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2011-12-29戴旭泉
考试周刊 2011年42期
摘 要: 作者通过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的三个阶段: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谈谈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实践教学 车工项目 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老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的过程。它包含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而车工项目的实践教学是对机械专业学生所学课程的一次综合检验。因此,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尤为必要且效果显著。那么,如何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储备必须做到“软硬”兼顾
1.“硬件过硬”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项目教学法所指的信息收集对于机械专业而言,意指硬件准备和学生知识贮备。硬件准备如图纸、毛坯、工装夹具、量具、设备等的准备,这项工作通常由指导老师来完成: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零件图),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哪些工作内容由学生做,怎么做,何时做,多少时间完成。同时,教师应先进行演示教学,并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这些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2.“软件不软”是项目实施时间的依据
学生方面的知识贮备意指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我把它称为软件的准备,这是选择实训项目实施时间的依据:学生如果不具备识图能力,则无法获取图纸上的加工技术要求等信息;学生如果不会使用量具,那么工件的尺寸就无法控制;学生如果不具备车工工艺学的知识,则无法自行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实训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在车工实训前应通过学习机械制图而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学习公差配合课程,能够使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尺;在车工工艺学课程中对车床要有充分的认识,如车床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范围、车床附件的使用、车床各部分的作用、工件如何装夹、车刀的基本知识等。只有当学生的这些“软件”知识充实了,项目实施才有其理论基础,预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项目实施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因此,在项目教学法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如在车工实训项目实施时,一般让学生按图纸要求,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方案设计如下。
1.分析工件图。根据图纸加工技术要求,制定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的步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最合理的加工方案,不要忘记学生是主体。
2.安装工件。让学生在机床上安装工件,教师及时检查是否装夹正确。
3.安装刀具。学生通过分析选用合适刀具并正确安装在机床上。
4.调整机床。确定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各种加工参数并调整到相应位置。
5.工件加工与指导。让学生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教师在旁边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学生是工艺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整个实践过程都会表现为学生对工艺系统中其他各项(机床、刀具、工件、夹具、量具)的使用和控制。当然,学生不可能在一次实训中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此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角色十分重要,如现场解决学生自己无法克服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师生共同反思工件的成功与不足。这样,学生对在实践操作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印象深刻,从而终身受用。
三、师生共同评价实训成果
工件加工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填写实验报告,测量工件各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再由老师进行测量、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加工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工艺因素角度来对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详细地对每一个误差进行分析。这个环节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学生通过实践,往往不能把所有尺寸都做到符合图样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分析讨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明确理论是能够指导实践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进而指导操作实践。
总之,我们应通过“信息储备”来夯实“基础”,通过“实践”来促进“学习”,通过项目“评价”来达到“提高”,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目标。机械专业教学侧重实践操作,非常适合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法时,可与课堂讲授等其它教学方法配合运用,各显所长、互为补充,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内化为学生的成功素质,逐步实现“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超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科学出版社.
[2]张春敏,刘立国.车工工艺学.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