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
2011-12-29姚伟
考试周刊 2011年42期
摘 要: 《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是一门通信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工程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作者总结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该课程如何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讨论了在《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要求。
关键词: 《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 项目教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要求
一、课程说明和传统教学方法在相关课程中的问题
《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是高等职业院校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光传输网络组建维护与故障处理的核心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光传输的基本知识,按照传输技术的工程规范,完成光传输网络组建维护与故障处理任务。
这门课程实际上是从《SDH技术与设备》课程改革而来,《SDH技术与设备》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SDH信号结构与设备和网络结构的学习上,在教学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相关设备缺乏感性认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看不到真实的通信光传输设备,对具体的设备缺乏感性认识。
2.无法培养学生设备操作的能力与意识。由于缺少实际的光传输设备,学生没有办法对实际设备进行操作和配置,学生学不到工程的相关规范和设备操作的要求,也无法培养学生对工程规范的认识。
3.无法培养学生阅读设备手册的能力。设备相关的说明书——设备手册是通信设备常见的配套附件。学生通过阅读设备手册,可以在没有培训的情况下完成相关的技术操作。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学习,就会在实际工作遇到困难。
4.无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设备相结合。SDH信号实际上是在光传输设备和网络中传输的,而不同的光传输网络有不同的网络自愈模式。如果不结合具体的设备与网络,学生就无法体会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用处,也无法培养出学习兴趣。
为了对高职的通信光传输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我们将传统课程革新为《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这门课针对真实的光传输设备和网络,以项目任务为主体来完成教学。本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环形网的组建、业务配置与调试》,对如何在《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进行项目设计、执行项目教学法进行分析,并对这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在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非常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其中的项目指的就是生产一件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包括服务)为目的的工作任务,这个项目要求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把真实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的项目任务,引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地参与项目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
要在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需要在专业定位后进行课程定位;基于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建立能力目标;把相关的能力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其中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在《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开发中确定了六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光传输设备硬件安装与检测;链形网的组建、业务配置与调试;环形网(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组建、业务配置与调试;环带链形网(SCNP)的组建、业务配置与调试;以太网业务在传输网上的开通、配置与调试。这六个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光传输工程涉及到的内容。
三、项目的教学设计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任务的设计是项目执行的第一步,项目任务的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设计是下面的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良好效果的基础。项目任务设计要求如下:(1)项目任务要符合真实的工作需求,最好真实的工作中完成了什么,项目任务就要求完成什么。(2)项目的设计要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覆盖所有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3)项目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4)前面的项目可以有比较多的教学指导,后面的项目要能利用前面的项目知识,使学生尽可能自我学习与自行完成项目。(5)学生要自己安排项目计划,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要有足够的主动性。
我们从典型工作任务:光网络建设出发,把它转化为学习任务:环形网(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组建、业务配置与调试,并在这样一个学习任务中模拟真实的光网络建设流程:进行方案设计;组建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配置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网各项业务;网络性能测试;分析总结(见图1)。这也是一个光网络建设的普遍的流程,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工程,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的教学实施
具体的项目实施步骤如下:
1.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安排进度。教师通过真实工作过程的展示,讲解任务的工程背景,引入任务,学生制定任务实施的计划,安排进度。
2.讲解分析项目任务。教师对任务进行讲解,说明任务的原理、内容和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任务,讨论任务的解决方法。
3.制定实施方案,执行项目任务。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可设计多个实施方案,并在其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按照实施方案执行任务,记录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完成任务要求。
4.项目验收、总结并撰写报告和技术文档。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验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学生要求撰写报告或者技术文档。
五、项目的教学要求
1.结合课程特点,项目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相关信息。针对真实的设备与网络,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远远不止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课程资源可以更多元,内容更丰富,例如具体工程中的传输网设计方案,设备手册,设备安装视频。利用多种媒体,多种资源进行教学,能够更灵活更多元地把相关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预留拓展的工作任务。在学生顺利完成项目要求的任务后,可以安排相关的拓展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要以基本项目任务要求为基础,可以在基本任务上作一些改变,使得学生通过拓展的任务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
3.对学生任务完成的评价。项目内容中可以包含相关评价表,评价表中包括自我评价、小组组长评价、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组长评价的权重可以不要太高,重点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老师评价的权重可以相对较高,使得总体评价有公正性和准确性。
4.教师可以使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相关表格,例如项目验收表、方案设计表等,使得项目的实施更加结合实际,如果没有,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表格进行编制,培养学生遵守工程规范的意识。
通过项目教学法,完全改变了常见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大大提高。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光传输网络组建与维护》这样一门工程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丁修平.行动导向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J].职教论坛,2010.29.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黄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高职课程模式的理性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