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信息传播特征

2011-12-29杨兴魁

新闻世界 2011年8期

  【摘要】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出发,试着找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利益的重新分配;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发泄通道受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等。并且从网络群体事件中总结出其信息传播特征:群体极化趋势日趋显著;语言暴力等。以期有利于正确对待、评价网络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网络 群体性事件 信息传播
  
  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社会容易动荡不稳,出现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大大增加。从2003到2010 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有增无减,且参与人数、规模和对抗形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所占比重也大大增加,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在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文献中,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繁多,褒贬不一。不少学者把网络群体性事件界定为一种负面行为,认为网络群体事件带给社会和国家的只有动荡、不稳定,这种“错误行为”一旦产生便要立即制止。这种简单地强调其负面功能的界定既不妥当也不科学,容易把网络群体性事件“妖魔化”。①
  笔者认为作为社会转型中秩序重建的产物,网络群体性事件本身并不可以简单地做 “好”或“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