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12-29张红梅

考试周刊 2011年42期

  摘 要: 中学图书馆是与研究性学习息息相关的学术服务机构,也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文化教育设施,如何发挥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作者结合几年来一线工作经验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图书馆 研究性学习 地位和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于中学图书馆的建设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应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馆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切实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服务保证。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正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学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和认识中学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好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校的教风、学风,形成良好的传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中学图书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地。
  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和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同时,图书馆通过对学生合理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都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地。
  2.中学图书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信息采集基地。
  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的话,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和熏陶过程,它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细致入微,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利用图书馆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段。资料查阅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对照一定课题找寻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或将一定的成果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成败得失分析,以认识其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特别是资料查阅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学校书刊情报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是学生采集信息的主要基地。
  3.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查找资料,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学图书馆作为学生查阅资料和进行探讨学习的良好场所,应积极配合研究性活动的开展,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学习的重要条件,让学生在探讨各种课题时,能够有一个安静的、互不干扰的环境。如我校的图书馆设有外借全开架书库、期刊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读者自修室,还有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为师生提供了安静、宽敞、清洁的良好学习环境。
  中学图书馆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图书馆理念和效能所带来的一种特色文化氛围。中学图书馆一方面要力求注重馆舍造型与布局、空间利用和室内外的布置与美化、服务设施的先进与流畅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宣传活动。如我校还设有图书馆橱窗、图书馆小报小刊、新书介绍栏等: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读书节、专题讲座与研讨会、专题征文活动、书法比赛等,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师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高雅、幽静、情趣盎然的港湾。
  三、中学图书馆如何面对研究性学习
  1.多媒体和电子阅览室让研究性学习丰富多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读物也日益增多。近几年来,我校对图书馆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多媒体和拥有5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还购置了各种教学软件。
  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不同,他们生逢电子时代,很多人从小就喜欢玩电脑;学校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图书的利用率非常高,它们已经成为学生们研究性学习的好帮手。在确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后,师生常常一起到这里来查找资料。老师随时指导孩子们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鉴别能力。如地震、雪崩、泥石流、沙尘暴等,与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相关,图书馆的那套《探索》光盘,其中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很多学生都看了这套光盘,其中的许多文字、图片都成了他们研究学习中的内容。近年来这类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图书,越来越多地得到同学们的钟爱。
  2.图书馆管理员与任课老师的新角色。
  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与学生一起进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来完成研究性课题,应当成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我校在几年前就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学习评价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开学初,各学科老师就将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发给同学。按照同学的意愿选定课题,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期末以组进行考核。同学们领到题目后,有空就往图书馆跑,一方面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另一方面请图书馆的老师帮助参谋,顺利地完成了论文。
  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决定着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我校图书馆馆长具有本科学历,其他图书馆的老师都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对馆藏图书资料了如指掌,对高初中课程及研究性学习都有深入的了解。每学期一开学,管理员就开始收集即将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题目,然后针对这些课题进行资料整理,为学生查阅做好准备。
  3.倡导学生多借书、多读书。
  中学图书馆让学校不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也成为学生们快乐读书,培养自己探索精神的地方。我校有位学生曾说:“是学校开展读书节的氛围改变了我,当我被高考竞争的压力压得几乎窒息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使我重振信心……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在读书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在我校,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很容易:学校图书馆实行现代化管理,全天候开架借阅,各部门每周开放时间都达到40个小时以上。另外,每学年从新生中选一批热心者,组成读书兴趣小组,并由他们担任义务图书管理员,参与图书的借还工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接触书籍和各类信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索、求知的氛围。
  如果是天生的盲童,一般不会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因为他们从未看见过星星。中学生也是一样,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视野,在研究性学习中就很难提出问题,更不用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所以一个学校欲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应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书籍资料,鼓励他们多借书、多读书。
  四、创建现代化图书馆,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研究性学习服务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在有限的经费、人力和馆舍的条件下,把所有的文献搜集齐全,加工整理,迅速传递。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资源共享。图书馆的资源包括馆藏、目录、人员设备,等等。有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使用这些资源时,就是资源共享。现在我校图书馆已采用有效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馆际工作,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节约了人力和经费,而且开拓了新的领域,扩大了研究性学习的服务范围。资源共享作为图书馆事业的一个崇高的目标,终将得到实现。
  对于中学图书馆的新型设备与建设应考虑到现代图书馆功能的要求。根据不同研究课题的读者、各种载体的文献,应处理好读者的活动场所、书库,精心安排合理布局。开架借阅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要变封闭型图书馆为开放型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搞好搞活。我校选择了比较优美的环境,整个建筑物在绿树环抱之中,室外有草坪、读书广场,室内布局合理、舒适实用,给读者营造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总之,中学图书馆要在研究性学习中起作用,一定要做好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既要顺应时代改革的潮流,又要按新课程改革方向,还要从研究性课题出发。
  
  参考文献:
  [1]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开明出版社,2003.5.
  [2]周长站.馆藏文献建设.远方出版社,2007.1.
  [3]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改革,1999.1
  [4]李学民.拓展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的新领域.图书馆论坛,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