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青年》与其所建构的公共领域

2011-12-29熊裕娟陶许娟

新闻世界 2011年8期

  【摘要】本人从大众传媒的视角,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内对《新青年》进行考察,探讨集结在《新青年》旗下的知识分子群体是如何通过这份刊物在当时构建起一个从文学到政治的公共领域,他们又是用何种公众舆论来充实这个公共领域的。正是这样的公共领域的构建及其影响,使得《新青年》充分发挥了报刊的社会动员作用,在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新青年》 公共领域 社会动员 新文化运动
  
  一、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
  
  50年前,“公共领域”一词在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被概念化了,从此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受到高度重视。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是指介乎于国家和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活动中的互动。①在这个领域中,“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它向所有的公众开放,社会意见和思想观念得以自由表达和交流,它通过社会舆论对政治权力进行公共监督和批评。②
  可以说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