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树园闹腾起来了(节选)

2011-12-29丁玲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1年8期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罅隙中透过点点的金色的彩霞,林子中回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梯子架在树旁了。人们爬上了梯子,果子落在粗大的手掌中,落在篮子里,一种新鲜的香味便在那些透明的光中流荡。这是谁家的园子呀!李宝堂在这里指挥着。李宝堂在园子里看着别人下果子,替别人下果子已经二十年了,他总是不爱说话,沉默地、像无动于衷似地不断工作。像不知道果子是又香又甜似地,像拿着的是土块砖石那么地毫无喜悦之感。可是今天呢,他的嗅觉也和大地一同苏醒了过来,像第一次才发现这葱郁的、茂盛的、富厚的环境,如同一个乞丐忽然发现许多金元一样,果子都发亮了,都在对他眨着眼呢。李宝堂一边指挥着人,一边说:“这园子一共是二十八亩。七十棵葫芦冰,五十棵梨树,九棵苹果,三棵海棠,三十棵枣,一棵核桃。早先李子俊他爹的时候,葫芦冰还多;到他儿子手里,有些树没培植好,就砍了,重新接上了梨树。李子俊没别的能耐,却懂得养梨,告诉咱们怎么上肥,怎么捉梨步曲,他从书上学来的呢。可惜只剩这十一亩半。靠西北角上五亩卖给了江世荣,紧南边半亩给了王子荣,都一个钱也没拿到。靠洋井那三亩半还卖得不差,是顾老二买的。剩下七亩半,零零碎碎地卖给四五家人了。这些人不会收拾,又只个半亩、亩多的,就全是靠天吃饭,今年总算结得不错。”
  有些人就专门把那些装满了果子的篮子拿到堆积果子的地方。人们从这个枝上移到那个枝上去,果子逐渐稀少起来,叶子显得更多了。有些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欢乐,把摘下的一个大果子扔给在邻树上摘果子的人,果子接住了,就大笑起来;果子落在地上了,下边的人便争着去拾,有的人就往口里塞,而旁边必然有人大喊道:“你犯了规啦,说不准吃的呀,这果子已经是穷人们自己的啦!”“哈,摔烂了还不能吃么?吃他李子俊的一个不要紧。”
  也有人同李宝堂开玩笑说:“宝堂叔,你叨咕些什么?把李子俊的果园分了,就打破了你看园子这饭碗,你还高兴?”
  “看园子这差事可好呢,又安静,又不晒。一个老人家成天坐在这里,抽袋把烟,口渴了,一伸手,爱吃啥就吃啥。—宝堂叔享不到这福了。”
  “哈,”李宝堂忽然成了爱说话的老头,他笑着答道,“可不是?咱福都享够了,这回该分给咱二亩地,叫咱也受受苦吧。咱这个老光棍,还清闲自在了几十年,要是再分给一个老婆,叫咱也受受女人的罪才更好呢。哈……”
  “早就说你跟园子里的果树精成了亲呢。要不,为什么全村多少标致闺女你都看不上眼,从不请个媒人去拜门呢?总是果树精把你迷上了,都说这些妖精喜欢老头儿啦!”
  一阵哄笑接着一阵哄笑。这边笑过了,那边又传来一阵笑。人们都变成好性子的人了。
  果子一篮一篮地堆成了小山。太阳照在树顶上,园子里透不进一点风,有些人便脱了小褂,光着臂膀,跑来跑去,用毛巾擦脸上的汗,却并没有人说热。
  比较严肃的是任天华那一群过秤的人。他们把称过的果子记在账上,同时又把它装进篓子里。
  李子俊的女人在饭后走来了。她的头梳得光光的,穿一件干净布衫,满脸堆上笑,怯生生地,向什么人都赔着小心。
  没有什么人理她,李宝堂也装着没有看见她的样子,又把脸恢复到原来那么一副古板样子了。
  她瑟瑟缩缩地走到任天华面前,笑着道:“如今咱们园子不大了,才十一亩半啦。宝堂叔比咱还清楚啦,他爹哪年不卖几亩地?”
  “回去吧。”那个掌秤的豆腐店伙计说了,“穷人们都放心,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们已经卖得不少了!”
   “尽她呆着吧。”任天华说道。
  “唉,咱们的窟窿还大呢,春上的工钱都还没给……”女人继续咕噜着。
  树上的人却又大声向邻树道:“嘿,谁说李子俊只会养梨,不会养葫芦冰?看,他养了那么大一个葫芦冰,真真又白又嫩又肥的香果啦!”
  “哈……”旁树上也响起无邪的笑声。
  这个女人便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坐下来。她望着树,望着那缀在绿树上的红色的珍宝。这原是自己的东西,以前,谁要从树下走,她只要望一眼,人家就会陪着笑脸来解释的。怎么如今这些人都不认识她了?她的园子里却站满了这么多人,这些人任意上她的树,践踏她的土地,而她好像一个不相干的讨饭婆子,谁也不会施舍她一个果子。她忍着被侮辱了的心情,一个一个地打量着这些人的欢愉和对她的傲慢。她不免感慨地想道:“好,连李宝堂这老家伙也反对咱了,这多年的饭都喂了狗啦!真是事变知人心啦!”
  可是就没有一个人同情她。
  
  解说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观察得多么仔细呀!夜昼交替的那一刻,夜的黑色开始褪去,光的影子渐渐清晰。“薄明”,只这两个字,已经十分生动地说出了这个时刻,同时,如果阅读过全文,就会知道这里面透出一点希望,因为刚刚打败地主,在分他们的果园、田地,果民们的心情开始逐渐变好。“苏醒”二字不仅点出了大地在晨光中由全黑到朦胧再到清晰的样貌,更拟人化地暗示了她将要揉醒睡眼、伸个懒腰,开始全新的一天,也再次喻指果民们的心境。因此,在这样的一天,果民们的快乐已经提前涨满心胸,憋得他们迫不及待地要享受那自由美好的一刻,于是在这白昼刚刚露脸、黑夜还未消去的时刻,他们就已经来到了果园。于是接下来对果树园的诗意而不乏生活化的描绘,果农们的轻松愉悦的对话,都顺理成章了。
  如果没有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就不可能在细节上逼真,就不可能营造鲜活的画面。如果没有对人物进行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人物就会平板单一,千人一面,谁说的话做的事,都可以不加变动地放在另一个人身上;而如果记叙他们前后表现的不同,就会因缺少必要的铺垫,使得人物性格发生断裂,仿佛这样的事情根本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人的身上。
  那么怎么观察呢?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起绰号的能力,这虽然带有一点谑意,其行为本身不太可取,但是这本身还说明你会观察,你能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而且可以很生动地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