙还是用圆木垒砌的,古色古香。村里除了几家中高档宾馆外,几乎全是农家小客栈,木刻楞的房子窗明几净,木栅围墙的院落里不时传出鸡鸣犬吠,来此旅游的人无不惊讶于这个偏远小村的家庭旅馆经营得如此红火。全村一千多口人,二三百户人家,69户经营着家庭旅馆。“老爷们下田上山,老娘们经营旅馆”成为这里很多农户的生产生活模式。
面对着涛涛的江水,看着郁郁的桦林,听着古老的故事,追踪纷繁杂沓的岁月脚步,如烟往事、依稀梦境,我感受到了北极村这个边陲小村遥远的从前。
如今,这朵开在祖国大地上的小小山花,是如此艳丽、繁华。怪不得,北极村里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怪不得,在这里看到了不同肤色的世界友人。找没找着“北”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在这个最北小村里,背依着辽阔的祖国大地,领略到了比画还美的“北国风光”;品到了“中华北陲”人诗情画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