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与文字的邂逅
2011-12-29许菊红
考试周刊 2011年42期
《记忆的瓶子》是一本奇妙的书,作者用充满童真的笔调带我们去回忆戴尔先生装在瓶子里的记忆。平静的记忆包含着戴尔先生的人生历程:对父亲的想念,对妻子的思念,胜利的喜悦,家庭的幸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些看似平常但又凝聚欢笑和泪水的往事,都记录在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瓶子里,成为戴尔先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成为孩子们最想聆听的故事。
绘本,在很大程度上,将所要表达的文字与图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我为了体现这一原则,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展示、读写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对绘本中零碎的图画及文字加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由图画再一次延伸到文字,体现图文并重。
在教学中,我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分享—图画延伸的环节,让图画叙述文字,再用文字展现图画的方法,让学生走进绘本,感受绘本。
一、谈话导入,设置悬念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我就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戴尔先生的花园深处,那儿有一间小木屋,这是怎样的一间小木屋呢?作者想进入小木屋,他会嘲笑戴尔先生吗?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走进了绘本。
紧接着,设置悬念:在戴尔先生的小木屋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得知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是瓶子时,我问:那些瓶子里会装些什么东西呢?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走进绘本,以画读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瓶子里的记忆上,紧接着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引导学生了解戴尔先生的记忆,了解绘本中的文字。我将戴尔先生的记忆分成了六副不同的图画。
1?郾白色的想念
展示图画,你观察到戴尔先生的表情了吗?同学们感受到了戴尔先生的陶醉。接下来,出示记忆中的画面。戴尔望着父亲的背影,让你感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最主要是让同学找到图画中的细节来揭示文字的秘密,即戴尔对父亲的不舍,表现在:穿着睡衣、脸贴着窗户望和在玻璃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地找到了以上细节,第一个画面得以完美展现。
2?郾蓝色的思念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尔对他妻子的思念?通过观察,学生感受戴尔回忆的时光的美好,不管是双眼紧盯的照片,还是紧紧握住的妻子的饰品,都流露出了记忆的甜蜜。于是,顺水推舟过渡到第三个画面。
3?郾高高的胜利
这是一张浅显的图画,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图画中的奥秘。有了阅读前面几幅图画的基础,学生善于当发现者,于是,这样的记忆让学生多了一份读图画的自信——高高的胜利。由此,过渡到第四个画面。
4?郾圆圆的父爱
或许前面的记忆都未曾让同学们引起共鸣,那么这段记忆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观察图画中的情境,找找有什么东西赋予了戴尔对子女的祝愿?看一看天空中的鸟,它与孩子们有什么联系呢?紧接着,由细腻的图画展现文字的魅力,感受戴尔对孩子们的爱。于是,没有闲暇顾及其他的事物,直接转入下一个画面。
5.弯弯曲曲的花香
读一读出示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什么道理吗?让学生与图画进行面对面的碰撞,感受戴尔先生那段弯曲但伴随花香的记忆。
6.连体的幸福
这是展现的最后一个画面,也是最温馨的记忆,最让人憧憬的记忆。他们扮的飞机真的能飞过头顶吗?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记忆装在连在一起的两个瓶子里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体会祖孙之间的感情,并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以文润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重温了那么多记忆后,学生的情感已经受到熏陶,理解也是深刻的。我问道:同学们,在戴尔先生满屋子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瓶子里还会装着什么记忆呢?出示:拿起(?摇?摇)的瓶子,戴尔先生(?摇?摇),说:“(?摇?摇)。”按照这样的句式,写一写。这样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理解,以文字展现图画,润泽图画。没想到他们的理解是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的。
有同学写道:拿起那两颗心连在一起的瓶子,戴尔先生伤心地说:“这是父母去世时留下的记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父母躺在床上,因为身体虚弱,禁不住寒冷,就这样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过。雪花打着窗户,发出了刺耳的声音,而那雪花又好像刀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
还有同学写道:拿起一个正方形的瓶子,戴尔先生愁眉苦脸地说:“每当父亲和我分别时,我总是依依不舍地把脸贴在窗户上,看着父亲的背影,那时我是多么地悲伤,我把这段记忆装在了像房子一样正方形的瓶子了。”
原来,孩子们有着比我们大人更美好的心灵,他们的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正是他们阅读绘本所引发的感想,也是这一堂课的亮点,他们给了我一个莫大的惊喜。
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戴尔先生把今天的记忆装进瓶子里的用意,即把握今天,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明天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中,用寻找细节的方式展现图画中的秘密,我觉得是非常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促使图画与文字更好地融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能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方面做得更透彻些,那么,在绘本阅读中,图画与文字将有一段更美丽的邂逅。