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

2011-12-29何晶

新闻世界 2011年8期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使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发生变化,并催生了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形态。本文试分析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博弈机制的变化,揭示这种沟通机制网络化背后信息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记者 博弈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社情民意的涌动使得公众直接接触新闻源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欲望更为强烈,在此之下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新形式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新闻发言人,指同级党委、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公开党务、政务信息,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在互联网上对相关信息的发布。”①“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施杰首次向政府提议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7月初云南省委宣传部明确提出将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9月1日,贵阳市政府宣布正式启动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②]新闻发言人与记者各自代表着不同机构的利益,两者的博弈不可避免。但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双方博弈呈现出新媒体的时代特点,较之于传统的博弈关系发生了诸多改变。
  
  一、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创新
  
  传统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这个实体平台,在政府、组织和媒体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媒体记者作为公众知情权的代表,通过现场提问的形式从政府部门处获取信息,而后将信息转化为文字、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发出相关报道。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体现了诸多新的特点:
  1、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交流形式不断丰富
  传统的新闻发布会是在某个事先安排的地点,邀请媒体记者前来,就某个议题向全社会发布相关信息。通常在发言人发言之后,设置一个回答记者提问环节,旨在更进一步的沟通,增强记者对于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对背景资料的掌握。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上各类社会组织相关信息的发布者与回应者,其与记者的交流形式突破了以往面对面式的你问我答,而是采用多媒体手段,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均成为双方沟通信息的工具。
  2、新闻发言人与记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改善
  我国的新闻发布会历来采取政府发布、媒体报道的单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