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新立异写华章
2011-12-29王纪金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1年3期
立意就是指确定文章的主旨。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
立意新颖,并不是要求我们像妇女生孩子一样,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新观点,而是要求文章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这里的关键词是“与众不同”,是相比较而言的。立意新颖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意(主旨)出新,对待某件事物,大多数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的观点却与大多数人的不一样,让人觉得新奇;二是立得出新,大多数人都从某个角度看待事物,我们却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思考,让人觉得新奇。下面介绍一些立意新颖的方法。
一、打破惯性,以积极的心态感受生活
(一)立意要创新,首先必须打破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沿用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惯性思维会造成创新思维的盲区。比如要用一段话来表达“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我们的头脑中就会习惯性地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个句子太老套了,小学时就开始用了。现在科技发展了,再怎么说也应该说“光阴似火箭,日月如导弹”吧。
我觉得有位诗人写得很好:
上眼皮是正月,下眼皮是腊月,上下一合,一年就过去了。
小沈阳估计是学到了这位诗人的笔法,他在小品《不差钱》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这一生可短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啊—哈—;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啊—哈—。
这样的句子我们很喜欢,因为它打破了惯性思维,蕴藏了创新的力量。
(二)立意要创新,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感受生活,获取独到的感悟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往往是不相同的。但是现实中许多同学由于惯性思维的牵引,懒于对生活进行思考,习惯于被动接受,以至于文章没有新意。一看到有个人身上很脏,就说这个人生活邋遢,不讲卫生。惯性思维害死人啊!他(她)身上脏,可是你了解他(她)身上为什么脏吗?他可能刚从救灾的前线上回来;她可能步行十多里的山路来看她的孩子;她可能以捡破烂养活收养的十几个孤儿……他(她)的身上可能闪现了耀眼的人性光辉!但是由于惯性思维,我们都错过了,生活中的许多新颖的文章我们都一次次地错过了。所以,我们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对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获取独特的感悟。
(三)立意要创新,必须认真挖掘事物身上隐藏的涵义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纵深去挖掘,平凡的生活会喷涌写作的源泉。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件事,哪怕是极为平常的小事,也要认真挖掘背后隐藏的深意。几年前,我到外地去看一个文友老张,他身患绝症,但是很乐观。我们几个人到医院去看他,陪他聊天,中途有个人丢了个烟头在地上,老张立即就写了首诗:
烟头掉在地上/溅起无数个太阳/生命陨落的时候/也要迸发我全部的能量
烟头掉在地上,多么普通的一个动作,大家见得多了,谁也不曾去关注,去思考立意写文章,但老张积极感悟生活,从中挖掘出了乐观的人生主题!
后来我跟他开玩笑说,用“点一根烟”,你能不能写诗。老张想想后说道:
寂静的夜/我点燃一根烟/烟雾弥漫一屋的思念
后来有人说,那“把烟掐灭”,你能不能写一首诗。老张立即就写了一首诗:
烟头微弱的火光/无法映出你的容颜/我把烟掐灭/却无法停止对你的思念
多么美妙的诗篇!多么新颖的诗篇啊!同学们,只要积极感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新颖的文章。
二、角度出新,从求异的角度看待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一个问题大多数人是这么认为的,我偏不这样认为,而是换一个角度想。角度出新有很多种方法,这里我重点讲:小角度思考,反角度思考和奇角度思考。
1.小角度思考
小角度思考就是指写作时,运用微观视觉,选择细小的事物切入进行思考,以小见大反映主旨。微小的事物和大主题搭配在一起,让人觉得新奇,这就立出了新意。
上文中,老张的诗歌就是从小角度思考立意的。抽烟的动作很常见,乐观或思念的文章主题也很常见,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老张的诗歌新颖?原因就是小事物和大主题搭配在一起很新颖,让人觉得新奇,立出了新意。
去年,我应一位编辑之约,写了篇文章《我家的马桶》。文章是这样写的:以前物质生活不丰富,我家用木头做的尿桶,尿桶摆在房间里,摆在床头,这里睡觉,那里撒尿,气味难闻,很不卫生。后来,我家建了卫生间,用水泥和瓷砖建了小便池;再后来有了专门的抽水马桶。
这篇文章反映的是时代发展变迁的主题。小马桶和大主题之间搭配新颖,让人有一种心理落差,立出了新意。所以,面对小事物时我们可以想想人生大主题;面对大主题时,我们可以从小角度切入思考。
比如反映战争的罪恶,我们可以写战场的惨烈,但很难写,三言两语难以说透。有位诗人却从一个小女孩的身上切入,几句话就把战争的罪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小女孩对挥锹动土的德国士兵说
叔叔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你埋得太深了
明天我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女孩的天真无邪与刽子手的凶恶残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让我们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椎心的疼痛。
2.反角度思考
反角度思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人们心理情感或普遍认识相反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打破惯性思维,立意别致而新颖。
比如“名师出高徒”这个观点,我们从反角度思考,得出“高徒出名师”的立意,老师因为培养了许多高才生,他也就成了名师;从反角度思考,还可以得出“名师未必出高徒”的立意,孔子弟子三千,出众的也只有七十二人。
比如“六月的日头,后妈的拳头”这个观点,说的是后妈比较凶,许多孩子都害怕后妈,但是有个同学却写了一篇作文《我想有个后妈》,这与人们的普遍的心理情感相反了,很新鲜啊!在文中他写道:妈妈去世后,爸爸又当爹又当妈,很劳累。我想有个后妈来疼爱爸爸,哪怕后妈经常打我骂我,只要后妈能爱我的爸爸,我就觉得很幸福了。这篇文章写得相当感人!
再比如“女人的眼泪是真情流露”的观点,反角度思考可以得出“眼泪是女人的武器”的立意,有些女人流泪是为了掩饰,是虚假做作,希望引起别人同情。
“眼泪是女人的武器”这句话是含贬义的,我们可以再从反角度思考,让这句话含有褒义。比如有同学写了一篇文章《眼泪是妈妈的武器》,文中写道:妈妈爱哭鼻子,爸爸抽烟时她要哭;爸爸身上有点香水味她要哭;我的成绩不好她要哭;我不听话时她要哭……我和爸爸最怕妈妈哭了。后来,我发现妈妈的哭是假的,她的演技真好。再后来,我又发现,爸爸的身体好了,我的成绩也上升了,我们一家很和睦。是的,眼泪是妈妈的武器,妈妈就用这个武器捍卫了家人的健康,捍卫着亲情。
3.奇角度思考
奇角度思考,就是指在作文中,我们天马行空,发挥想象,把文中的“我”想象成相关事物,可以是花草树木,也可以是飞禽走兽。通过这些物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表达主题,角度出奇立意出新。也可以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主题转换成具体的事物来写。总之,通过物化的角度叙事,表达人生的主题,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生的主题搭配在一起,让人觉得新颖,这就立出了新意。
小小说《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中写道:我是一只老鼠,做了很多坏事,想上街被人打死来赎罪,但是上街后没人打我。后来我拦住一位小姐,我说:“我要非礼你,你叫人把我打死吧。”小姐竟然说:“大哥,看你这样子不是大官就是大款,我傍你。”后来我对一位老太太露出了老鼠牙齿和尾巴,让她叫人打我,可是老太太说:“街上贼眉鼠眼的人那么多,关我什么事?”说完就走了。最后,我拦住了一个警察,希望他打死我。可是警察见到我后,啪地一声立正,给我敬礼,说:“局长你好。”还请我在他的领导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最后我只得仰天长叹:“天啊,谁来打死我这只想死的老鼠。”
文中把贪官比成了大老鼠,从老鼠的视觉描写世人对权力的阿谀奉承和对贪腐行为的漠视。角度奇特,让人觉得新鲜,立意也就新颖了。
诗人梁小斌1979年写了一首反思文革十年的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诗歌的第一节是这样写的: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我的钥匙丢了。
诗歌中,钥匙的象征意义很丰富,文革十年,我丢了钥匙,其实就是丢了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丢了一段正常的生活,丢了一颗真诚的心。我要找回钥匙,重新打开心灵之门,精神之门,历史之门。
有个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寻找小狗》,文章是这样写的: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小狗不见了,他离家出走寻找这只小狗。在寻找的途中,他时刻回忆着与小狗度过的快乐的孩童时光,以及现在面临的巨大压力。要补课,要做大量的作业、要学钢琴、学奥数,孩子已经没有了快乐。寻找小狗,就是在寻找快乐的童年。孩子不见后,父母和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们都决心给孩子减负。后来,孩子回到家中,父母郑重地承诺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正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小狗的叫声,原来小狗没有丢,只是躲在孩子的床底下睡着了。原来童年没丢,它就在孩子的身边,就在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意识中。只要去找,就一定可以找回。
文章最大的亮色就是小狗的象征意义,小狗其实就象征着童年,寻找小狗就是在寻找童年。读这样的作文,我们能感觉到小作者的非凡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