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哭闹的10个“小原因”

2011-12-29高然

大众健康 2011年6期

  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包括感染、食物不耐受、喝太多果汁等。在腹泻停止之前,把孩子留在家里并给予足够水分。如果孩子吃固体食物,应避免奶制品、高纤维和油腻食物。如果孩子不到6个月,症状在24小时内没有好转,或者存在其他症状(包括发烧38.5℃以上、呕吐、血便或黑便、腹部疼痛),请尽快去看儿科医生。
  
  发烧
  对新生儿而言,低烧即表明有严重感染。如果未满3个月的婴儿直肠温度超过38℃,或3~6个月大的婴儿超过38.3℃,请立即去看医生。确定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耳朵疼、咳嗽、嗜睡、皮疹、呕吐或腹泻。给宝宝洗温水浴,穿轻薄衣物。咨询医生,选择安全的退烧药。
  
  便秘
  有些婴儿一天大便数次;而有些则可能数天才大便一次。如果您的宝宝大便次数未达到您的预期,不要担心。大便困难且疼痛才是便秘。医生可能会建议给孩子额外增加一些水,或一些乌梅汁。如果宝宝持续便秘或有其他症状,比如腹痛、呕吐,请寻求医生的帮助。
  
  皮疹
  宝宝皮肤敏感。皮疹包括丘疹、粟丘疹、湿疹(红、干、痒)。为了避免尿布疹,要勤换尿布,并涂些预防性的药膏。预防湿疹,需避免碱性肥皂,保持皮肤滋润。大多数皮疹并不严重,不过如果您的宝宝皮疹刺痛或者比较严重,或者同时还伴有发烧或水泡现象,请带孩子去医院。
  
  咳嗽
  婴儿咳嗽有许多种。咳嗽声沉重可能是格鲁布性喉头炎。咳嗽伴低烧通常是感冒,高烧可能意味着肺炎。咳嗽伴喘鸣音可能是哮喘或感染。百日咳则俗称鸡咳、鸬鹚咳。加湿器可缓解症状。对于婴儿及4岁以下幼儿不应给予止咳药。
  
  胃疼痛
  宝宝哭泣无法安抚、背部拱起、吐唾沫,都是肚子不舒服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绞痛、胃食道逆流、食物不耐受、病毒或其他原因所致。当对幼儿增加新食物时也可能出现这些问题。大多数肚子疼都不严重,且会自行消失。但如果没有改善,或者呕吐,出现腹泻,变得昏昏欲睡,或发展成高烧,则须寻求医生的帮助。
  
  长牙疼痛
  大约6个月左右,宝宝的第一颗牙齿开始穿破牙龈。牙龈肿痛可能会使宝宝非常烦躁。可以让宝宝啃东西来缓解出牙的疼痛。湿毛巾或橡胶牙环很好用。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龈也有所帮助。
  
  胀气
  打嗝、哭泣、胃肠鼓胀都是婴儿胀气的迹象。胀气跟绞痛不一样,会导致孩子一直哭泣。胀气通常因吞咽空气所致,因此喂食要慢,使宝宝经常打嗝排气。高纤维或高脂食物或喝太多果汁都会使幼儿产生胀气。吃饭时动来动去也会导致胀气,因此要鼓励孩子安静地坐下吃饭。
  
  鼻塞
  当婴儿感冒时,会出现鼻塞。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不应给予非处方感冒药。应该在宝宝鼻腔滴盐水稀释黏液,然后用冲洗球吸出。晚上打开加湿器,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呼吸。
  
  恶心和呕吐
  婴幼儿常常在吃完后呕吐,但如果呕吐严重或持续呕吐则需要看医生。伴有腹泻的呕吐可能表明有病毒感染。因呕吐导致体液流失可能会导致脱水。可以少量、频繁的给孩子喂食电解质溶液来补充水分。如果孩子呕吐数小时不止,或者伴有发烧,或者无法保存体液,请求助医生。
  
  当宝宝哭闹时请保持冷静
  没有什么比一个生病的孩子更令年轻父母不安的了。尽量保持冷静。相信你的直觉,但要保持警觉,及时发现需要看医生或看急诊的情况。一些危险迹象包括食欲变化、极端烦躁、嗜睡、呼吸困难、皮疹、颈部僵硬、抽搐、高烧以及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