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不当
2011-12-29梅承鼎
大众健康 2011年9期
病人住院,自然会有亲朋好友前来探望,这是人之常情。据医生说:适当的探望,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不过,假如探望不当,或者探望过了头,则容易把探望变成骚扰,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骚扰之一,过细地向病人询问病情及治疗过程。探望者去看望病人,自然会问到对方患了什么病、吃什么药。适当问一下,无可厚非。但是,有的人问得过于仔细,就连发病前后的每一个细节、每天吃了什么药、打了什么针,都问得一丝不漏。表面上看,他是在关心病人,其实与骚扰无异:病人回答第一个探望者,心存感激;回答第二个提问者,便有厌烦情绪了;待到第三个来访者又提出这些问题,病人的心情如何,我想读者自会明白。病人每天回答多个探望者同一话题,恐怕吃下再多的药也难见疗效啊!
骚扰之二,马拉松式的“探望车轮战”。不错,病人住院比较寂寞,希望有人前来看望自己,说说话,心情会开朗一些。然而,凡事都有 “度”,一旦“过了度”,就效果相反。有事没事,一坐下来就是半天,病人原想休息一会,都“腾不出时间”。好心的“亲友团”前呼后拥地“轮番轰炸”,马拉松式的“接力探望”,让病人穷于应付。这种无休止的“疲劳战”,也就失去了“探望病人”、希望他早日康复的本意。
骚扰之三,把病房当作“临时俱乐部”。有些“心地善良”的探望者为了不让病人感到寂寞,就在病房里“安营扎寨”地摆开“战场”,甩老K、下相棋、抽烟、侃大山,把一间好端端的病房弄得“乌烟瘴气”。病人想“赶走”他们,又不忍心开口,因为探望者如此作为,纯属一片“好心”;闷在肚里不说,心中又憋得难受。真叫患者进退两难啊!
我们知道,病人住院疗养,一是治疗,二是静养,两者缺一不可。正因此,住院部在进口处,一般都悬挂着一个醒目的“静”字,用以提醒探望者。所以,身为探望者,应见机行事:探病的人多、病人精力欠佳,应长话短说,不要过久逗留;探病的人少、病人气色较好,不妨多坐几分钟。要以不让病人疲倦为原则。切莫把探病变成了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